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今日入伏,记住这些养生妙招

2019-07-12 10:36   

从今天开始,就正式进入难熬的三伏天了,一共要经历40天。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在中医理论中,“三伏天”的“伏”指的是“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三伏天的暑邪最盛,中医认为,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应该是“寒”。

三伏天,少食寒凉以免寒邪入侵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专家介绍,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因为三伏天很炎热,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得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此外,许多人在伏天常做的事,其实也是导致寒气入体的根源,比如洗冷水澡、蹚凉水、吹空调、喝冷饮、吃凉菜、吃冰镇水果等。专家建议,伏天饮食要注意少寒凉,尤其是小孩子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三伏天养生记住“四大纪律”

纪律一:避免冷风直吹、长时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吹空调的时候要注意,不可对着颈椎直吹,也不可在大汗淋漓的时候,直接进入寒冷的空调房,否则会引发疾病;空调温度要适当,建议在26摄氏度左右;吹空调时,要经常开窗,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换气通风。

纪律二:自主活动,多出出汗。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待在屋里不想出门。其实,欲祛湿排寒,归根结底是要增加自己的阳气,阳气旺,自然寒不侵体。所以伏天应该适当出门活动,出出汗、长长阳气。但是夏季锻炼讲究轻缓,不可剧烈运动,不然阳气随着出汗就排泄了,气受伤了,水湿的代谢受到影响,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特别是身体虚弱者不耐暑气,可在晨昏之时,适当外出活动。

纪律三:饮食注意少寒凉。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喝冰饮、吃凉食,相当于雪上加霜。如果身体比较虚寒的朋友,在三伏天坚持不吃冷饮,那么身体寒气将会驱走大半,可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纪律四:护好咽喉、后心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三伏天防寒有妙招

常按足三里穴。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取足三里穴,握拳轻扣两百下,以略感酸胀为度,早晚各一次,有调和营卫之气的作用。

饮姜茶。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吃羊肉。民谚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一个夏天不用看医生”的说法。夏季适量喝一些羊汤,可以起到强身健体、滋阴补气的效果。而且,夏季吃点羊肉,能够补充营养,还可以排出身体中的毒素。不过,热性体质、容易上火、身体容易发“痈疽疔疖”的人,并不适合“三伏补羊”,别随意尝试。

温水泡脚。每天早睡,不要熬夜,睡前用38℃-45摄氏度的温水泡脚,可祛湿,而且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须注意,泡脚时间不能太长,10-15分钟,后背有热烘烘的感觉即可。

三伏贴。贴敷一般适合体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体关节疾病、宫寒痛经者,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经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虑此法。

艾叶垫。艾叶垫:用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然后坐在上面。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艾叶装在坐垫里,温暖之气从肠道进入人体,可以温暖五脏六腑,甚至可以治疗寒冷诱发的腹泻。坐垫布最好选用通透性好的棉纱布,以方便药力透发。

综合                (作者请与编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157

从今天开始,就正式进入难熬的三伏天了,一共要经历40天。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在中医理论中,“三伏天”的“伏”指的是“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三伏天的暑邪最盛,中医认为,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应该是“寒”。

三伏天,少食寒凉以免寒邪入侵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专家介绍,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因为三伏天很炎热,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得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此外,许多人在伏天常做的事,其实也是导致寒气入体的根源,比如洗冷水澡、蹚凉水、吹空调、喝冷饮、吃凉菜、吃冰镇水果等。专家建议,伏天饮食要注意少寒凉,尤其是小孩子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三伏天养生记住“四大纪律”

纪律一:避免冷风直吹、长时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吹空调的时候要注意,不可对着颈椎直吹,也不可在大汗淋漓的时候,直接进入寒冷的空调房,否则会引发疾病;空调温度要适当,建议在26摄氏度左右;吹空调时,要经常开窗,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换气通风。

纪律二:自主活动,多出出汗。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待在屋里不想出门。其实,欲祛湿排寒,归根结底是要增加自己的阳气,阳气旺,自然寒不侵体。所以伏天应该适当出门活动,出出汗、长长阳气。但是夏季锻炼讲究轻缓,不可剧烈运动,不然阳气随着出汗就排泄了,气受伤了,水湿的代谢受到影响,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特别是身体虚弱者不耐暑气,可在晨昏之时,适当外出活动。

纪律三:饮食注意少寒凉。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喝冰饮、吃凉食,相当于雪上加霜。如果身体比较虚寒的朋友,在三伏天坚持不吃冷饮,那么身体寒气将会驱走大半,可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纪律四:护好咽喉、后心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三伏天防寒有妙招

常按足三里穴。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取足三里穴,握拳轻扣两百下,以略感酸胀为度,早晚各一次,有调和营卫之气的作用。

饮姜茶。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吃羊肉。民谚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一个夏天不用看医生”的说法。夏季适量喝一些羊汤,可以起到强身健体、滋阴补气的效果。而且,夏季吃点羊肉,能够补充营养,还可以排出身体中的毒素。不过,热性体质、容易上火、身体容易发“痈疽疔疖”的人,并不适合“三伏补羊”,别随意尝试。

温水泡脚。每天早睡,不要熬夜,睡前用38℃-45摄氏度的温水泡脚,可祛湿,而且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须注意,泡脚时间不能太长,10-15分钟,后背有热烘烘的感觉即可。

三伏贴。贴敷一般适合体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体关节疾病、宫寒痛经者,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经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虑此法。

艾叶垫。艾叶垫:用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然后坐在上面。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艾叶装在坐垫里,温暖之气从肠道进入人体,可以温暖五脏六腑,甚至可以治疗寒冷诱发的腹泻。坐垫布最好选用通透性好的棉纱布,以方便药力透发。

综合                (作者请与编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