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张国前:退伍不褪色 扎根农村闯出新天地

2019-07-24 08:11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蚌山区燕山乡王巷村海上明珠生态园的丰水梨基地,一株株梨树上果实累累,几名村民正在采摘梨子,十多个装满梨子的编织篮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不远处的树荫下。

进入7月,丰水梨陆续进入采摘期。为了解决梨子销售问题,海上明珠生态园的负责人张国前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积极拓宽销售服务网络,打通销售市场。梨子肉质细嫩,皮薄汁甜,价格亲民,这些天吸引了不少本地和外地人购买。“光微信订单统计,最多一天卖出去七八百斤。”张国前一边查看梨子的采摘情况,一边和记者聊道。

张国前是一名退役军人,1992年退役后来到上海,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打工创业,通过多年积蓄开办了属于自己的汽车贸易公司,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每年春节回到王巷村过节,他看着家乡一年年没啥变化,总是会想起当初打工创业时与伙伴们的承诺:“将来谁在外地发展好了,一定不能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回乡创业的坚定信念感动了家里人,2008年他带着妻儿老小回到了这块生养他的土地。

为了实现“创业梦”,张国前前往山东、浙江和江苏等多地考察学习。看到当地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他更加坚定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信心,并决定从经济效益好的大棚草莓做起。

“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好好的农田有部分已经变成荒地。如果我能把这些土地集中起来种植草莓,不仅可以从根上解决土地荒废的问题,也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增收的渠道,还可以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留下来,村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张国前说。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那才叫富。”张国前说干就干,当年便拿出了500多万元的全部积蓄,流转土地、修水泥路、打灌溉井、翻修桥涵闸、购买草莓苗,带领着40多户农民开始了大棚草莓的创业探索。为了节省资金开支,平整土地、搭棚搭架,只要自己能干的活儿,他都亲自上阵。

但第一年的草莓种植,因缺乏技术和经验,效益并不理想。不仅前期基础投入全部“打了水漂”,还亏损了六七十万。谈到这段经历时,张国前有些懊恼:“轻敌了,没想到一开始就摔了个大跟头。”

为了种好草莓,张国前凭借退役军人不服输的精神顶住压力,及时调整思路,到处拜访科研院所,请教专业技术人员,并聘请草莓种植技术员手把手传授,逮着机会就从专家手里学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大棚草莓喜获丰收,不仅把亏损的钱全部补了回来,还赚了几十万。

“发展现代农业,只盯着大棚里的草莓苗可不行。”张国前信心百倍,决定扩大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致富。他采取了“公司+合作社”的模式,降低门槛,让更多贫困农民加入到草莓合作社来一起种植大棚草莓。在他的精心管理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实现了小草莓产业致富的梦想,社员年收入比普通户增收20000元以上。

今年是张国前种植草莓的第11个年头,他的生态园已有2000余亩规模,并逐渐发展成为集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垂钓娱乐、农家乐餐饮等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其自主培育的绿色草莓和蔬菜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注册商标也获评“安徽省著名商标”。

为了实现“发展现代农业”的终极目标,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张国前与省农科院和安农大等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成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在省市外专局的帮助下,以色列、日本等国农业专家来到基地言传身教。经省人社和科技厅批准,2015年公司成立了海上明珠院士工作站,研发团队业务技能不断提高,陆续培育出草莓和水稻新品种,帮助全市50多家农民合作社、100多个家庭农场和1000余户种植大户共同发展,累计推广草莓1.5万亩和水稻新品种种植面积50多万亩,帮助种植户增收5亿多元。

今年3月份,海上明珠星创天地上榜第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名单。在海上明珠的星创天地里,无论是退役军人还是返乡农民工,抑或是大学生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孵化。“这里是农业的‘众创空间’,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学校’,希望通过我们的经验传授,培养出更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让土地真正长出‘金子’。”今年,张国前打算再流转土地500亩,配套建设保鲜仓储中心、农村电商物流中心以及高标准温室育苗大棚,重点解决好三产融合发展问题,进一步服务好特色农业发展,帮助全村人端好现代农业的“金饭碗”。

16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