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8点半,吴小街镇九台村的麦地边,丁锁正蹲在地上,为他的沃得联合收割机拧紧螺丝,然后又仔细查看了粉碎秸秆的刀片是否完好。当天,他家的600亩小麦将全面收割。
不一会儿,丁锁的父亲、58岁的丁学习来到了田边。他先是拿出了水分测试仪,从昨天收割的麦堆里灌了一瓶小麦,放到仪器上,一按检测按钮,结果出来了:水分12%,可以收割了。老丁说,小麦水分含量低于13%即可出售,今天收割完全没问题。
老丁流转种植的600亩小麦位于京沪高铁线西侧,不时有高铁呼啸而过。铁路线两边,金黄色的麦浪迎风翻滚,在烈日的照耀下,更添一分亮色。记者揪下一颗麦穗,轻轻一搓,饱满的麦粒便跳到掌心。“今年收成比去年好,去年雨水多,今年一亩地能比去年多收二三百斤。”丁学习说。
俗话说“麦熟一晌,虎口夺粮”,说的是抢收要争分夺秒,但站在田边的丁学习却气定神闲,他有底气——除了这台沃得收割机,他还有一台“久保田”收割机,两台机器下地,600亩小麦两天之内肯定收完,预报的6月6日大雨不足为惧。
作为多年的种粮大户,老丁各式装备齐全,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收割机2台,拖拉机4台,插秧机2台,烘干机1台……说话间,老丁的小儿子丁铁锁开着“久保田”下了地,前面,成片的麦子卷入机器,后面,秸秆的碎屑喷洒出来。
“这台机器的优点是麦茬留得短,不到10厘米。”九台村党总支书记王铭芳特意下地量了一下,一是麦茬短,二是粉碎得彻底,这都大大减轻了秸秆禁烧的压力。夏收即将结束,村里没发生一起焚烧秸秆事件。
很快,“沃得”收割机也加入战斗,这块100亩的麦地转眼收割了大半。“久保田”的“肚子”装满了,老丁打了个电话,一台拖拉机很快驶来,“久保田”把“嘴”伸到拖拉机的拖斗上,金黄色的麦粒便刷刷吐了出来,麦香随即弥漫开来。
“所有的麦地都是‘即收即旋耕’,收割完之后,旋耕机马上进场,确保当天完成旋耕。”记者随王铭芳来到京沪高铁线东侧,一台旋耕机正在作业,机器过后,地上的麦茬被连根翻起,褐色的土地翻露出来。“旋耕之后,秸秆想烧也烧不起来了。”王铭芳说。
旋耕机主、九台村村民代表王铸龙正在指挥机器作业,他说,今年雨水少,地硬,机器比较吃力,这不,刚刚坏了一个万向节,才换上新的。虽然耗油多,机器损耗大,但为了完成夏收任务,不能讲条件。
再回到丁学习的田边,这块地已经收割得差不多了,旋耕机停在路边,准备进场。“耕过就可以上水养田了,估计到6月15日左右可以插秧。”老丁的这块地是麦稻轮作,相比小麦,他更看重秋季的水稻,因为水稻的产量高,效益好,今年能挣多少钱,就看水稻的“表现”了。
看着眼前的田地,老丁已经在憧憬秋季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