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通讯员 梁卫风 文/图) “土路升级成了水泥路,沟渠全部砌好了,旱能灌、涝能排,太好了。”站在白墙灰瓦的崭新井房旁,固镇县杨庙镇农户老任说。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里,生机勃勃。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老任对这片地再熟悉不过,地是好地,就是路不方便,大机器进不来,旱季灌溉也是个“老大难”。2024年,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路修通了,沟渠四通八达,彻底解决了这个“老大难”,让农田变良田。
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2024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面积、增产能、提地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共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1个,共28.9万亩,资金总额约8.67亿元;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3.7万亩。
在固镇县谷阳镇田庄村,随着灌溉泵站的提升改造,一眼眼灌溉水源井的建成,排水大沟疏通后河水清澈……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村民们满怀期待。乡亲们不仅看见了集中连片、土壤肥沃、设施完善、抗灾能力强的好农田,还看见了沉甸甸的高产量。
“挖渠、修路、玉米滴灌……每一项对咱都是好事。”固镇县新马桥镇玉米种植大户老简说,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的加持,去年他家的玉米收成很好。“小小的一台水泵,可以管100亩地玉米的滴灌。”
“除了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外,还包含农田地力培肥、岸坡防护、农田林网等一系列工程。”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陈华说,比如,固镇县濠城镇董艾等4个行政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1.4万亩,按照建设内容,将采用遥感监测、农业数字化等科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监测防控、水肥一体化等绿色发展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良田丰粮仓。据悉,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成后,新建项目粮食产能亩均提高约100公斤,改造提升项目亩均提高约50公斤,全年亩均节水量约100立方米,亩均有效节约人力、物料、机械使用成本约300元。
严把项目立项关、严把工程招标关、严把质量监督关、严把竣工验收关……我市采取“四严”措施,推动农民增收与粮食丰收齐头并进。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5年度,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谋划并入库储备的项目56.42万亩,近期,我市已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8.3万亩,努力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利民、惠民、得民心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