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何沛
不喜张扬,也很少在媒体上亮相,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日用玻璃行业。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身上,有着企业家典型的低调务实。
“盛世公司在改革浪潮中几经波折却依然步履稳健向前迈进,依靠的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挑战自我、创新求变。”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在其务实的风格下却深藏一颗勇于创新变革的心。
2011年,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这个“60后”的企业家想让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甚至世界玻璃产业里占有一席之地的想法,除了私心以外,还有为全社会创造价值的远大抱负。凭借着企业始终活跃的创新因子,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步履不停;607人勿忘初心的激情和毅力,见证了梦想照进现实;日臻完善的管理技术和水平,让民营经济在传承中壮大,在“血雨腥风”的玻璃圈破浪前行,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谋变创新 引领企业勇立潮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最火的词是“下海经商”,蚌埠涌起创业热潮。一时间小作坊、小厂房遍地开花。1995年,李刚从安徽玻璃瓶厂离职创业,组建蚌埠奥普光学玻璃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镜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慧眼独具的李刚,2002年底,进行了第一次转型升级,安徽盛世光学玻璃有限公司组建,从事镜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转向了专业从事水晶玻璃板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1年6月,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淮上区小蚌埠工业园区投资创立,成为以研发、生产、销售超白压延光伏玻璃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刚
时代在发展,唯有小跑牵紧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在玻璃行业,李刚带领企业就是这样一路小跑在前进。自称为“土技术人员”的李刚,具有很强的市场洞察力,注重科技创新、产线的工艺优化与提升。他预判未来光伏玻璃大型化、薄型化的发展趋势,带领团队抢先机,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大门。
找到适合的发展空间,一次次自我升级使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研发团队从原料制备、各项技术指标、关键设备等方面反复摸索,积累了大量生产数据和经验,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试制成功1.6mm厚的光伏薄玻璃原片。先后在现有两条深加工线保持总长不变情况下,进行双层镀膜和大尺寸技改。并从日产120吨的光学玻璃板材生产线逐渐转型升级,现拥有日熔化量320吨及650吨两座玻璃熔窑,六条原片生产线及四条产品深加工生产线。
聚才纳贤 做好企业的掌舵人
记者走进生产车间,一股热浪袭来。“这是窑炉,生产玻璃的配合料通过投料机送到窑炉里进行高温熔化,充分熔化后进行压延成型,成型后的玻璃再进入退火窑冷却。”李刚介绍。
在深加工车间,一张张原片玻璃经过磨边、镀膜、打孔、丝印、钢化等工序后,被销往全国各地。 “玻璃行业就是要24小时不间断生产,即便是春节,也和平时一样。”每年的大年三十,李刚都和工人们在一起度过,大年初一向工人们拜年、发红包。他认为,在传统的印象中,玻璃行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们依靠吃苦耐劳、加班加点赚取薪酬。他却要坚持将企业打造为“快乐企业”,让员工们轻松上班同时又能过上好的生活。
“企业最大的资产、最大的财富是人。要是你没本事把他们照顾好,人家跟着你干嘛?企业要做的是培养更高素质的员工,提高员工收入、提升员工生产力,让员工分享企业繁荣。在这里,让每位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待遇。” 在通过技术提升生产效益的同时,李刚向员工传递道德操守、开拓求新、卓越理念、学习精神,用企业文化推进企业的升级发展。
多年来,李刚率先带头参加交流会、优秀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综合能力。在他看来,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必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当有责任学会辨别人才、培养人才。
企业的发展,人才至关重要。从第一次转型升级开始,李刚就通过项目交流、顾问咨询、聘请人员等方式,着力组建研发队伍、建设研发中心,大量引进专业的研发和销售人才,形成了一整套产品研发、质量管理、营销服务等完善制度和规范体系。
实践证明,李刚的前瞻性和行动力,带领企业走向了一个又一个制高点。目前,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申报2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开展创新课题50余项。成立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评为“蚌埠市3221创新团队”;2019年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深加工车间四条生产线分别于2019和2021年分别被评为“省级数字化车间”。2018年和 2021年,企业连续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还与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并与凯盛工程技术公司建立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实验基地,近年来开发了 1.6mm、1.8mm、2.0mm、2.5mm、3.2mm 等系列的光伏玻璃产品,并广泛应用于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满足高世代组件市场大规格、轻量化、高透光率的迫切需求。
不言放弃 奔赴新蓝海征程
技术革新的一次次的蝶变,让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开创新蓝海,但在这背后,其实有着不为外界所知的痛苦和坎坷。
2014年至2015年,被李刚形容是企业背水一战、起死回生的时期。因为资金链的原因,企业被迫停工一年。作为董事长,李刚还要面临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
“虽然企业停工了,但是不能丢下400多名工人不管,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保证工人的工资正常发放。”在那一年,李刚为筹集资金,变卖家中财产、借遍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可即便如此,面对事业谷底,李刚没有怨天尤人。他明白,这是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阵痛。
“我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但我清楚做任何事情只要方向准确,不言放弃,终会抵达胜利的终点。如果选择放弃,那么将前功尽弃,曾经的付出和努力都会白费。”李刚在最艰难的时刻仍满怀激情,身先士卒地寻求合作、开拓客户、争取订单。
每每回忆那一段的经历,李刚就会感慨政府的作用——多亏市委市政府、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政策支持,才为企业争取到“起死回生”的机会,以及发展的空间。
“这就好比有好的种子,如果没有好的气候与土壤,一样没法生长。”这份亲身经历,让李刚意识到政府的帮助、政策的支持对企业有多重要。
前不久,在龙子湖湖畔的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一场“营商环境面对面 亲清有约周五见”的专题活动,让李刚感受到来自市委的温暖与关怀。
“开展‘亲清有约周五见’活动,‘零距离、面对面’与市委书记黄晓武敞开心扉交流,我很荣幸也很感动。”谈及参会感受,李刚如是说:“这是对我们企业的关心和支持,更是一种鞭策和鼓舞。
作为一家在硅基新材料产业领域深耕的企业,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依靠创新技术和市场优势,实现了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方面形成自身行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所生产的超白压延光伏镀膜玻璃替代普通压延玻璃,可使盖板玻璃的透射率相应提高2.5%—3.0%左右,在不增加组件企业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就能使其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功率至少增大2.5%。
作为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李刚希望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业内领先的技术作为开疆拓土的利器,在行业内继续做大做强,在”主赛道"跑出“加速度”。李刚表示,目前,企业在建日产1200T的光伏玻璃原片及深加工产品生产线,预计于2022年年底具备点火投产条件。投产后预估整体营业收入将突破15亿元,税收突破5000万元。未来,在不断增强企业实力的同时,会努力为蚌埠双基、硅基产业壮大及当地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