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近年来,“预制菜”逐渐走俏。不少传统餐饮企业纷纷推出预制菜,将菜单直接提供给市民选购。预制菜买回来后,不需要洗切就可直接下锅,让市民享受到了分分钟变身“大厨”的体验。四喜丸子、粉蒸排骨、水煮鱼、花椒鸡……各类预制菜频频登上市民餐桌。
有人享受做饭成就感 也有人认为预制菜缺少“烟火气”
所谓预制菜,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消费者购买后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
记者登录某购物平台看到,输入预制菜词条,红烧狮子头、黄金板栗鸡等丰富菜品便跳出页面。“我在网上买过水煮肉、咖喱鸡肉、猪肚鸡等,经过烹饪后,这些菜卖相不错,口味也不比饭店里的差。”市民吴女士说。
除了线上可以购买各种类别的预制菜,本土餐饮企业也逐步打开了预制菜市场。
“你家做预制菜吗?”连日来,记者咨询了我市多家餐饮企业,得到的答案多是肯定的。在这些餐饮店的冷鲜柜中,可以看到黄辣丁、水煮鱼片、土豆肉丝等已经配好的食材,并用真空包装封好,价格大多在20元-100元不等。
“粉蒸肉、肉末茄子、拉皮肉丝。”某餐饮店负责人徐先生收到了顾客用微信发来的预制菜信息。
中国预制菜产业大会上展示的预制菜 新华社(资料图片)
“这两年,预制菜走俏,我们也就适时推出了预制菜,不少年轻人前来下单。店里卖得最好的还是一些小炒类。”徐先生说。
“我是去年开始购买预制菜的。”27岁的刘女士说,自己平时爱点外卖。但是疫情防控期间,外卖配送不让进小区,她就多次从小区附近的饭店购买预制菜回家烹饪。
刘女士认为,配好的食材下锅烹饪后,味道堪比饭店美食。“预制菜不需要洗菜、切菜,可直接下锅,也方便储存。更重要的是,让我享受做菜带来的乐趣。”
“蚌埠不少餐饮企业推出了预制菜服务。”蚌埠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张立忠告诉记者,市民可在线上预约、线下提货。有的餐饮企业还推出了多款宴席套餐。
对于预制菜,也有市民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之前图方便,我在网上买过梅菜扣肉、麻辣水煮鱼的预制菜,口味并不像其他人说的那么好,尝鲜后就再没买过了。”市民高先生说,最近新闻报道了中消协发布的消费提醒,才知道平时点外卖、下馆子也可能吃的是预制菜。如果事先知道自己吃的是预制菜,我肯定是没办法接受的。
高先生的看法得到了不少市民的共鸣。“预制菜给我们多了一种选择。但是我们点外卖、下馆子时,吃的就是‘厨师手艺’。如果在饭店吃的还是预制菜,就像是饭店缺少了‘灵魂’。”市民潘先生说。
“预制菜”质量安全需关注 发生纠纷可多渠道维权
作为舌尖上的新选择,预制菜质量安全也成为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也应该把商品的真实情况和相关信息真实全面准确地告知消费者。近日,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热点分析》指出,预制菜标识不详细,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同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预制菜等新业态研究,强化从业人员资质、进货渠道管理、标签标注等规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线上线下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有关法律规定,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特别是在生鲜、进口食品方面,要杜绝违法添加、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面对线上线下市场种类繁多的“预制菜”,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呢?市市场监管局12315投诉举报处置中心发布消费提醒。
消费者在选购“预制菜”时,一定要选择品牌或正规厂家(商家)的产品,特别是网购时,一定要认真查看相应生产厂家信息、许可证及检验证书。要注意产品标签上加工制作单位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食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加工时间、保存条件、保存期限、加工制作要求等重要信息标注是否规范、齐全,不要选择没有任何生产保障的半成品菜。尽量选择生产日期最近的,一个月之内的最好。越是含油脂高的“预制菜”,越要注意新鲜度。保质期内的产品,也可能因为运输温度变化而无法保证不变质。
预制菜线下提货时,消费者要注意快递或外卖是否按照食品储运条件运输,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因达不到相关温度要求或者包装破损造成的漏气、胀袋等影响食品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的问题;要查看菜品种类和分量是否与标注一致,菜品新鲜程度、质量有无问题等。
若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市市场监管局12315投诉举报处置中心或消保委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