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激发改革新动能 描绘“三农”新图景

2025-02-26 09:22 蚌埠发布客户端  


又是一年春来到,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再次聚焦“三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新蓝图。

中央一号文件,承载亿万农民美好期盼。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今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为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画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定下了总基调。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不动摇

冬去春回,希望田野迎来新一季的耕耘,随着气温回暖,全市夏粮春管工作全面展开。

图为固镇县刘集镇九湾。融媒体记者 陈昂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首个章节均聚焦粮食安全问题,足见‘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发布,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赵天聪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仍然将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放在开篇的位置,也是整份文件中着墨最多的一个部分。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去年以来,聚焦“国之大者”,我市加快推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全年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42亿元,新建、改建高标准农田25.3万亩;另争取增发国债资金2.1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7.9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0.3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0.4%。

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耕备耕,对于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赵天聪告诉记者,当前,我市今年在地小麦面积约387万亩,随着气温回暖,夏粮春管工作全面展开。据市、县农技人员小麦苗情田间调查统计显示,全市一二类苗占比88.3%,总体情况好于去年。

五河县小圩镇大王村的麦田里,五河县农广校邀请来全国农广校共享师资、农业技术系列短视频《雨晗话三农》主创者、蚌埠市农广校老师赵雨晗,进行视频拍摄,制作早春麦田杂草化除技术短视频。

农业技术是春耕及时雨。春管春耕一线,记者行走田间发现,各县区正把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选育推广高产抗逆品种,集成推广合理密植、水肥一体等高产技术,让更多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向田野集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促进大面积增产,加大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以一系列有力举措支撑单产稳步提升。”赵天聪告诉记者,当前全市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决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紧迫感,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不动摇,加强指导服务,强化措施落实,切实做好小麦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努力夺取今年夏粮单产、品质双提升,实现粮食和农业生产“开门红”。

激活农业农村“一池春水”

2月23日,固镇二姐家庭农场负责人、高素质农民王玉娟正在用自媒体账号直播卖货。去年,王玉娟在全市高素质农民视频创推员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她因此获得了人社部门颁发的二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也让王玉娟这样的新农人备感振奋。“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改革为题,主题就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改革两个字尤为突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表示,改革的重点,首要就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法宝。文件要求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对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农村资源资产利用、乡村投融资机制、乡村人才培育、供销社改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工作要求。

这几年,在土地制度改革上,我市亮点不断,将碎地连成片,顺应了普通农户的期盼的同时,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市固镇县是全省2024年到期的26个县(市、区)之一,去年固镇县全面完成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其余8个县区各选择一个乡镇作为省级试点,其余乡镇各选择一个村作为市级试点。在实际操作中,严格落实“成立机构、摸底核实、制定方案、开展调查、审核公示、签订合同、完善证书、资料归档”八步工作法,确保延包试点工作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截至目前,固镇县已完成118415户的土地承包合同网签工作,网签完成率99.8%,其他县区的8个试点乡镇已完成土地承包合同网签73155户,网签完成率98.41%。

根据市农业农村部门工作安排,今年我市将继续高质量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整市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年内到期的39个乡镇约40.51万农户延包试点工作。

在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搞活经营权也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2024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累计达5041个;新增家庭农场307家,累计达5725家,4家专业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打造彰显皖北特色和美乡村

宁静轻松的慢生活,地道美味的家常菜,融合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体验的品质民宿越来越受青睐……春节期间,位于禹会区涂山村,游客们像当地居民一样,从一栋栋特色民宿、农家乐走出,他们在这里尽情地休闲散步享受乡野生活的乐趣。

广袤乡村是农民群众的家园。围绕乡村“硬设施”和“软环境”建设,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具体部署:文件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在乡村建设上,我市扎实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推进15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全面启动2025年度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建成77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完成1.672万户农村改厕,打造宜居宜业,彰显皖北特色和美乡村。

在乡村变美的同时,我市坚持用工业理念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以项目为支撑,立足扩规聚群、集团作战,全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做大做强。2024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7%,居全省第4位、皖北第1位,蚌埠市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获评2024年度安徽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春到田间处处忙。全市上下正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推动全市“三农”工作见实效、上台阶。蚌报融媒体记者 杨露露

1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