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靳瑾 文/图
今年3月1日起,我市路边停车结束免费时代,开始向收费管理过渡。从位于东海大道两侧的万达、银泰周边的虎山东路、富民路和通达路部分路段的212个停车位开始,到第六批17条路段,目前已有7828个泊位采取收费管理模式。
从3月1日至今,九个半月的时间,蚌埠人适应了收费管理模式了吗?停车难、交通拥堵的问题缓解了吗?智慧停车新时代,已经越来越近了。
被“霸占”的公共车位空出来了 道路畅通了
每天早上,市民陈先生上班都要经过兰凌路、广场一街和兴业街。与几个月前相比,路好走了是他感受到的最大变化。“过去路边停了满满一溜车,无论开车还是骑车都得小心翼翼。特别是兴业街上二实小那一段,赶上上学点停得里三层外三层,干着急过不去。”陈先生说,还有涂山东路万方水晶城小区南门附近,非机动车道曾一度被等待交易的二手车占据。很多车辆落了厚厚一层灰,不光堵路还很难看。如今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骑车经过时神清气爽。
采访中,不少人表达了与陈先生同样的观点。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去第一人民医院看病,车位的确比以前好找多了。他说:“以前带孩子去看病,心急火燎却找不到停车位。收费以后车位好找的很,我宁愿花几块钱也比没头苍蝇似的转来转去的强。”
停车泊位内车辆有序停放
来自蚌埠市城投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的统计也显示,运营管理之后,路边泊位周转次数由0.8提升到3.3。也就是说,过去一辆车平均停在泊位上的时长超过一天。如今同样一个泊位,一天内能周转停放3.3辆车——周转率增加,车位自然好找。
收费管理带来哪些好处?市城投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唐雎分析认为,除了周转率大幅提升,餐饮街、二手交易市场周边管理难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路边停车更加有序;商场、医院、学校周边从“一位难求”到“随时可停”,公共资源得到科学调配,道路通行率提高,市民出行获得感显著提升。“就像陈先生说的万方水晶城南门,很多市民都反映过公共车位被二手车‘霸占’成了自家车库。尽管不合理,尽管给附近居民停车带来不便。但是从法律法规上说,这是没问题的。”唐雎说,此时市场调节手段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手段,而事实也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见缝插针 小区内抢车位每日上演
不过,家住工农家园的市民孙女士却认为,路边临时泊位收费管理后,小区内的停车更难了。“特别像我们这样的老旧小区,本来配建的停车位就不够用。以前还能停在路边,一收费大家又把车停回小区里,结果见缝插针边边角角都停满了车,走路都费劲。”孙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路边泊位从早停到晚,费用是14元。无论是与蚌埠的日常消费水平还是小区停车位租金相比,显然是偏高了。所以,没有车位的邻居们都卡着点赶在晚上七点半后把车停到路边,早上七点半之前再开走。不方便是一方面,听说物业还在酝酿车位租金上涨,逼得有车业主,特别是家里有两辆车的业主纷纷想办法。
12月17日上午,记者从紫荆名流小区一期北门出来,只见涂山东路的非机动车道上只停着零星车辆。而之前,这里还一位难求。然而,几米之隔的人行道上,却有不少车辆停放。“收费了,可不都转移到路上来了。”一位在附近工作的清洁工告诉记者。
同样的,在紫荆名流小区南门的广场一街,收费停车位上几乎看不见车辆。但紧靠着小区大门出入口,各停了一辆车,甚至一辆车就挨着线停在了外面。“没办法,我们跟车主说了这里不是停车位,人家不听咱也不能强求,毕竟没有执法权。”身穿珠城智泊制服的工作人员苦笑着告诉记者,前两天有辆车停在线外被贴了罚单。车主还冲他抱怨,说要不是车位收费也不至于吃个罚单,令他哭笑不得。
缓解停车难 还得再进一步
“道路临时泊位收费管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用市场手段调节停车难问题,正面效果是显著的。”市委党校副教授陈小洁五年前就此课题进行过调研。在她看来,道路通行率提高,长期停放在公共车位的二手车、僵尸车不见了,都是肉眼可见的改善。尤其是市场调节下,不少市民选择自行车、公交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必须肯定。
每个停车泊位上的编码牌
“从最初的商圈周边,逐步扩展到饮食街、医院和学校周边,再到小区周边,收费管理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行的。”市城投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收费管理路段的确定既要考虑道路拥堵程度也要考虑周边区域实际情况和车主的需求,是经过斟酌才确定的。
那么,车主的出行成本因此增加,该谁买单呢?对此,陈小洁认为,过去的“免费午餐”并非常态。获得公共资源就要付出成本,这才应该是常态。她解释:道路和路边临时泊位作为公共资源,部分市民的私家车辆免费停放,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本质上是侵占了全体市民特别是无车市民的权益。“不仅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省内其他城市也大多实行路边停车收费。其实对于蚌埠市民来说,也要逐渐培养停车收费的消费习惯。”陈小洁说,由取得专门经营权的经营者提供服务收取费用,并将有偿使用费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用于城市建设管理,显然更符合全体市民的整体利益。
不过,陈小洁也指出,如果仅仅是用收费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仍然是“堵”而非“疏”。她认为,因地制宜建设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构建网络体系对全社会的停车位资源加以整合,或是通过共享车位的方式,让全社会的车位“多起来”、“活起来”,才是更为高效的做法。“比如说,能否建设全市统一的停车泊位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发APP小程序,车主在手机上就能找到距离最近的停车位。这些都是可以探索尝试的。”陈小洁说,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在市政管理上,是职能部门面临的现实课题。
采访中,唐雎也向记者透露,目前停车费的收缴率已达到80%,可见市民的消费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研发“宜行蚌埠”APP小程序和“蚌埠停车”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可以查询停车设施开发状态、分布位置、使用状况、收费标准、泊位余量查询等信息,争取能为市民提供更佳的停车体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