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昂
60年前,从蚌埠火车站走失后,宋来喜被救助部门收留,随后被河南的养父母收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宋来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家在蚌埠。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他,在养父母去世后,寻根的心愈加迫切。近日,他和儿子宋艳平来到蚌埠,希望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
寻找食物途中走失
宋来喜现在的家住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韩庄乡小光村,1953年出生的他,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吃不饱,每天都为了填饱肚子犯愁。记得当时父亲是赶马车的,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家里还有姐姐和妈妈。对于如何走丢这件事情,宋来喜一直记在心中。
“我记得,我家住在市里东边,有一条河,河里没有什么水,河的西边是我家,河的东边是姨娘家,”宋来喜说,当时好像是1959年的深秋时节,过河去姨娘家过了几天时间,和姨娘家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到地里去拔草根充饥,突然间看到一辆拉红萝卜的牛车,萝卜会颠掉在路上,于是便上去捡起来吃,跟在车后面走,等着车上再掉下萝卜。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反正就盯着车后面,观察有没有萝卜掉下来,一段时间后,来到了蚌埠火车站,牛车跟丢了,自己也迷路了。
宋来喜记得,当时天色已晚,找不到回家的路,在路上急得直哭,不知从哪里来了几个人,把他带到一个屋子,还给了晚饭吃,后来才明白,这些人是救助人员,在那个年代专门救助走失的孩子。
半年后被河南好心人收养
宋来喜在救助站过了一个冬天,也没有找到家人的下落。1960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有一对来自河南安阳的夫妇来到救助站,把他带走了,这便是宋来喜的养父母。
养父母自己没有小孩,对宋来喜视如己出,虽然那个年代缺衣少食,但养父母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他。宋来喜也很争气,在学校里发愤图强,刻苦学习文化知识,18岁毕业后前去北京参军,当了一名炮兵,在部队得到充分锻炼。退伍后,回到家乡的宋来喜从事水泥生产工作,在当地恋爱结婚,后来又有了一双儿女,生活十分幸福,但他的心里却一直有件事情放不下,却无法说出口,就是自己的亲人到底在蚌埠哪里?
爱无言孝至上 为养父母养老送终
“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养父母同样是父母,他们对我好,我不能让他们伤心,我心里明白,所以从来没有问过他们自己的身世,他们也从来没有说过。”宋来喜说,如果没有养父母,那个年代自己可能就饿死了,所以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直到3年前养父母去世,自己都没有在孩子面前提这件事情。
宋来喜的儿子宋艳平说,爷爷奶奶去世后,父亲才和家人说起这个秘密,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家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而父亲在爷爷奶奶生前从来没有提过,他其实心里的压力是很大的。爷爷奶奶为了一份爱的传承,父亲为了一份孝心的承诺。虽然彼此都明白,但却都守口如瓶,默默坚守了半个多世纪。
希望找到蚌埠的亲人
“我当时身穿破棉袄,头戴一个红条纹帽,我记得的特征就是这样。另外,我脸上有两个黑痣,很小的时候,腿上生过一次疮。”宋来喜说,根据自己的记忆,那条河应该是蚌埠的龙子河,河东应该是长淮卫。当时自己的名字好像叫刘强,姐姐叫刘改娣,其它的记忆就很模糊了。”
宋艳平表示,父亲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思乡之情越来越迫切,想在有生之年找到自己的亲人。前几天,开始到蚌埠寻找。曾经联系了市救助站和蚌埠火车站,也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希望有好心人提供线索,帮助完成父亲宋来喜60年以来的心愿。有线索者可与下面的电话联系,宋来喜:18237235800;宋艳平:1370766308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