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双节同庆人气旺!中国儒学馆8天假期接待超5万人次

2025-10-10 19:53   

10月1日至8日,中秋与国庆双节喜庆来袭,中国儒学馆迎来双节客流高峰——累计接待到馆53322人次。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既是市民对文化休闲需求的集中释放,更离不开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近年来对地方文化的深耕与培育。



作为衢州南孔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南孔文化发展中心持续发力,为各项文旅活动筑牢基础:一方面推进场馆功能升级,引入AR技术还原孔子周游列国场景,让静态文物“活”起来,精心打造南孔文化主题展厅,系统呈现南孔文化在衢州的历史脉络与两创转化;另一方面构建常态化文化服务体系,推出“南孔课堂”“国学公益课”等固定项目,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百场,还通过南孔文化短视频专栏等线上形式,让传统文化突破时空限制,累计吸引超百万人次关注,逐步在市民心中种下“亲近南孔、认同文化”的种子。



正是基于长期的文化培育,此次双节期间,儒学馆围绕“家国同庆、文脉传承”主题策划的5场特色活动精准击中需求:“先贤故事映家国”讲堂上,讲师以孔子坚守理想、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典故为引,结合双节寓意阐释“家国共生”理念,现场家长与孩子共同记录感悟,儒家“修身齐家”思想在互动中悄然传递;“山河万里・扇绘锦绣”非遗漆扇体验课上,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市民在勾勒山水、点染色彩间,读懂传统漆艺的匠心;“锦绣中华民族霓裳”手作、航天模型拼装、“创意肌理・光影月趣”月球灯DIY等活动,则让传统民俗与现代创意碰撞,百余名参与者在“听、做、玩、赏”中沉浸式触摸文化温度。









双节活动的显著成效,不仅体现在超5万人次的客流数据上,更体现在文化传承与情感凝聚的深度落地:从参与反馈看,多名游客表示通过活动“更懂南孔文化与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亲子家庭活动中,不少家长孩子主动追问“孔子的故事”“非遗怎么学”,文化传承实现“从知到信”的转变;从社会影响看,活动被中国网、衢州日报、衢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相关话题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阅读量超万余次,进一步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文化品牌;从文旅联动看,两馆客流带动周边文创店、特色餐饮消费稳步增长,成为假期衢州文旅市场的“强心剂”。

此次双节“文化盛宴”,既是南孔文化发展中心长期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验,更是衢州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更多非遗体验、国学课程的持续推出,南孔文化将继续成为连接历史文脉与市民生活的纽带,让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人心。(作者:陈锘涵)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