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市政协委员建议因地制宜建设健身步道,相关部门回应

2022-05-12 07:58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 沛/文 张建平/图

随着全民健身需求“水涨船高”,“去哪儿健身”成为市民不断提出的问题。当前,市民反映配有健身路径和专供行走、跑步、骑行的健身步道建设满足不了健身需要。

市政协委员王亦众根据调研情况,就如何加强我市健身步道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提出建议。

现状:

现有健身步道设施不完善

市政协委员王亦众经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市区共有6个公共体育场馆供市民健身活动,实际分布在体育场片区、体育中心片区、禹会区全民健身中心、龙子湖区健身中心四个片区。我市建成并开放的体育公园有席家沟体育公园、秀水体育公园、淮上区2个体育公园、龙子湖区淮滨体育生态公园和淮滨路体育公园,蚌山区聚云广场体育公园,高新区第3号街头公园。市内学校运动场所的开放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实施。

龙子湖东部的环湖道路建成后,成为市民环湖骑行、慢跑的健身道。

“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市的健身场馆和设施数量还不足,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同时区位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10-15分钟健身圈的要求。”王亦众说。而事实上,龙子湖公园、张公山公园、市民广场、淮河文化广场等由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距离居民区较近,是居民喜爱的徒步、慢跑健身场所。每天早晚,有大量的居民在这些地方徒步慢跑。

在调研中,王亦众认为,上述地方并没有建设相应适合锻炼的步道和健身设施,有的地方虽然设置了健身步道的标识,但就是简单地在路上设置标识,地面为水泥路面甚至地砖,时间一久地砖损坏,坑洼不平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甚至有的步道没有连续性,还有很多阶梯路段,不适合健身运动。

建议:

步道建设应当融入更多体育元素

健身步道是集绿色、生态、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户外设施,与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和慢行交通系统紧密结合,方便群众使用的户外休闲健身空间。

“近年来,居民热衷于参加户外晨晚练,健身快步走、慢跑已成为时尚环保的体育活动。”王亦众表示,龙子湖、张公山、虎山公园、淮河大坝等都具有滨水和山体步道的特点,同时位于城市中心,适合建设城市健身步道。

“步道建设应当有一定标准,不是随便立个牌子就成为健身步道了。”王亦众建议,健身步道材料应由特殊材料铺设以保护锻炼者,防止健身变伤身,尽可能选用适合运动塑胶材质,并设置步行道路和里程标志、健身指南以及其他健身设施等。同时,要保证步道有连续性,不应有上下阶梯等。

同时,步道建设应当融入更多体育元素。“步道标识牌不仅可标识距离,还可以成为提示心率范围、消耗热量等体育专业知识和健康运动指南的宣传牌。”王亦众建议,可沿途建设健康小屋,市民可以在小屋内测量身高、血压等身体基本指标。在步道的纳凉点和便民服务区配套健身器材,配备健身说明。让市民和游客在休憩之余进行身体锻炼,增加锻炼的乐趣,使健身步道的健身效益更加完善。

规划:

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市政协委员提出加强我市健身步道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的建议,也是“十四五”期间我市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将新建800处全民体育健身设施,这些体育设施将设置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新老城区的社区、广场、公园、滨河地带、风景区等处。

在最近出台的《体育强市建设方案》中记者看到,我市将打造“一山一河一湖一园”全民健身设施品牌,完善涂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体系,提升淮河健身长廊(带),建设环龙子湖健身圈以及龙河体育公园。

此外,我市将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扩大公共体育场馆低免开放覆盖面。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育设施要符合开放条件,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实行免费和低收费政策,支持第三方对区域内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行统一运营,鼓励私营企业向社会开放自有健身设施。(完)

188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 沛/文 张建平/图

随着全民健身需求“水涨船高”,“去哪儿健身”成为市民不断提出的问题。当前,市民反映配有健身路径和专供行走、跑步、骑行的健身步道建设满足不了健身需要。

市政协委员王亦众根据调研情况,就如何加强我市健身步道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提出建议。

现状:

现有健身步道设施不完善

市政协委员王亦众经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市区共有6个公共体育场馆供市民健身活动,实际分布在体育场片区、体育中心片区、禹会区全民健身中心、龙子湖区健身中心四个片区。我市建成并开放的体育公园有席家沟体育公园、秀水体育公园、淮上区2个体育公园、龙子湖区淮滨体育生态公园和淮滨路体育公园,蚌山区聚云广场体育公园,高新区第3号街头公园。市内学校运动场所的开放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实施。

龙子湖东部的环湖道路建成后,成为市民环湖骑行、慢跑的健身道。

“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市的健身场馆和设施数量还不足,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同时区位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10-15分钟健身圈的要求。”王亦众说。而事实上,龙子湖公园、张公山公园、市民广场、淮河文化广场等由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距离居民区较近,是居民喜爱的徒步、慢跑健身场所。每天早晚,有大量的居民在这些地方徒步慢跑。

在调研中,王亦众认为,上述地方并没有建设相应适合锻炼的步道和健身设施,有的地方虽然设置了健身步道的标识,但就是简单地在路上设置标识,地面为水泥路面甚至地砖,时间一久地砖损坏,坑洼不平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甚至有的步道没有连续性,还有很多阶梯路段,不适合健身运动。

建议:

步道建设应当融入更多体育元素

健身步道是集绿色、生态、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户外设施,与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和慢行交通系统紧密结合,方便群众使用的户外休闲健身空间。

“近年来,居民热衷于参加户外晨晚练,健身快步走、慢跑已成为时尚环保的体育活动。”王亦众表示,龙子湖、张公山、虎山公园、淮河大坝等都具有滨水和山体步道的特点,同时位于城市中心,适合建设城市健身步道。

“步道建设应当有一定标准,不是随便立个牌子就成为健身步道了。”王亦众建议,健身步道材料应由特殊材料铺设以保护锻炼者,防止健身变伤身,尽可能选用适合运动塑胶材质,并设置步行道路和里程标志、健身指南以及其他健身设施等。同时,要保证步道有连续性,不应有上下阶梯等。

同时,步道建设应当融入更多体育元素。“步道标识牌不仅可标识距离,还可以成为提示心率范围、消耗热量等体育专业知识和健康运动指南的宣传牌。”王亦众建议,可沿途建设健康小屋,市民可以在小屋内测量身高、血压等身体基本指标。在步道的纳凉点和便民服务区配套健身器材,配备健身说明。让市民和游客在休憩之余进行身体锻炼,增加锻炼的乐趣,使健身步道的健身效益更加完善。

规划:

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市政协委员提出加强我市健身步道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的建议,也是“十四五”期间我市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将新建800处全民体育健身设施,这些体育设施将设置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新老城区的社区、广场、公园、滨河地带、风景区等处。

在最近出台的《体育强市建设方案》中记者看到,我市将打造“一山一河一湖一园”全民健身设施品牌,完善涂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体系,提升淮河健身长廊(带),建设环龙子湖健身圈以及龙河体育公园。

此外,我市将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扩大公共体育场馆低免开放覆盖面。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育设施要符合开放条件,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实行免费和低收费政策,支持第三方对区域内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行统一运营,鼓励私营企业向社会开放自有健身设施。(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