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4小时在线的AI宠医"汪喵灵灵",会抢了宠物医生的饭碗吗?

2025-04-07 15:36

最近宠物圈传出个好消息,菲鹏集团上线了个叫"汪喵灵灵"的AI宠医,说是能24小时在线解答宠物健康问题。这玩意儿真能解决宠物看病贵、看病难的老毛病?咱们今天来唠唠这个事。

一、天价账单倒逼技术革新,从宠物医院到家庭问诊

养过宠物的都知道,这两年宠物医疗费涨得比房价还快。北京朝阳区的小赵上个月发现自家布偶猫呕吐,送到宠物医院先交2000块押金,拍片、验血、生化检查一套下来,账单直接蹦到6800。最气人的是最后结论就四个字:"消化不良"。

这种糟心事可不是个例。根据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现在带宠物看次病的平均花费比五年前涨了快两倍,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随便看个感冒都要上千块。更离谱的是有些不良诊所,把健康宠物说成重病,就为推销高价药品。

老话说"狗来财",现在倒成了"狗破财"。宠物主们既怕毛孩子生病遭罪,又怕进了宠物医院被当冤大头。这种纠结心态催生了个怪现象:某宝上宠物问诊的搜索量比去年翻了近三倍,好些人宁愿上网查资料也不敢轻易去医院。

汪喵灵灵这时候冒出来,倒是摸准了铲屎官们的痛点。这玩意儿有点像宠物版的"春雨医生",能通过文字、图片等多方式咨询,后台接入了全国400多家合作宠物医院的病例库。最关键的是基础服务免费,这对被割怕了的宠物主来说,算是个能试试看的"避坑指南" 。

二、AI诊断也是情感连接,主人与宠物双向奔赴

别看汪喵灵灵现在只是个微信小程序,它背后藏着两把刷子。一个是"病症自查"功能,能把宠物拉稀、掉毛这些常见症状拆解成20多个细化问题,另一个是"用药指导",能根据宠物体重自动换算安全剂量,这对手忙脚乱的新手爸妈特别实用 。

上个月有个真实案例,杭州网友@大橘为重 发现自家橘猫频繁舔爪子,AI先是让拍脚垫照片,又问了饮食情况,最后判断是真菌感染。主人按建议买了28块钱的克霉唑软膏,三天后猫爪子就好了,这要上医院少说又是大几百 。

还有个有意思的设计是"健康档案"。不仅能记录宠物疫苗、驱虫这些基本信息,还能通过日常照片自动识别体重变化。深圳的柯基主人@小短腿麻麻 就靠这个功能,及时发现狗狗腰部赘肉超标,调整饮食避免了关节问题 。

不过最让人暖心的,是那个"紧急求助"按钮。半夜三点宠物突然抽搐,AI会在30秒内接通夜班兽医,同时生成最近的24小时宠物医院导航。北京通州的张女士说,上个月她家雪纳瑞误食巧克力,就是靠这个功能抢回了黄金抢救时间 。

三、对宠物医院来说,这把双刃剑怎么握?

现在全国有2万多家宠物医院,看着AI宠医来抢饭碗,心里肯定打鼓。但仔细想想,汪喵灵灵这类产品反而能帮正规医院筛掉那些"小病大治"的客户。成都某连锁医院的院长跟我说,他们接入系统两个月,普通门诊量降了,但重症转诊量涨了,这才应该是宠物医院该干的活 。

不过也有老板担心,AI会把行业价格打透明。以前给猫测个抗体收300元没人质疑,现在AI直接告诉你成本就50块,这差价不好挣了。但反过来看,那些靠忽悠生存的不良诊所,估计要第一批被淘汰 。

还有个隐藏好处是降低医疗纠纷。现在很多扯皮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主人觉得被坑了。汪喵灵灵的咨询记录能当电子病历用,杭州最近就有个案例,主人拿着AI的问诊记录,告赢了乱开药的宠物诊所 。

四、从尝鲜到信赖:AI宠医的路还长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让中老年宠物主也用起来。年轻人在APP上玩得转,可那些养了十几年京巴的大爷大妈,还是更相信"眼见为实"。汪喵灵灵最近在试点社区搞线下机,有点像银行的ATM,能测体温、量体重,还能打印健康报告,这个接地气的招数效果不错 。技术层面同样也还需要不断地迭代升级。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不容易。上个月系统刚更新优化了"皮肤病识别"功能,准确率达到了85%,这对动不动就要刮片检查的宠物主来说,能省不少事。我认识个开猫舍的老板,现在每周用AI给新生小猫做基础检查,省下来的钱够买半年猫粮 。

说到底,宠物医疗的信任危机不是一天造成的,但像汪喵灵灵这种"数字家庭医生",至少让铲屎官们有了个靠谱的避坑指南。下次毛孩子再闹毛病,或许可以先打开手机问问靠谱又实惠的AI医生,而不是急着刷信用卡。



免责声明:蚌埠新闻网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