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代表建议助力“沉睡”土地“醒”过来

2025-01-05 15:02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蚌报融媒体记者 吴媛媛)盘活工业低效用地,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储宁平提出“关于清理全市开发区低效用地闲置厂房加大企业‘腾笼换鸟’力度”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由分管副市长领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营商和“工招园”办公室承办。两年来,我市坚持高位推动、分类处置,积极探索工业低效用地处置新路径,着力将“沉睡”的土地资源变为“发展增量”。

经开区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六栋厂房,目前已有六家企业完成入驻,而此前,这里是一块446亩的低效工业用地。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2023年2月,蚌埠市临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土地二级市场转让,获得这块土地的使用权,用于建设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除已建成的一期项目外,该产业园二期项目将总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的厂房,预计于2027年5月完工。

让“沉睡”低效资产变资源,带动亩产效益大提升,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园是“腾笼换鸟”的典型。为做好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工业低效用地“三类土地”处置工作,我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的蚌埠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暨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工业低效用地全面清理全域治理攻坚行动领导小组,自然资源和规划、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市直部门及县、区政府为成员,统筹协调“三类土地”治理过程中难点、堵点,并印发相关工作文件。

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我市依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文件相关规定,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开展“三类土地”认定工作。针对工业低效用地处置难的问题,经充分研究分析,总结了 4种工业低效类型,对应提出项目嫁接、二级市场转让、政府平台公司收购、租赁、司法拍卖、分割转让、收回全部或部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多种处置措施。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工业低效用地处置新路径,开展了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主导产业壮大攻坚行动等高质量“五大攻坚”行动,就“管委会+公司”改革做出了部署,要求理清政府和市场功能,全面推进“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改革,进一步明晰管委会和运营公司事权划分。各开发区坚持问题导向、因区制宜,实行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模式,为处置工业低效用地提供新路径。2024年,我市盘活50宗、5248亩低效工业用地,极大地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我市节省了土地报批资金约10亿元。

“我们将低效工业用地的盘活处置纳入县区政府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进一步压实县区政府主体责任。同时,注重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县区政府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和开发利用科科长汪波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深入推动“三类土地”处置攻坚行动,进一步提升存量土地利用效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