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安徽日报记者 孙言梅
7月30日,五河县浍南镇郭庙村种植户郑如海冒着高温在地里劳作。和往年不同,自从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建好,老郑心里更踏实了。
“以前排水沟窄小且年久失修,旱季时无法进行灌溉。现在有了提水站,电闸一开水就来了。”老郑说。今年夏种时节,村里新建的高标准农田派上了用场,老郑把12亩地改成水田,种上了水稻。
“正常年份,水稻比旱作物每亩增收600元以上。”土地给力,如今的郑如海干劲更足。
郭庙村有土地10750亩,过去有灌溉机井42眼,大多年久失修。
“仅有十几眼机井能用,而且深度不够,出水量少。”郭庙村党支部书记朱苗苗告诉记者,“村里守着怀洪新河,看得见水,却用不上水,村民心里干着急。”
2021年,五河县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民生工程,项目治理面积14万亩,涉及浍南镇等7个乡镇8个项目区,总投资达3.26亿元,目前已全面建成。
现在,郭庙村新建了1座提水站,配备了3台55千瓦电机,不少机井经过改造后采用高效节水技术,通过提前预埋管道,在地头安装出水口,群众只需先刷卡,然后拿水管接上就能使用,方便又快捷。而新修的提水站、防渗渠、“U”型渠、斗门、涵闸等配套水利设施,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水的难题解决了,路的问题也一并得到改善。朱苗苗指着一条水泥路说:“以前这路窄不说,还全是泥,赶上下雨天,别说机械了,人都进不去。现在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开着机械车直接到地头。”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改变群众‘望天收’的状况,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完善,抗灾能力增强,有助于群众增产增收和土地流转。初步测算,仅2021年度项目实施后,就可改善排涝面积2.1万亩,新增节水面积0.09万亩,年节水量23.4万立方米,重要农产品亩均年增产量800公斤,年增产值225万元。”五河县农田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还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新机制,真正让高标准农田管出产能,管出“高标准”。
今年,五河县被列入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宜机化改造等方面任务分阶段实施。
“五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治理面积14万亩,总投资约3.3亿元,拟于三季度启动工程建设。我们将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模式,坚持整合资源、多元投入,确保按计划在2024年完成试点建设任务。”五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