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抗美援朝老战士樊仕信的“烽火记忆”—— 冒着枪林弹雨接通被炸断电话线

2023-07-26 21:52 蚌埠发布客户端  

在黄庄街道东方红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已年过九旬,身体依然硬朗,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是小区的健身达人。

老人名叫樊仕信,1951年作为第三批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无数次的大小战斗,由于表现突出担任班长。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名普通战士,他讲起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时,仿佛又回到了军旅生涯。

当时樊仕信和战友们乘坐火车,趁着夜色通过鸭绿江大桥,开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天空经常出现敌机盘旋,炸弹时不时扔下来,路上经过的村庄都被炸得一片漆黑,没有一个人。

当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后,在严寒的冬天,别说作战,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都很困难。积雪达40厘米,零下30到40摄氏度的严寒,还未曾打仗,便开始面临生死的考验。

在奔赴前线的队伍中,樊仕信作为一名炮兵参加了作战。大部队在茫茫雪原上行军,要想隐蔽非常困难。美军的飞机不断轰炸扫射,兵团运输物资的汽车被炸得所剩无几。所有重型火炮只有丢下,部队只能带一些轻便火炮和轻武器前进。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樊仕信身体依然很硬朗,一个军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行军就靠双腿,经常一夜走100多里路,当时物资匮乏,战士们最长三四天没有饭吃,还要背着四五十斤的负重。在饥寒交迫中有的战友实在走不动,走在队伍前面的指挥员,不时发出口令“快跟上”,一听到口令,战友们便振作起来,背着沉重的装备,艰难跋涉,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继续前行。饿了吃树皮、渴了吃冰雪,冷了自己砍树盖房子,砌炕,脚经常冻坏。

后来,樊仕信被调整做一名电话接线员。密集的炮弹落在阵地上,巨大的爆炸声、尖锐的呼啸声响成一片,猛烈的炮火将联系电话线摧毁。为了与上级取得联系,他们要冒着枪林弹雨接通被炸断的电话线。

“那时候,我负责在阵地上接电话线的工作。我们要做到‘信号不能断,保证上面的指挥畅通’。”樊仕信言语铿锵地说,“战斗打到哪儿,电话线就要跟到哪儿。那个年代的电话线和今天的电话线有很大差别,是用棉纱裹起来的铜线。电话员们经常拆电灯线充当电话线,有时候实在找不到材料,就拆掉缴获来的铁丝网,将铁丝拉直制作电话线。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是怎么把线接好的,炮弹就在头顶上飞过,根本不给人时间考虑该怎么处理。”

“在紧要关头,往往依靠的就是熟练度和潜意识。”樊仕信了解地形,技术也娴熟,在阵地接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炸断的电话线,还是其他故障,他都能游刃有余,手到“病”除。

在随后的战斗中,樊仕信不惧生死、冲锋在前,他不怕吃苦,多方帮助照顾战友,被选为班长。担任班长后,带领战友们积极参加作战,多次受到表彰,荣立三等功。因入朝后作战勇敢、表现突出,1952年4月樊仕信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谱写了惊天动地的浩然赞歌。1953年停战后,樊仕信随部队回国。

1954年10月,樊仕信从部队转业后回到蚌埠第三百货商店工作。工作中,樊仕信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发扬战争中不怕吃苦的优良作风。由于工作踏实,任劳任怨,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心系顾客的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于1980年被选任第三百货商店经理直至退休。

如今岁月静好,然而,那些抗美援朝战场上曾经的生死瞬间,早已深深地刻在了老人的脑海里,成为难忘的记忆。今年91岁的樊仕信,常常想起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友。“我从来不觉得我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长眠于战场上的战友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都很幸福,要珍惜,更应该铭记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

103

在黄庄街道东方红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已年过九旬,身体依然硬朗,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是小区的健身达人。

老人名叫樊仕信,1951年作为第三批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无数次的大小战斗,由于表现突出担任班长。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名普通战士,他讲起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时,仿佛又回到了军旅生涯。

当时樊仕信和战友们乘坐火车,趁着夜色通过鸭绿江大桥,开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天空经常出现敌机盘旋,炸弹时不时扔下来,路上经过的村庄都被炸得一片漆黑,没有一个人。

当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后,在严寒的冬天,别说作战,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都很困难。积雪达40厘米,零下30到40摄氏度的严寒,还未曾打仗,便开始面临生死的考验。

在奔赴前线的队伍中,樊仕信作为一名炮兵参加了作战。大部队在茫茫雪原上行军,要想隐蔽非常困难。美军的飞机不断轰炸扫射,兵团运输物资的汽车被炸得所剩无几。所有重型火炮只有丢下,部队只能带一些轻便火炮和轻武器前进。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樊仕信身体依然很硬朗,一个军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行军就靠双腿,经常一夜走100多里路,当时物资匮乏,战士们最长三四天没有饭吃,还要背着四五十斤的负重。在饥寒交迫中有的战友实在走不动,走在队伍前面的指挥员,不时发出口令“快跟上”,一听到口令,战友们便振作起来,背着沉重的装备,艰难跋涉,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继续前行。饿了吃树皮、渴了吃冰雪,冷了自己砍树盖房子,砌炕,脚经常冻坏。

后来,樊仕信被调整做一名电话接线员。密集的炮弹落在阵地上,巨大的爆炸声、尖锐的呼啸声响成一片,猛烈的炮火将联系电话线摧毁。为了与上级取得联系,他们要冒着枪林弹雨接通被炸断的电话线。

“那时候,我负责在阵地上接电话线的工作。我们要做到‘信号不能断,保证上面的指挥畅通’。”樊仕信言语铿锵地说,“战斗打到哪儿,电话线就要跟到哪儿。那个年代的电话线和今天的电话线有很大差别,是用棉纱裹起来的铜线。电话员们经常拆电灯线充当电话线,有时候实在找不到材料,就拆掉缴获来的铁丝网,将铁丝拉直制作电话线。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是怎么把线接好的,炮弹就在头顶上飞过,根本不给人时间考虑该怎么处理。”

“在紧要关头,往往依靠的就是熟练度和潜意识。”樊仕信了解地形,技术也娴熟,在阵地接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炸断的电话线,还是其他故障,他都能游刃有余,手到“病”除。

在随后的战斗中,樊仕信不惧生死、冲锋在前,他不怕吃苦,多方帮助照顾战友,被选为班长。担任班长后,带领战友们积极参加作战,多次受到表彰,荣立三等功。因入朝后作战勇敢、表现突出,1952年4月樊仕信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谱写了惊天动地的浩然赞歌。1953年停战后,樊仕信随部队回国。

1954年10月,樊仕信从部队转业后回到蚌埠第三百货商店工作。工作中,樊仕信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发扬战争中不怕吃苦的优良作风。由于工作踏实,任劳任怨,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心系顾客的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于1980年被选任第三百货商店经理直至退休。

如今岁月静好,然而,那些抗美援朝战场上曾经的生死瞬间,早已深深地刻在了老人的脑海里,成为难忘的记忆。今年91岁的樊仕信,常常想起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友。“我从来不觉得我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长眠于战场上的战友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都很幸福,要珍惜,更应该铭记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