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文/图)随着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生活垃圾的妥善处理成为衡量生态文明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标尺。近年来,五河县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通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昔日令人头疼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有效解决了垃圾围城、污染环境的民生难题,走出了一条资源化利用、绿色低碳的环保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绿色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五河县的蚌埠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着生活垃圾的密闭运输车正在厂区门口有序排队等候,即将在这里完成它们的“华丽转身”。这些来自千家万户的垃圾,将通过一系列现代化工艺流程,转化为宝贵的电能,点亮万家灯火。
“车辆进厂后,有一套标准化的处理流程。”蚌埠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宏介绍,垃圾车首先进入物流通道,在地磅上进行精准称重,记录下垃圾的准确重量。随后,车辆驶入全封闭的卸料平台进行卸料,垃圾会进入垃圾仓进行5到7天的发酵,以提高热值,最后再由巨型抓斗投入焚烧炉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置。
在该公司的“智慧大脑”——集控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垃圾从进厂到焚烧发电的全流程数据和画面。从垃圾仓内的温度、湿度,到焚烧炉内的火焰状态,再到烟气排放的各项环保指标,所有环节都在智能化系统的严密监控之下。工作人员通过精准调控,确保垃圾充分燃烧,既保证了发电效率,又确保了排放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李永宏给记者算了一笔“绿色账本”:“投产以来,已累计处理116万吨生活垃圾。目前,每天可接收处理约350吨生活垃圾,其中约有260吨能够入炉焚烧,每吨垃圾可发电400千瓦时左右。”这意味着,该项目每天就能将超过260吨的垃圾转化为超过10万千瓦时绿色电力,在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的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支持。
垃圾焚烧发电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李永宏补充道:“垃圾在焚烧后产生的炉渣,我们会通过专业的除渣设备送入渣库,后续将作为建筑材料等进行综合利用,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净’,让资源循环起来。”
从“无处安放”到“变废为宝”,五河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实施,不仅是环境治理水平提升的生动实践,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深刻诠释。它将环保事业与能源生产紧密结合,为城市发展清除障碍,为乡村振兴铺就底色,奋力书写五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新篇章。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