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十年“顺风”一城暖

2025-10-10 09:16 蚌埠发布客户端 ​  

在蚌山区,44岁的个体从业者陈修龙是街坊邻里交口称赞的“爱心使者”。自2015年与公益顺风车结缘,他将日常通勤路变成了爱心传递线。十年间,他累计发布700多条爱心线路,提供1600余个免费座位,成功搭载1456名陌生乘客,更连续十一年坚守“爱心送考”一线,用涓涓细流般的善举,温暖着珠城的大街小巷。

缘起

一个座位 一次心灵的靠近

2015年3月,陈修龙偶然目睹公益顺风车为路人解困的场景,深受触动,当即提交实名认证,成为其中一员。从此,他的行车轨迹上,多了行动不便的孕妇、怀抱幼儿的母亲、雨天里焦急的上班族……“一个空座位、一次顺路搭载,不只是帮忙,更是心与心的靠近。”陈修龙说,乘客下车时的一句句“谢谢”,像股股暖流,滋养着他奉献的初心。此后,他加入“与爱同行”爱心公益协会,将车轮上的温暖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坚守

送考十年 播种志愿精神

作为车队长,陈修龙以身作则,更统筹协调志愿活动,其中他最上心的便是“爱心送考”。自2016年起,每年高考季,无论酷暑暴雨,他都提前规划路线、检查车况,准时守候在考点外。“孩子们的人生大事,不能耽误。”十年来,他护送数批考生安心赴考,成为学子口中可靠的“送考叔叔”,也将志愿精神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年轻的心田。

深耕

细碎关怀 暖透“一老一小”

他的爱心,精准投向了“一老一小”两个群体。

在光荣院,他挤出休息时间策划慰问演出,反复打磨节目,只为给革命老兵增添一份欢乐。对社区孤寡老人,他每月两次上门,换被褥、钉窗帘、清杂草,用细碎的关怀温暖老人的晚年。

2016年4月,得知困境儿童小庭坤(父亡、母智障,随外公外婆生活)的遭遇后,他主动担起长期资助的重任。从假期带孩子体验生活,到每月送去资助款;从联络大学生辅导功课,到寒来暑往添置新衣学习资料……寒来暑往,如今小庭坤不仅健康长大,性格也愈发开朗。

传承

公益“父女兵” 点亮一城温度

更动人的是,陈修龙常带着女儿一起做公益。这对“父女兵”的身影,成了志愿团队里一道温暖的风景,诠释着善意的传承。

“把身边小事做好,就是大事情。生活里我平凡,但作为志愿者,我不平庸——因为有梦想、有快乐、有追求。”这朴素的话语,满载着他对公益事业最真挚的热爱。

凭借这份坚守,陈修龙先后荣获“十佳最美公益人”“蚌山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而那穿梭于珠城街巷的爱心线路与无数温暖瞬间,既是他的勋章,更如星火般,点亮了更多人参与公益的热情,让这座城市因平凡的坚守而更具温度。(蚌报融媒体记者 陈 昂  通讯员 姚银琢 文/图


编辑:侯艳秋

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