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何沛 通讯员 李红玲)经营主体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和“感应器”。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为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筑牢根基,全市一季度新设立各类经营主体15078户,同比增长5.69%。经营主体总量突破43万户大关,实现首季“开门红”。
前不久,蚌山区的招商引资企业安徽光莆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来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申请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因缺少香港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原件办理时遇到阻碍。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容缺办理”机制,让企业先提供复印件并填写信用承诺书后先予以办理,承诺时限内补齐补正相关材料即可,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代理人一手拿着新营业执照,一边连连称赞:“企业‘先拿照后补证’,有效解决了企业因申请材料不全而多次往返奔波的问题,为企业落地带来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企业登记注册这一关键环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企业推行“容缺办理”,允许企业对次要材料事后补全,确保项目快速落地。此外,还提供预约服务、延时服务,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办理业务,真正做到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满足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打造贴心登记“软环境”。针对新设立企业,建立“帮办+指导+模版”工作机制,安排业务骨干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了解登记注册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不熟悉政策而走弯路。
同时,精简企业登记注册流程,全面梳理登记环节,去除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繁琐手续。通过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模式,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将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税务登记等多个事项整合在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办理。企业只需在线提交一套申请材料,系统便自动分发至各相关部门并行办理,极大缩短了办理时间。企业设立登记平均办理时间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缩至现在的8个工作小时,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让企业能够迅速拿到营业执照,开启经营发展新征程。
在优化服务的同时,严格履行监管职责,确保企业登记注册工作规范有序。加强对登记注册材料的审核把关,建立健全审核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提交虚假材料、骗取登记注册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定期对已登记注册企业进行抽查,检查企业登记事项与实际经营情况是否相符,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强化信用监管,将企业登记注册信息纳入信用体系,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企业登记注册的效率和质量,为蚌埠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市市场监管管理局登记注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登记注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助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推动我市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