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加速融入长三角 打好产业合作牌

2025-04-14 09:11 蚌埠发布客户端 ​  

“过去一年,我们通过蚌埠市传感器产业的独特优势和中国传感谷的优质服务,吸引了国家先进制造战略基金的入驻,成功签约7亿元‘MEMS 智能磁传感器核心器件中试研发’项目,为传感器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年初召开的蚌埠“新春第一会”上,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国作为企业家代表,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去年以来企业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孵化和培育传感器上下游企业落地蚌埠,吸引更多行业资本投资蚌埠,共同打造具有区位影响力的传感器产业集群,实现共赢发展。

希磁科技的成功发展,是甬蚌合作的结晶。作为一家磁传感器垂直整合制造企业,希磁科技掌握磁传感器芯片设计、材料制备、晶圆制造、芯片测试、磁传感器模组设计与生产的全产业链核心能力,具备完全自主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2021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甬蚌合作“十年之约”开启,希磁科技在这一年正式将总部从宁波迁到蚌埠,按下了发展“快进键”。随后,仅只用4个月的时间,希磁科技就在蚌埠跑出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加速度”,更是在落户蚌埠后销售收入连年翻番。如今,希磁科技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行业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位居行业第一。

4月13日,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无人机照片)。该产业园正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传感器专业化园区。融媒体记者 陈昂 摄

值得一提的是,希磁科技所在的园区,正是甬蚌合作共建的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该园区主要依托中国传感谷中央创新园约1700亩区域,发挥宁波经开区产业优势和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技术优势,围绕MEMS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封测、集成应用四大领域,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高质量落地一批引领性产业化项目,正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传感器专业化园区。

如今,宁波属地企业希磁科技、海神机器人科技等相继落户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园区已集聚传感器上下游企业43家,初步构建起了集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去年,该园区所在的蚌埠经开区被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评为“全国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园区”,获评“2024年安徽省亩均效益领跑开发区”。

在蚌埠,像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一样的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宁波前湾—蚌埠高新产业合作园区开工建设,即将运营投产;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项目获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80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依托蚌山区经济开发区,新签约蚌山鄞州合作共建产业园……据统计,目前蚌埠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共建园区共有9家,已经实现了县域全覆盖。

依托这些园区,蚌埠立足自身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以创新协作、产业合作为重点,推动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传感器等优势产业深度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去年,全市新签约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62个、总投资510亿元,总投资52亿元的宁波华彩智能电器蚌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

“长三角一体化是蚌埠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我市紧抓机遇,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已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8场,服务企事业单位72家,联合举办甬蚌技术需求发布会暨甬蚌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促进科技要素在两地快速流动。同时,立足我市六大产业集群,聚焦长三角城市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已常态化开展产业对接会20余场,涉及企业150家,累计达成合作金额约2亿元。

为了更加有效促进产业发展,我市还与沪苏浙地区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坚持成本共担、利益共享,采取“管委会+平台公司”“创新飞地”“园中园”等方式,共同成立甬蚌合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前湾产业园(蚌埠)有限公司等,作为合作共建园区的运行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

扬蚌所长,加速融入,加快发展。当今的蚌埠,正紧扣“三地一区”两中心战略定位和“三个往前赶”奋进目标,自觉把自身的发展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盘棋”中去推进,不断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未来的蚌埠,将持续用力打好对接合作“开放牌”,主动承接沪苏浙高水平开放溢出效应,跑好产业发展“新赛道”,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蚌埠力量。(蚌报融媒体记者 顾楷)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