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助力民生改善,中建海龙科技创新筑就保障性住房新标杆

2025-03-07 19:59 消费快报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衡量一个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作为国内领先的建筑科技企业,通过其创新的模块化集成建筑(MiC)技术,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建海龙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其高效、环保、智能化的建造方式上。以深圳梅林路6号保障房项目为例,该项目不仅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示范工程,更是国内首个在高密度城区采用高层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C-MiC)建造的高层建筑。得益于中建海龙C-MiC技术的创新应用,项目从首吊到30层、共696套精装房封顶,仅用时148天,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建造速度。这一速度的背后,是中建海龙对MiC技术的深度研发和精准应用,更是对民生需求的深切关怀。

在梅林路6号项目中,中建海龙通过C-MiC2.0产品体系,实现了模块的高标准化生产,大幅提升了生产、运输和安装施工效率。同时,项目以“一平方米”理念为指导,优化户型布局,使得空间功能更加齐全、布局更加合理。此外,中建海龙还引入了智慧吊装系统、自主可控的BIM系统、C-SMART智慧工地系统等技术,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打破了传统建筑项目资料管理的繁琐模式,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除了高效建造外,中建海龙在保障性住房项目中还注重环保和智能化。在材料选择上,中建海龙运用固废再生材料,实现了高达50%的固废替代率,降低了碳排放量。同时,项目还采用了可快装的保温隔热、隔声内外墙成品隔墙系统,提升了建筑的节能标准和隔声效果。在智能化方面,中建海龙融合智慧化服务,运用AR技术与预埋芯片实现故障快速定位精准维修,为居民提供了安心高效的居住维护环境。

中建海龙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单个项目的成功上,更在于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了整个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建海龙已形成覆盖MiC设计、制造、施工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拥有相关专利416项,主编参编标准47部。这些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实践,不仅提升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品质,也为其他领域的建筑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中建海龙的MiC技术不仅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大放异彩,还在城市更新旧改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例如,在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中建海龙通过应用C-MiC技术,大大缩短了居民回迁的等候期,提升了住宅的居住品质。

中建海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科技创新筑就保障性住房新标杆,助力民生改善,让更多人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未来,中建海龙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业向更高质量、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蚌埠新闻网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