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李茂峰/文 刘晨/图
两个独生子女,养一个或两个孩子,需要承担双方共四位老人的赡养义务,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新型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一类是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另一类是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养老公寓、养老社区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有何不同,如何为老人选择最适合的养老模式?本期《社会关注》为您解读。
传统养老面临挑战
“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于心不忍,住在家里生活上又没人照料,真是愁死人!”最近一段时间,吴智美为母亲养老问题愁得睡不着觉,她很想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舒心,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再加上工作的压力已经让她喘不过气来。
吴智美告诉记者,她和老公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自己的父母加上公公婆婆家里一共有四个老人要养,虽说老人都有退休金,经济上并不依赖他们,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如何给老人养老的问题便凸显出来。
今年5月,妈妈患上脑血栓住进医院,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也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妈妈住院期间,需要有人全程陪护,吴智美请了两个月的事假照料母亲,出院后,先后请了两个保姆,花钱多不说,很多方面也难如人意,万般无奈之下,她决定选个条件好一些的养老院,让母亲在养老院养老。“这样虽然人力得到了解放,但心里对老母亲总有愧意。”
老人在养老机构内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孩子们工作紧张,还要照料孙子的学习和生活,看来养老只能靠我们自己了!”家住金山花园的张永怡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每天早晨,她都准时到淮河文化广场打太极拳。“锻炼身体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少给孩子们添麻烦。”
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张永怡老人看得很开。她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关键是如何让自己的老年时光过得更精彩。为了追求心中的“最美晚年”,她早上打太极拳,早锻炼过后,到一旁的华运超市里买一些自己喜欢吃的菜,午休后,再到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与几位书画同好,一起画画写字。
“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这种观念已经成为‘过去式’。”张永怡老人说,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孩子们不孝顺,而是时代使然。
父母将孩子从小抚养到大,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将父母接到家中赡养,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着变化。因为之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当代年轻人有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也有很多家庭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这就意味着,一个双独生子女家庭,抚养孩子的同时,要赡养四位老人,这样一来,年轻人养老的压力就会骤然增大了许多。
在过去,中国一直有着“多子多福”的说法,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教育上也大多属于“粗放式”。在那个年代,家里多个孩子,只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而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就能下地帮家里干农活,顶半个劳动力。所以以前的中国人,都是能多生就多生。孩子多的好处是,等到自己老了的时候,养老的压力可以分摊到所有孩子的身上,每一个孩子的压力就会变得小很多。可现在,家庭中养老的人手明显不足。或许现在的经济条件比过去好很多,不仅自己有退休金,儿女也会给自己钱,但当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是否能抽出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蚌埠市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苏少忠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即养老服务全部由家庭成员来提供,但随着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和“4-2-1”结构家庭日益增多,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既然由于人力所限,家庭成员难以承担养老任务时,那么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由谁来提供呢?这就催生了社区居家老养和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
进机构还是在社区
“有人将养老模式简单地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我看来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准确”。益寿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元凯告诉记者,传统的养老方式老人也居住在自己家里,从这一点来看,与现在居家养老没有太大区别,传统的养老方式与居家养老最大的区别在于养老服务由谁来提供,如果是家庭成员提供,则是家庭养老,如果则社区提供则是居家养老,所谓的社区养老,只是养老服务深入到社区之中,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说,社区养老中心只是养老服务的供给平台,而不是一种养老模式。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提出,到2020年,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这就意味着,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养老体系的“主战场”。
在家庭成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养老义务的情况下,老人晚上住在家里,白天能够在社区享受到哪些养老服务呢?为了探寻究竟,记者来到了益寿堂养老服务中心南山郦都店进行采访。
高电位、负离子公益健康项目,不去医院就可享受到康复理疗;智能机器健康筛查机器人,卫健委智慧健康养老推荐项目;每周健康大讲堂,讲解科学的健康养生知识……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大门外,一个醒目的告示牌向老人介绍了在这里可以享受到的公益康养项目。一位正在机器前做理疗的老人告诉记者,自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张后,这里就成了他的“家”。晚上回家睡觉,几乎整个白天都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度过。上午先做一个多小时的理疗,然后听“健康大讲堂”的养生讲座,中午在服务中心享受助餐服务后,下午找“老搭档”下几盘棋;不想下棋,就在这里跟几个“票友”唱唱京戏。在这里不仅生活能得到照料,最重要的还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
现在老年人文化层次较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丰富多样,同时还希望找到一定的存在感和价值,针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益寿堂十分注重文化项目的开发。如成立老年艺术团,为有着相同爱好的老人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每年7月1日开展“红心向党”歌咏比赛,每年8月1日,邀请老战士开展“老兵讲故事”活动,而《健康厨房直播间》则为喜爱烹饪的老年人提供了当“网红”的机会。记者在益寿堂APP上看到,每周都有一位老人走进直播间与大家分享受自己的“拿手绝活”。
老人的需求是多种的,既要有“诗和远方”,也要有“柴米油盐”。陪同外出、陪同就医、上门助浴、手足护理、日间照料、老年助餐、肢体康复运动……在一张服务表中,记者看到居家老人几乎所有需要的服务应有尽有。张永凯告诉记者,益寿堂是专注于为居家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平台,成立五年来,已先后开设了五个社区老养服务中心,服务的社区老年人达1万多人次。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家里实在没有人照料,把老人送到这里省心又放心,看来这一次的选择是对的”。9月24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祥和老年公寓一个单人房间里,身穿护理服的养老护理员正在细心地给老人擦洗身体,动作轻柔、手法娴熟,细节中透露出专业。一旁前来探视的女儿一连说了几个“谢谢”。
祥和老年公寓负责人钱东梅告诉记者,祥和老年公寓2016年开办,如今已有五个年头,从最初的入住率不足40%到现在床位供不应求,表明机构养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
雇一个保姆24小时照料老人一个月花费8000多元,现在3000多元就能搞定,从经济上看,把老人托付给机构照料更合算。另一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市养老机构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护理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家有失能失智和残疾老人的家庭来说,机构养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都认为,进机构养老的都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其实不然,我们老年公寓里就住着不少‘年轻’的老年人”。钱东梅介绍,祥和老年公寓除了入住部分失能失智和残疾的老人外,还入住约30%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这些老人大多有一定文化,对待养老的观念比较豁达。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很多志同道合的老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唱歌、跳舞,可以写字画画,可以打牌下棋,很多老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养老观念的改变,老年人及家属对机构养老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在谈及这种变化时,蚌埠市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苏少忠表示,过去大家普遍认为,只有没有子女的老人才进养老院养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这种陈旧观念影响下,许多老人对机构养老比较排斥,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养老机构软硬条件改善和服务改进,人们对养老机构有了全新的认识。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市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明显提高。
失能、失智及残疾老人等“刚需”群体目前仍然是机构养老的最大客源。钱东梅说,由于需求量不断攀升,目前养老床位十分紧张,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她又先后建设了两家老年护理院,其主要目的就是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刚性需求。
“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到底哪一个好?这个问题不能简单而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苏少忠表示,每一个家庭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不同,每一位老人的需求不同,老人或家属的认识上也不尽一致,因此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没有绝对的优劣选项。总体来说,“年轻”的、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多倾向于居家养老,由于这种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更为接近,住宿在家里,活动在社区,熟悉的环境,熟悉的邻居,还常常能和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选择这种养老模式的老人最多,约占老人总数的90%以上,而机构养老最大的好处是24小时有人陪护,可以有效避免老人独居在家时夜间发生意外,同时对于失能失智或残疾老人来说,既可以有人全天候陪护,又能有效降低护理成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