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宋金对峙 长淮咫尺分南北

2023-08-11 10:12 蚌埠发布客户端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也是安徽历史上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宋金隔淮对峙,“良田沃土,悉为茂草”;杜充决河后,水患成为淮河流域的最大灾难

宋金对峙 长淮咫尺分南北

张建平 文/图

还记得“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吗?从经济发展维度衡量,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发达的时期。安徽的沿江地区兴修圩田,引进良种占城稻,农业生产水平超过盛唐;淮河流域更是河渠通畅、沃野千里,这句“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谣,大概就是那时开始流传的。当时安徽实际人口在500万人以上,。

《安徽人口志》述评:自安史之乱起,我国的经济和人口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停滞与倒退,到宋代又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经济上,宋代采取了奖励农桑、招复捕逃,旌赏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生产工具和种植方法上也有所改进,同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这一切使得宋代社会经济在前期大破坏的废墟上得到了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直到“靖康”止,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商品化程度一直持续发展上升,超过以往各代。缘此,人口得到增长。太祖开宝九年(976年),全国有户309万,到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便达到2088万,135年中增长了5.8倍。

北宋时期虽然经济发展达到高峰,但在军事上却积贫积弱,重文轻武。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始,武将受打压,军事人才、军备能力都进入谷底,对北方的辽、夏、金等强敌几乎无可奈何。

随着北宋被金所灭,蚌埠地区再次沦为战乱频发的前线。而公元12世纪的黄河夺淮,更是雪上加霜,对蚌埠地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破坏,让沿淮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

宋代战事

宋太祖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前,曾在涂山打过一仗: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周世宗柴荣率军征讨南唐,争夺沿淮战略要地。南唐大将刘仁瞻在涂山下设阵与北军对垒,并出小股部队袭扰后周军侧背,意图断其粮道。柴荣即令赵匡胤攻打涂山。赵匡胤亲赴前线观敌料阵,出其不意引奇兵迂回至涂山后,在涡口打垮了南唐兵,继而乘胜追击克清流、占滁州。稍显遗憾的是,涂山之战虽不似“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一样不可考证,但史书对赵匡胤如何出奇兵打败南唐的作战细节没有描述,涂山因此少了一段故事。

南宋抗金的战斗胜仗不多,化湖陂之战就是其一。

金兴定三年(1219年),金举兵南下,三路并进攻打南宋。东路金军主攻安丰军及滁州、濠州等,并分兵袭击全椒、来安、天长等县。金军的攻势虽猛,奈何宋军各州县拼命抵抗,金军战果不大,且连战多日,人疲马乏。金军统帅看各州县久攻不克,拟集中兵力伺机与宋军决战。不料后路被抄,在化湖陂被南宋忠义军截击。

忠义军是北方沦陷区自发抗金的起义军,几股主力部队活动在齐鲁、江淮一带。接受南宋朝廷的招安后,协助官军与金军作战。都统李全是忠义军的主要头领之一,他见金军主力南侵,后方空虚,就率兵截击金军退路,在化湖陂与金军激战。陂是多音字,指山坡、水岸、池塘时读[bēi],指地名时读[pí]。化湖陂在今蚌埠市区燕山以西、张公山以南的区域,俗称老鸭湖,曾是淮河古河道,当时是一片大泽。金军冷不防被李全截杀,多名将领战死,士卒伤亡甚多,东路金军“乃撤各州县之围”,仓皇而逃。李全乘胜追击,又在怀远境内的曹家庄激战一场,大败金军,“金人自是不敢窥淮东”。


蚌埠市区燕山以西、张公山以南,今迎河上游的大片低洼地即是古化湖陂。

化湖陂之战在《续资治通鉴》、清嘉靖《怀远县志》上均有记载,《怀远县志》注“化湖陂在县北”,疑有误,曹家庄则是在县北,可能是将两次战斗记混了。明天启年的《凤阳新书》明确标注化湖陂在蚌埠集南、与怀远交界处。

“长淮咫尺分南北”

靖康二年,赵构登基,改年号为建炎。建炎元年(1127年),金人南侵,高宗赵构“泥马渡江”,逃到江南。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与金和议,以淮河为宋金的分界线,自此“长淮咫尺分南北”。

开封城破、二帝被俘,靖康之耻令文人士子遭受巨大的精神打击。和议之后,宋金以淮为界,隔河对峙的结果是“良田沃土,悉为茂草”。杨万里在《初入淮河》诗中郁郁不平:“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张孝祥在《六州歌头》中愤愤不平:“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奈何“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想起那些身处沦陷区的人们,“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遗民泪落胡尘里,南望王师一年又一年。望断长淮的诗人不禁“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

陆游绝笔“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同样表现出悲愤的故国情思,但其时距宋金和议已近70年。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金兵渡淮攻取濠州。化湖陂之战后,宋军收复濠州,在今蚌埠淮河以南置钟离县;宝祐五年(1257年),设怀远军,重置荆山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定名怀远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今蚌埠东北置五河县。

墓葬对比 再现历史

蚌埠地区的宋代不可移动文物有古墓、古井、古窑、房址等,据不完全统计:

1978年6月,市百货公司防空洞施工,发现宋代古井;

1999年6月,李楼乡双庙村龙子湖岸边发现两座宋代砖室墓;

2003年,淮上区太平岗遗址墓葬群中发现多座宋代墓;

2009年,禹会区九龙村发现一座宋代窑址;

2013年2月,经开区湖滨社区军李村龙湖生态园村民挖鱼塘时发现一座宋代墓;

2014年,禹会区马城镇广德村抢救性发掘一座宋代墓。

2016年2月,淮上区曹老集镇荷花园居委会发现一座宋代墓;

2018年,淮上区吴郢村安置房项目建设中发现两座宋代小型砖石墓。

宋代文化遗存相对汉明委实不多,但也有较为典型的考古发现,梳理出宋代经济社会的基本面貌。

2004年4月,蚌埠市文物管理处对蚌明高速太平岗段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发掘清理,出土了一批精美文物,断代为北宋初期。

固镇大楼墓群的一座宋代砖室墓。2012年3月摄

该墓为凸字形单室砖券墓,墓室分前后两部分,四角均有仿木的转角结构,四壁有多处砖砌小坎,西壁嵌砌壶纹高浮雕砖,修造比较讲究。墓室规格不大,但出土了瓷器、铜器、铁器、漆器、砖雕20余件,为蚌埠地区近年来考古发掘所少见。尤其是黄釉绿斑彩碗、黄釉碗、青釉碗、黄釉枕、青釉四系罐、黄釉执壶等出土瓷器,齐聚了安徽境内三大名窑繁昌窑、寿州窑、萧县白土窑的器物,说明墓主家境殷实,也说明当时安徽制瓷业的发达,反映了江淮地区经济社会处在恢复和发展阶段。


市博物馆藏宋代耀州窑青釉瓷碗、瓷盏。

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介绍,宋代制瓷业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繁荣时期,瓷窑在全国范围内星罗棋布,有定、磁、耀、钧、建、越、龙泉、景德镇为代表的八大窑系,最为著名的是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寿州窑没落以后,蚌埠地区出土的宋代瓷器,窑口主要包括北方的耀州窑、萧窑和南方的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等。

考古人员在太平岗高速公路取土坑发现3组19座宋墓,分布密集,均为砖室券顶仿木结构。砖墓室形有长方形、方形,大部分墓有地砖、甬道、拱门、挡土墙等,但墓室狭小,相当简陋,极少陪葬物。更为特殊的是,有些墓室内竟堆放多具骸骨,最多的有5具,几乎是叠压在一起。与该墓区相连的是一组房址,从房间样式、面积及平铺地砖的大广场看,可能是一处军营。房址中出土器物主要是瓷器,器型以碗为主,瓷色、瓷质、窑口多样。

市博物馆藏宋代萧县白土窑产白瓷碗。

发掘报告分析:从出土的两枚钱币“景德元宝”“嘉佑通宝”看,入葬时间不早于北宋中期。墓葬密集,多数墓散乱埋入多具尸骨,应是非正常死亡,推测应是宋金交战期,墓主应是战死的北宋官兵,且伤亡较多。

墓室内陪葬品极少;房址内除了杂乱的日用瓷器外,其他物品很少。说明当时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物资较为贫乏,社会经济遭受战争破坏。

房址中出土的瓷器瓷色、瓷质多样,釉色有青釉、白釉、黄釉等,胎色也有白、灰、红、黄等,分别来自不同的窑口,说明战前瓷业较为发达,瓷器流通范围较广。

瓦砾层中夹杂大量的火烧灰痕、成片的红烧土区,证明房屋曾遭焚毁。甚至连靠近房址的墓室内壁也有烟熏痕迹,推测可能军营失守后被金兵焚烧。

比较宋初民墓和官兵墓,可以窥知墓葬所在时期经济由盛转衰、国力逐渐减弱的社会现实。


市博物馆藏南宋时期素烧塔式盖十二生肖瓷罐。

固镇县大楼墓地发现30多座古墓,年代跨度近两千年。从墓形结构、出土文物推测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状况,发现汉墓用砖最大、烧制最精;南北朝墓用砖最多、堆砌讲究;个别宋墓规制也比较整齐,有较多陪葬品,反映这三个时期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杜充决河

自先秦至北宋,黄河出孟津后流向东北注入渤海。汉代起,虽偶有南泛入淮的情况,但对整个淮河水系尚未构成严重影响,黄河主河道主要在华北平原上摆动。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10月,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李固渡掘开黄河大堤,企图“以水代兵”,阻滞金兵南下。非但没有达到阻敌的效果,却将豫鲁皖苏多地城池村镇、大片良田淹没,被淹死的百姓20万人以上,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不计其数。此后至清咸丰四年(1854年)的 726年间,黄河改流东南夺淮入海,淮河水系遭受严重破坏,曾经繁华的江淮地区毁于滔滔洪水。水患从此成为淮河流域的最大灾难,对蚌埠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2009年,禹会区九龙村古墓群中发现一座宋代窑址。

黄河南泛对蚌埠地区的自然地理也造成深远影响。蚌埠市文物工作人员在淮河北岸太平岗发掘宋代墓葬时,曾对墓葬地层剖面做过仔细勘察,发现墓葬地层之上有厚达2米的淤泥层,说明该处曾遭大水淹没。对应的地层年代恰恰就是历史记载的黄泛期。类似太平岗的高地都被大水淹没,平原地区的人们更难以生存。考古人员还发现,墓葬年代之后,这一地区出现文化断层。淮河两岸自古是生态宜居、物产富饶的地区,没有重大的灾害或人为因素,不会出现文化断层现象,这显然是宋金隔淮对峙,叠加黄河泛滥、人口流失、耕地抛荒的结果。

考古人员在勘探双墩遗址发现,双墩一带原是高出周围十余米的岗地,岗地边缘的生土层在地表十米以下,生土层以上都是淤土,这是千余年的黄河南泛泥沙堆积的结果,让地势高亢的双墩岗地不再突出。如今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与黄河冲积造地大有关系。在宋以前可能还有些沟沟壑壑,历次黄泛带来的黄土泥沙,将一些低洼处“填平补齐”,造就了今日的地貌。

106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也是安徽历史上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宋金隔淮对峙,“良田沃土,悉为茂草”;杜充决河后,水患成为淮河流域的最大灾难

宋金对峙 长淮咫尺分南北

张建平 文/图

还记得“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吗?从经济发展维度衡量,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发达的时期。安徽的沿江地区兴修圩田,引进良种占城稻,农业生产水平超过盛唐;淮河流域更是河渠通畅、沃野千里,这句“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谣,大概就是那时开始流传的。当时安徽实际人口在500万人以上,。

《安徽人口志》述评:自安史之乱起,我国的经济和人口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停滞与倒退,到宋代又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经济上,宋代采取了奖励农桑、招复捕逃,旌赏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生产工具和种植方法上也有所改进,同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这一切使得宋代社会经济在前期大破坏的废墟上得到了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直到“靖康”止,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商品化程度一直持续发展上升,超过以往各代。缘此,人口得到增长。太祖开宝九年(976年),全国有户309万,到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便达到2088万,135年中增长了5.8倍。

北宋时期虽然经济发展达到高峰,但在军事上却积贫积弱,重文轻武。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始,武将受打压,军事人才、军备能力都进入谷底,对北方的辽、夏、金等强敌几乎无可奈何。

随着北宋被金所灭,蚌埠地区再次沦为战乱频发的前线。而公元12世纪的黄河夺淮,更是雪上加霜,对蚌埠地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破坏,让沿淮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

宋代战事

宋太祖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前,曾在涂山打过一仗: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周世宗柴荣率军征讨南唐,争夺沿淮战略要地。南唐大将刘仁瞻在涂山下设阵与北军对垒,并出小股部队袭扰后周军侧背,意图断其粮道。柴荣即令赵匡胤攻打涂山。赵匡胤亲赴前线观敌料阵,出其不意引奇兵迂回至涂山后,在涡口打垮了南唐兵,继而乘胜追击克清流、占滁州。稍显遗憾的是,涂山之战虽不似“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故事一样不可考证,但史书对赵匡胤如何出奇兵打败南唐的作战细节没有描述,涂山因此少了一段故事。

南宋抗金的战斗胜仗不多,化湖陂之战就是其一。

金兴定三年(1219年),金举兵南下,三路并进攻打南宋。东路金军主攻安丰军及滁州、濠州等,并分兵袭击全椒、来安、天长等县。金军的攻势虽猛,奈何宋军各州县拼命抵抗,金军战果不大,且连战多日,人疲马乏。金军统帅看各州县久攻不克,拟集中兵力伺机与宋军决战。不料后路被抄,在化湖陂被南宋忠义军截击。

忠义军是北方沦陷区自发抗金的起义军,几股主力部队活动在齐鲁、江淮一带。接受南宋朝廷的招安后,协助官军与金军作战。都统李全是忠义军的主要头领之一,他见金军主力南侵,后方空虚,就率兵截击金军退路,在化湖陂与金军激战。陂是多音字,指山坡、水岸、池塘时读[bēi],指地名时读[pí]。化湖陂在今蚌埠市区燕山以西、张公山以南的区域,俗称老鸭湖,曾是淮河古河道,当时是一片大泽。金军冷不防被李全截杀,多名将领战死,士卒伤亡甚多,东路金军“乃撤各州县之围”,仓皇而逃。李全乘胜追击,又在怀远境内的曹家庄激战一场,大败金军,“金人自是不敢窥淮东”。


蚌埠市区燕山以西、张公山以南,今迎河上游的大片低洼地即是古化湖陂。

化湖陂之战在《续资治通鉴》、清嘉靖《怀远县志》上均有记载,《怀远县志》注“化湖陂在县北”,疑有误,曹家庄则是在县北,可能是将两次战斗记混了。明天启年的《凤阳新书》明确标注化湖陂在蚌埠集南、与怀远交界处。

“长淮咫尺分南北”

靖康二年,赵构登基,改年号为建炎。建炎元年(1127年),金人南侵,高宗赵构“泥马渡江”,逃到江南。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与金和议,以淮河为宋金的分界线,自此“长淮咫尺分南北”。

开封城破、二帝被俘,靖康之耻令文人士子遭受巨大的精神打击。和议之后,宋金以淮为界,隔河对峙的结果是“良田沃土,悉为茂草”。杨万里在《初入淮河》诗中郁郁不平:“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张孝祥在《六州歌头》中愤愤不平:“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奈何“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想起那些身处沦陷区的人们,“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遗民泪落胡尘里,南望王师一年又一年。望断长淮的诗人不禁“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

陆游绝笔“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同样表现出悲愤的故国情思,但其时距宋金和议已近70年。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金兵渡淮攻取濠州。化湖陂之战后,宋军收复濠州,在今蚌埠淮河以南置钟离县;宝祐五年(1257年),设怀远军,重置荆山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定名怀远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今蚌埠东北置五河县。

墓葬对比 再现历史

蚌埠地区的宋代不可移动文物有古墓、古井、古窑、房址等,据不完全统计:

1978年6月,市百货公司防空洞施工,发现宋代古井;

1999年6月,李楼乡双庙村龙子湖岸边发现两座宋代砖室墓;

2003年,淮上区太平岗遗址墓葬群中发现多座宋代墓;

2009年,禹会区九龙村发现一座宋代窑址;

2013年2月,经开区湖滨社区军李村龙湖生态园村民挖鱼塘时发现一座宋代墓;

2014年,禹会区马城镇广德村抢救性发掘一座宋代墓。

2016年2月,淮上区曹老集镇荷花园居委会发现一座宋代墓;

2018年,淮上区吴郢村安置房项目建设中发现两座宋代小型砖石墓。

宋代文化遗存相对汉明委实不多,但也有较为典型的考古发现,梳理出宋代经济社会的基本面貌。

2004年4月,蚌埠市文物管理处对蚌明高速太平岗段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发掘清理,出土了一批精美文物,断代为北宋初期。

固镇大楼墓群的一座宋代砖室墓。2012年3月摄

该墓为凸字形单室砖券墓,墓室分前后两部分,四角均有仿木的转角结构,四壁有多处砖砌小坎,西壁嵌砌壶纹高浮雕砖,修造比较讲究。墓室规格不大,但出土了瓷器、铜器、铁器、漆器、砖雕20余件,为蚌埠地区近年来考古发掘所少见。尤其是黄釉绿斑彩碗、黄釉碗、青釉碗、黄釉枕、青釉四系罐、黄釉执壶等出土瓷器,齐聚了安徽境内三大名窑繁昌窑、寿州窑、萧县白土窑的器物,说明墓主家境殷实,也说明当时安徽制瓷业的发达,反映了江淮地区经济社会处在恢复和发展阶段。


市博物馆藏宋代耀州窑青釉瓷碗、瓷盏。

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介绍,宋代制瓷业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繁荣时期,瓷窑在全国范围内星罗棋布,有定、磁、耀、钧、建、越、龙泉、景德镇为代表的八大窑系,最为著名的是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寿州窑没落以后,蚌埠地区出土的宋代瓷器,窑口主要包括北方的耀州窑、萧窑和南方的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等。

考古人员在太平岗高速公路取土坑发现3组19座宋墓,分布密集,均为砖室券顶仿木结构。砖墓室形有长方形、方形,大部分墓有地砖、甬道、拱门、挡土墙等,但墓室狭小,相当简陋,极少陪葬物。更为特殊的是,有些墓室内竟堆放多具骸骨,最多的有5具,几乎是叠压在一起。与该墓区相连的是一组房址,从房间样式、面积及平铺地砖的大广场看,可能是一处军营。房址中出土器物主要是瓷器,器型以碗为主,瓷色、瓷质、窑口多样。

市博物馆藏宋代萧县白土窑产白瓷碗。

发掘报告分析:从出土的两枚钱币“景德元宝”“嘉佑通宝”看,入葬时间不早于北宋中期。墓葬密集,多数墓散乱埋入多具尸骨,应是非正常死亡,推测应是宋金交战期,墓主应是战死的北宋官兵,且伤亡较多。

墓室内陪葬品极少;房址内除了杂乱的日用瓷器外,其他物品很少。说明当时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物资较为贫乏,社会经济遭受战争破坏。

房址中出土的瓷器瓷色、瓷质多样,釉色有青釉、白釉、黄釉等,胎色也有白、灰、红、黄等,分别来自不同的窑口,说明战前瓷业较为发达,瓷器流通范围较广。

瓦砾层中夹杂大量的火烧灰痕、成片的红烧土区,证明房屋曾遭焚毁。甚至连靠近房址的墓室内壁也有烟熏痕迹,推测可能军营失守后被金兵焚烧。

比较宋初民墓和官兵墓,可以窥知墓葬所在时期经济由盛转衰、国力逐渐减弱的社会现实。


市博物馆藏南宋时期素烧塔式盖十二生肖瓷罐。

固镇县大楼墓地发现30多座古墓,年代跨度近两千年。从墓形结构、出土文物推测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状况,发现汉墓用砖最大、烧制最精;南北朝墓用砖最多、堆砌讲究;个别宋墓规制也比较整齐,有较多陪葬品,反映这三个时期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杜充决河

自先秦至北宋,黄河出孟津后流向东北注入渤海。汉代起,虽偶有南泛入淮的情况,但对整个淮河水系尚未构成严重影响,黄河主河道主要在华北平原上摆动。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10月,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李固渡掘开黄河大堤,企图“以水代兵”,阻滞金兵南下。非但没有达到阻敌的效果,却将豫鲁皖苏多地城池村镇、大片良田淹没,被淹死的百姓20万人以上,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不计其数。此后至清咸丰四年(1854年)的 726年间,黄河改流东南夺淮入海,淮河水系遭受严重破坏,曾经繁华的江淮地区毁于滔滔洪水。水患从此成为淮河流域的最大灾难,对蚌埠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2009年,禹会区九龙村古墓群中发现一座宋代窑址。

黄河南泛对蚌埠地区的自然地理也造成深远影响。蚌埠市文物工作人员在淮河北岸太平岗发掘宋代墓葬时,曾对墓葬地层剖面做过仔细勘察,发现墓葬地层之上有厚达2米的淤泥层,说明该处曾遭大水淹没。对应的地层年代恰恰就是历史记载的黄泛期。类似太平岗的高地都被大水淹没,平原地区的人们更难以生存。考古人员还发现,墓葬年代之后,这一地区出现文化断层。淮河两岸自古是生态宜居、物产富饶的地区,没有重大的灾害或人为因素,不会出现文化断层现象,这显然是宋金隔淮对峙,叠加黄河泛滥、人口流失、耕地抛荒的结果。

考古人员在勘探双墩遗址发现,双墩一带原是高出周围十余米的岗地,岗地边缘的生土层在地表十米以下,生土层以上都是淤土,这是千余年的黄河南泛泥沙堆积的结果,让地势高亢的双墩岗地不再突出。如今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与黄河冲积造地大有关系。在宋以前可能还有些沟沟壑壑,历次黄泛带来的黄土泥沙,将一些低洼处“填平补齐”,造就了今日的地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