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烽火硝烟中的“泗五灵凤”—— 红色火种 生生不息

2024-10-12 09:09 蚌埠发布客户端  




编者的话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新中国诞生的喜悦和激动,在五河县这片红色热土上激荡飘扬。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河大地上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鼓舞一代又一代五河人民开拓奋进、砥砺前行,成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

红色是五河最鲜明的文化底色。位于该县武桥镇境内的弥陀寺,在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日子里,成为培养革命人才的泗五灵凤中学所在地,短短数年间先后为泗五灵凤县各级基层政权和淮北苏皖地区培养了大批地方干部,对巩固和发展淮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43年春,上海的一批进步学生黄辛白、张冰柯、钱正英等来到根据地,经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介绍,到泗五灵凤中学执教。他们到校后,不怕艰苦,不计待遇,以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使这所学校办得格外活泼、朝气蓬勃。泗五灵凤中学从1941年冬开始筹建到1946年停办,共培养了近千名学生,他们毕业后,有的考入抗大四分校和淮北抗日根据地卫生学校继续学习深造,大部分人分配到部队和泗五灵凤抗日根据地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成为基层干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为根据地的建设和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金秋时节,蚌埠日报“淮畔觅初心•寻访蚌埠红色文化印记系列报道”融媒体采访团来到五河县武桥镇,深入挖掘地方革命文化资源,以充分发挥革命文化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重要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红色滋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成长为革命文化的坚定传承者、红色江山的忠诚守护者。(执笔:陈维祝)

烽火硝烟中的“泗五灵凤”——红色火种 生生不息


初秋的天井湖波光粼粼,尽收眼底。



依偎在美丽的天井湖畔,是一度享有盛誉,被人们称为“革命的摇篮”的弥陀寺初级中学,在抗战年代也称泗五灵凤县立中学,是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在五河境内创办的第一所中学,有着“抗大”式红色革命学校的美誉。

循迹而至,记者走入弥陀寺初级中学,数十年的积淀,赋予校园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景一物都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形成了该校独有的校园文化。

这所学校于1941年冬开始筹建,曾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干部,革命的火种就此点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历史岁月。



时光不语,却见证一切。新时代、新征程,深刻着红色基因的弥陀寺初级中学,传承与创新并举,荣耀与梦想同在,以昂扬姿态为地方发展注入红色活力。



黑暗中升起的“启明星”

天井湖畔,有一座孤立的小岗丘,虽不惹人注目,却因长期不受大水漫淹而为人称奇,当地民间有灵龟化身的传说。也正因为如此,这孤岗早在明朝年间即被佛门弟子所选中,在岗上建起一座寺院,取名弥陀寺。

在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日子里,弥陀寺成为培养革命人才的泗五灵凤中学所在地。

多年后,记者走进弥陀寺初级中学校史馆,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富有年代气息的文字映入眼帘,似乎走进了那段峥嵘岁月,勾勒出学校曾经的模样。

时针回拨到1941年,全面抗战进入第四个年头,侵华日军对淮北根据地实行军事上扫荡、经济上封锁、文化上奴役等多种政策,妄图一举消灭这一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争取敌占区青年,培养革命干部和壮大抗日力量,中共淮北区委和行署决定在边区兴办淮北、淮宝、泗南和泗五灵凤4所中等学校。

1941年冬,泗五灵凤中学开始筹建。到1942年初,报名的青年有100多人。2月底,学校借用浍南区境内的皇墩庙的房子作校舍正式开学。

当时,学校采用普通中学体制,编为中甲、中乙两个班。随着学校影响不断扩大,不仅有周围的小学毕业生前来报考,还有根据地的一些干部、战士被派到泗五灵风中学学习。淮北地区宿县、灵璧、泗县、怀远、蒙城以及河南、上海等敌占区的一些进步青年也来求学。而皇墩庙东邻日伪军占领的五河县城,南近临淮关、蚌埠,西邻津浦铁路的新马桥、固镇等日伪据点,三面临敌,一面背靠浍河,经常面临日伪军“扫荡”的威胁。经校委会研究,并请示县政府批准,决定于1942年清明节,将学校迁至地处泗五灵凤县根据地的弥陀寺。这座坐落于苏皖两省交界天井湖北岸的古老寺院,以其清幽的环境,成为新校址的理想之选。从此,人们也把泗五灵凤中学称为“弥陀寺中学”。

至此,泗五灵风中学文化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一大批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其中就有来自上海的进步学生黄辛白、钱正英等人。他们怀揣崇高的革命理想,放弃安逸的都市生活,不怕艰苦,把学校当作战斗的堡垒,以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他们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让人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在“泗五灵凤”燃起革命火种

在泗五灵凤中学初创时期,正处于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屈辱和苦难是它成长的土壤。



“当时的校舍是利用寺庙前后六间大殿和西廊坊三间瓦房,后又扩建了10余间草房。教室不够,又先后借用了一些民房。”该校任教老师朱怀玉介绍。1943年初,由敌占区上海中共秘密组织介绍来淮北抗日根据地工作的张冰柯、黄辛白、钱正英等一批进步大学生来到学校。在淮北、淮宝、泗南和泗五灵凤这四所学校中,泗五灵凤中学聚集的进步青年最多,影响力最大,也是党在五河县境内创办的第一所中学。

“贫困的淮北农村,腥风血雨的战争环境,给办学带来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曾在学校任教的王积某回忆,“我们初到弥陀寺,庙只存了一个外壳。在当地人民的协助下,师生共同动手修建校舍,增加了一个教室。校部办公室是小小的一间偏房,我和积岳受到特殊优待,在东厢有专用寝室兼办公室,各有一张以旧木料为框脚,用绳子编织起来作垫的床(当地人叫凉床)。”

四十多年后,已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正英在文章中曾回忆道:“我们的任务是以办学的方式争取当地的知识青年,使他们不致外流到淮河以南的敌占区和津浦路西的国民党区。由于那里的环境很动荡,随时可能遭敌人突袭,我脱下了军装,换成了当地农村妇女的打扮。”“我在分校的第一课是如何搞饭吃,当时正值春荒,粮食柴草紧张,有时饭吃光了,学生仍围着锅叫没吃饱,真难啊!”……

艰苦的条件从来都没有动摇过老师们的办学初衷、学生们的求学意念。为了克服困难,坚持办学,学校响应边区大生产运动号召,师生们通过开垦荒地、养猪养鸡、自制粉笔等生产活动,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些老师还自编教材,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理论、革命传统的教育。并根据抗战的需要和当时的情况,开设了师范班、建设班、普通班、行政班、会计班、财税班、妇纺班等。”朱怀玉说。

学校将传授文化知识与进行革命教育相结合,除了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等课程外,还向学生进行抗日救亡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育。并定期组织学生阅读解放区出版的《拂晓报》《团结报》《反攻报》等报纸杂志,使学生及时了解抗日战争进展情况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情况。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鲁迅的《狂人日记》、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成为学生们日不离手的教材,革命热情更加高涨。

由于学校师资水平较高,不断传播先进思想,学校吸引了大批青年入学,最多时学生达三四百人。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泗五灵凤中学办学模式和延安抗大几乎一模一样,成为一座革命的大熔炉。

红色的种子在这里播撒,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点燃。

1946年,学校师生北撤,泗五灵凤中学就此停办。5年的办学时间,培养了近千名学生,为革命输送了大批干部。他们中有的考入抗大四分校和淮北抗日根据地卫生学校继续学习深造,有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负着领导工作,为根据地的建设、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青春和热血。


砥砺前行中的“红色摇篮”

在历史的血雨腥风中,泗五灵凤中学的前进之路也几经波折。七十多年后,曾经的泗五灵凤中学更名为五河县弥陀寺初级中学。

走在初秋的校园,菁菁校园,美景如画。作为一所诞生于烽火岁月里的学校,骨子里便深深印刻着红色基因。

“2008年,钱正英前辈回到学校和大家畅谈,并手书信件勉励全体教师不忘先辈革命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为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当年的老教师永远和大家心连心。”在校史馆的一处展示台中,弥陀寺初级中学校长文世兵指着一封信说道。



弥陀寺初级中学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催人奋进的革命传统,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所昔日的“抗大”,既有说到做到、实现目标的能力,也有想象未来的蓝图。

学校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构建了一套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校史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解说和视频播放等形式,使学生濡染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多种渠道传播红色文化;开设红色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红色印迹》,主要讲述是弥陀寺初级中学在抗战时期的红色故事;开展红色党史进课堂、红歌传唱、红歌会、评选“我向国旗敬礼标兵”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奏响红色传承的时代强音。

“未来,学校坚持红色德育特色不动摇,将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更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特色教育发展。”文世兵表示。

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是培养和输送革命力量的红色摇篮,如今的弥陀寺初级中学,先后荣膺“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蚌埠市第六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弥陀寺初级中学正以奋发、昂扬的姿态书写着新的时代荣光。



记者手记: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

初次听到弥陀寺初级中学时,便对这个校名感到好奇,鲜少有将寺庙作为学校的名称。

带着好奇,踏上了探寻之路。

一道光,划破苍穹;一座庙,辉映历史;一种精神,传承至今。跨越时空的“弥陀寺”,承载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

站在校史馆,在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份份历史资料中,与前辈“隔空对话”。在历史长河中重温泗五灵凤中学的红色历史,仿佛看到了无数进步青年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征程去和狂风巨浪搏击,看到他们行走在校园里为革命和信念高声疾呼,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动地的壮丽凯歌。

如今,金戈铁马声远去,战斗的烽火早已散去,校园里是琅琅读书声,青春奋发的身影。

烽火弦歌,生生不息。在前进的路上,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让信仰的旗帜永远飘扬,为国勇担当。(融媒体记者  何沛)




2024年10月12日《蚌埠日报》04版



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