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蚌埠城市雏形初现的时期。清军入关后,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凤阳县置蚌埠镇。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凤阳府划凤阳、怀远、灵璧三县各一部,置三县司,直属凤阳府。至此,蚌埠有史以来最早的行政机构正式成立。
但清政府对明朝皇帝祖地凤阳府的管制尤为严厉,加之淮河泛滥、农业受损,捻军为乱,致使蚌埠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了阻碍和破坏。直到公元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后才真正得以迅速发展,并一跃成为“千里长淮第一港”。
从古渡官仓到蚌埠集
“蚌埠”作为地名出现,远在城市崛起之前。以口耳相传的史料为据,早在北宋时期,蚌埠已出现在淮河岸边,只是一无名渡口。后金人南下,蚌埠凭借其水路优势,成为北宋南迁的重要通道。
南宋时,宋金隔河而治,开始将淮河南岸渡口(即今蚌埠市区的所在地)称为“蚌埠店”,淮河北岸的金人统治区称为“小蚌埠”。直到明初,中都城的营建以及宿州通往凤阳的官道经蚌埠渡淮,遂将蚌埠古渡正式列入官方渡口,并于公元1474年,在蚌埠建立官仓,称为“蚌埠西仓”,这是蚌埠最早作为官仓而载入《凤阳新书》。清初,蚌埠古渡渐成集市,被称为凤阳边陲的“蚌埠集”,又叫“油盐小集”。
北宋南迁渡淮通道示意图
明清蚌埠渡与周边交通环境
“七户半”的由来
清朝初年,蚌埠辖区居民多聚族而居,以务农为主,如高家营、王家营、蒋家岗、朱家岗、席家沟、施家洼及靠近集镇的陆家族人和回民李姓者,还有少数散居的渔民和小贩,总数不满500户。为应对凤阳县衙门的派款,以及筹集每年春季东岳庙会经费的需要,地方上问事者以族居划分,把淮河南岸大姓老户分为七户半,散居者为两户半,凑成十分全数以征收田赋,这就是“七户半”的由来,其也成为老蚌埠最初的居住人口。
老蚌埠七户半分布图
蚌埠最早的行政机构——三县司
三县司,始置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当时清政府镇压了遍及淮上的捻军起义,为加强对蚌埠区域管理,凤阳府决定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行政区范围,治所设于淮河北岸的小蚌埠,自此,蚌埠脱离原三县管辖,直属凤阳府。三县司的设置成为蚌埠有史以来最早的行政机构。
蚌埠建市前行政隶属关系示意图
沫河口关卡
沫河口关卡,位于今蚌埠市沫河口镇南侧淮河内堤一块突起的高地上,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卡建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现仅存房屋5间,屋内西山墙镶砌石碑一方,高1.5米,宽0.6米,有浅雕云龙纹图案,碑文阴刻楷书。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当地士人刘志德、吴大声、朱学元立碑于此。
碑文记载了设置关卡始末以及关役盘查过往船只、勒索商贩等情况。虽有部分文字漫漶不清,但仍可通识文意。当时,清政府在淮河流域各处水路要道如正阳关、临淮关、怀远、五河等地设有多处关卡征收关税,盘剥民众。
沫河口关卡设立后,因当地受关役勒索,反应强烈,官府不得已又撤回关卡。如今,沿淮各处仅有沫河口关卡旧址尚存,加上保存下来的碑文记载,更显弥足珍贵。
沫河口关卡文物保护碑
沫河口关卡现存房屋正面
沫河口关卡现存房屋背面
沫河口关卡石碑
清代蚌埠地区文物
蚌埠地区由于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分布的清代墓葬相对较少。目前,仅在龙子湖区长淮卫镇、蚌山区燕山乡以及禹会区张公山附近零星发现,出土文物也主要为银锭、玉扳指、玉簪等平民物件。
然而,津浦铁路的开通让蚌埠成为南北往来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许多南北方的重要历史见证物流落于此,并一直保存至今,其中尤以“同治三年长江水师提督虎钮银印”最具代表性,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景德镇的官窑瓷器等。
同治三年长江水师提督虎钮银印
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研究清代海军史的重要文物。印长10.8cm,宽10.8cm,高9.1cm,重3.75千克,印面为长方形,虎形钮,虎作蹲踞长啸状。虎通身雕刻兽毛纹饰,头刻一“王”字。印文用满、汉两种文字并刻,汉文为柳叶篆“江南长江水师提督之印”。印背亦用满、汉两种文字篆刻,汉文楷书“江南水师提督之印礼部造”。印之左右两面分刻“同治三年九月口日”、“同字七号”。
这块印当时是为清朝外派常驻最高级别从一品武官所拥有。辛亥革命发生后,这枚提督印被最后一任水师提督带到了阜阳颍上。直到上世纪70年代,该印被蚌埠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于泗水桥废品回收站。
同治三年长江水师提督虎钮银印 蚌埠市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