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家
文/赵 军
周日傍晚,我登上321路公交车,准备返回县城。车厢后排尚有零星空位,我正向后走,一阵剧烈的呕吐声让我停住了脚步——一位约莫二十岁的短发女孩,正痛苦地伏在前排椅背上。
“你没事吧?需要去医院吗?”公交车女司机立刻关切地回头问道。
“我没事……不用去医院,谢谢。”女孩的声音十分虚弱。女司机又追问了几句,见女孩坚持,只好继续前行。
车虽未停,关怀却未停止。有人为她推开车窗,让清新空气流入;有人询问她家人的联系方式,帮她拨通了电话。一番交谈后,大家才知道,她并非单纯晕车,而是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我渴了,想喝水。”女孩轻声说。
话音刚落,一位老人便拧开瓶盖,把一瓶矿泉水递了过去。
“谢谢。”女孩微弱地道谢。
“联系到家里人了吗?”车内的乘客几乎不约而同地问。
“联系到了,妈妈说到车站来接我。”女孩的声音依旧微弱。
短暂的沉默后,女司机忽然想起什么,提高声音说:“小姑娘,我这儿还有盒牛奶,麻烦大家递一下!”
这盒牛奶,就这样从前排一双双手里,稳稳地传到了女孩手中。
喝下牛奶后,女孩似乎恢复了些许气力。又过了约十分钟,车缓缓停靠站点,女孩的母亲早已在此守候。
她站稳后,回头望向车厢,用微弱却清晰的声音说:“谢谢你们送我回家!”
那一刻我们明白,这声“谢谢”不只是为这一段路程,更是为这一程中,所有陌生人为她点亮的那片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