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碳化硅衬底龙头天岳先进年报出炉:盈利飙升,下游多面开花,国际地位领先

2025-03-28 15:00 新浪网财经  

3月27日晚,碳化硅龙头天岳先进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68亿元,同比增加41.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9亿元,扭亏为盈。近年来,天岳先进半导体材料生产稀缺性及可持续竞争能力受到资本市场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年涨幅将近30%。

图片来源:天岳先进2024年年度报告

       天岳先进盈利飙升主要受益于公司本身技术创新及全球能源电气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第三代半导体行业增长势头强劲,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技术成本的持续下降,800V高压平台及其充电基础设施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常态,带动碳化硅衬底出货量的长期提升。同时,AI 数据中心、光伏系统、AI 眼镜、轨道交通、电网、家电及先进通信基站等领域,碳化硅技术表现出突出的发展趋势。据2024年年报,公司毛利率32.92%,同比增长15.39%,取得成本优势的同时为下游应用普及渗透提供了更大可能。

       目前,天岳先进正在积极推进港股IPO事项。赴港上市,将为公司持续推动成本降低、全球化布局产生重要作用。依托在产能布局、技术积淀以及所处行业等多方面所具备的领先优势,天岳先进将持续提高产品品质及产能规模,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来自境外主体的直接客户的销售占比为 57.03%,境外毛利率为42.05%,显著高于境内20.8%。H股上市对公司赋能得到进一步验证。

       业绩狂飙:产能、毛利大幅提升

       天岳先进连续三个年度保持营收增长,之所以能取得这一优异的成绩,一方面源于公司聚焦主业,是资本市场中唯一一家专注于碳化硅衬底产品的优质上市公司,通过深入开拓市场与客户资源,持续产能释放并优化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源于公司持续降本增效,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受益于此,2024年度,公司季度利润全面转正,全年实现扭亏为盈;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同比改善。

       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立足全球市场,全面提升核心产品的产能产量。全年济南工厂的产能产量稳步推进。上海工厂已于年中提前达到年产30万片导电型衬底的产能规划,同时公司将继续推进二阶段产能提升规划。2024年,碳化硅衬底产量41.02万片,较2023年增长56.56%,产量持续增长,屡创历史新高。

       受益于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公司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成本逐步优化,推动产品毛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毛利率达到32.92%,相较去年同期增加15.39个百分点。

       随着上海临港工厂的产能爬坡,公司已实现导电型衬底的批量供应。未来,随着公司导电型产品产销量的提高,公司订单交付能力将持续提升,在带动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有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先,碳化硅应用迎来爆发时刻

       碳化硅衬底尺寸不断变大已经成为产业趋势,大尺寸的碳化硅衬底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满足下游应用对高性能器件的需求。

       更大尺寸的衬底(如从4英寸→6英寸→8英寸)可在单次工艺中生产更多芯片,减少边缘浪费。以32平方毫米面积的裸片(芯片)为例,6英寸可以切出448颗,8英寸可以切出845颗。同时,从6英寸提升到8英寸,单位成本预计能够降低35%。

       单位芯片的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推动了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网、轨道交通、AI眼镜等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碳化硅产业应用也迎来了爆发时刻。在这一趋势下,像天岳先进这样具备大尺寸衬底制备核心技术、量产能力领先的国内企业,凭借技术迭代和规模优势,正加速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早在2022年,天岳先进就已实现了高品质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制备,并在2023年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批量销售。作为全球碳化硅衬底技术的革新者,天岳先进不断引领行业突破。2024年11月,在慕尼黑 Semicon Europe上,天岳先进全球首发12英寸导电型衬底,惊艳业界。近日,在2025年上海国际半导体展览会上,天岳先进全方位展示了6/8/12英寸全系列碳化硅衬底产品矩阵,包括12英寸半绝缘型,12英寸N型,12英寸P型碳化硅衬底。

       这不仅宣告碳化硅行业正式迈入“12英寸时代”,更标志着天岳先进已稳固掌握晶体生长、缺陷控制、加工检测及部件自制等的全技术链条突破,也预示着2025年将是大尺寸技术突破元年。

       下游应用多面开花

       目前,新能源汽车功率器件是碳化硅最大应用的场景。在主驱逆变器、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环节,碳化硅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近年来800V高压平台普及,让具有耐高压特性的碳化硅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刚需。随着800V高压平台逐步下放到更低价位的车型中,新能源汽车还会为碳化硅产业持续带来拉动力量。机构预测,2021—2027年,全球新能源车规级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将由6.9亿美元增长到49.9亿美元。

        碳化硅在其他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在层出不穷。比如在AI眼镜领域,碳化硅材料可应用于AI眼镜的光波导镜片中。碳化硅材料折射率显著高于高折射率玻璃和铌酸锂,可以实现更大的视角及更简单的全彩显示结构,减少AI眼镜的尺寸、重量以及制造成本和复杂性,从而显著提升AI眼镜的用户体验。由于碳化硅材料卓越的光学特性,AI眼镜行业市场预计将大幅增长,至2030年,全球出货量将超过6000万副。

       除此之外,碳化硅在电网领域的应用也是蓄势待发。业内普遍预测,2025~2027年会成为碳化硅在该领域应用的局部突破期,2028年~2030年会成为碳化硅在电网应用的快速扩张期,逐步替代传统硅基设备。

       赴港上市,全球化布局保持领先地位

       根据公告,公司正在进行申请境外公开发行股票(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相关工作。此次天岳先进申报港股IPO的募集资金,拟用于扩张8英寸或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能、持续加强研发能力等。

       此次冲刺港股,旨在借助港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深化全球合作生态。赴港上市将为公司持续推动成本降低、全球化布局产生重要作用。若成功募资,天岳先进将在大尺寸衬底技术突破、产能布局及国际化战略上迈出更大步伐,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落地。

       目前,天岳先进已与英飞凌、博世、安森美等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企业超过50%已成为天岳先进的客户,产品质量赢得海外知名企业的认可。据国际知名媒体日本富士经济最新统计,2024年天岳先进全球市场占有率跃升至22.8%,较2023年12%的全球市占率大幅提升,稳居国际第一梯队。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天岳先进的国际化资本运作,展示了中国硬科技企业不再局限于被动替代进口,而是通过技术自主化、资本全球化和市场绑定的组合拳,主动参与规则制定当中,用技术与实力参与全球产业秩序重构当中。



免责声明:蚌埠新闻网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