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儿童商品的选购高峰也随之而至。各类儿童商品和服务将成为消费热点。市消保委梳理了两起典型消费案例,并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家长,在选购儿童商品和接受服务时,要理性消费、安全消费。
警惕儿童身边的“危险”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就想给她买最好的。平时给她买的衣服都是可可爱爱的,颜色也比较鲜艳。”小希(化名)妈妈米女士前不久买了很多应季的衣服,忙不迭地将成果分享至社交平台。
不久,米女士发现,小希身上多处皮肤红肿发痒,带到医院一查,是孩子皮肤过敏了。查找变应原得知,导致孩子过敏的罪魁祸首就是色彩艳丽的儿童服饰。
“经过检测,孩子的几款衣服都是甲醛超标,幸亏发现及时,否则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心有余悸的米女士说道。
市消保委秘书处负责人丁成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儿童服装要注意看材质,尽量选择柔软性、透气性和吸湿性较好的面料,如全棉织物、真丝织物等天然纤维制成的面料等,吊牌上应有商标、中文厂名、厂址等标志;耐久标签上应有型号规格、纤维成分含量、洗涤方法等标志。对于颜色特别艳丽的服装要注意服装标签,有石油等怪味或明显刺激性气味的服装,很可能是用甲醛超标染料所致,这类服装坚决不能让孩子穿。
小孩子看到五颜六色、可爱卡通图样的气球,往往都是爱不释手。近日,市民王先生就经不住女儿的央求,在路边买了一个网红气球。谁料,气球在孩子手中把玩没多久就炸了,导致孩子的右眼被炸伤,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最近才痊愈。
5月30日,凤阳路,沿街单位外墙设置关爱未成年人主题公益广告。融媒体记者 刘晨 摄
“一般气球里面要填充氦气,不过氦气的成本比较高,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就会用氢气代替氦气,从气球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氢气的燃点非常低,所以很危险。有时候摩擦产生的静电,甚至是在太阳底下暴晒,都会发生爆炸或者燃烧。”丁成说,另外,在接到的案例中,网红玩具伤人也时有发生。
“儿童食品”没有明确分类
近年来,市场上打着“儿童”标签的食品很多。但事实上,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儿童食品”分类,也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国家标准。
丁成表示,所有的“儿童食品”,其实都可以通过日常的合理饮食和搭配进行替代。为儿童购买食品,消费者要认真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不要买高盐、高糖、高油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
此外,消费者应结合实际需要,理性购买。选购婴幼儿奶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时,注意查看标签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注意适宜人群提示,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忌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年轻的妈妈们还要注意遵循母乳优先喂养原则。
儿童化妆品如何选购?
随着“儿童化妆品”这个概念盛行,一些爱美的家长也会给孩子购买儿童用的化妆品。那么,儿童化妆品如何选购?
“消费者在给孩子购买化妆品时,要认准儿童化妆品专用标志,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儿童化妆品。购买前可以通过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或者化妆品监管APP来查询所购买化妆品的标签标识信息与其产品注册或者备案信息是否一致。”丁成表示,在购买时,如果有产品标称以下两种情况的均为违规,不要购买。一是标签标注中有“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与食品有关图案的。二是0—3岁婴幼儿化妆品宣称有美容修饰、卸妆等功效的。
“儿童玩具”安全性不可忽视
一直以来,玩具占据了儿童消费品的很大市场,特别是网红儿童玩具,由于其新颖性、流行性等,一直为广大家长和儿童所青睐。
虽然国家对儿童玩具有强制性安全标准,但不断出现的功能品种繁多、外观新奇的各类玩具,,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隐患。如手感顺滑、气味芳香的“假水”多是硼元素超标,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遇水变大、色彩艳丽的“水精灵”,如果吞咽会有窒息危险,碎片不慎入眼会划伤眼球;指尖陀螺高速旋转时,可以击碎鸡蛋;电人玩具瞬间电压远超额定电压;加压水枪、激光笔直射眼睛可能造成角膜损伤……
“消费者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玩具消费引起意外伤害。”丁成说,如近期火爆市场的“真厨”玩具,号称是真锅、真铲、真炉灶,可真食用,但是因其兼具儿童玩具、儿童餐具和家用电器的属性,同时零件众多,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此提醒消费者选购儿童玩具时,要关注玩具包装上标注的适合年龄,选购与孩子年龄相匹配的玩具。年龄较小的儿童在玩耍时,家长最好能够全程陪同。另外,不要只图样式新奇、价格便宜,要到正规商场或网店购买,选用合格证、厂名、厂址等内容标注齐全的产品。购买童车类、电玩具类、娃娃玩具类、塑胶玩具类等产品,要查看“3C”认证。如果与食品接触,必须选择注明“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类似用语或加印、加贴调羹筷子标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