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街道中平社区老龄化程度突出,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60%,空巢、独居老人的养老需求日益迫切。此前,在街道党工委的牵头推动下,中平社区依托“时间银行”,创新推出“无声守护+主动关怀”双轨服务模式,以时间互换、互助共享为核心,用小小垃圾袋搭建起邻里互助桥梁,让社区服务既有“不打扰的温柔”,更显“有求必应的温度”,成功将居民闲置时间转化为精准养老资源,为老社区养老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积分赋能,让善意可存可取
为破解养老资源不足、邻里互助薄弱等问题,中平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虹号桑榆守护队”,推动低龄老人与独居高龄老人建立“一对一”结对关系,所有结对服务均纳入“时间银行”积分体系。低龄老人、中青年居民及志愿者为社区高龄、失能、独居老人提供买菜取药、陪护聊天、家政清洁、家电检修等志愿服务,每服务1小时可获得20个积分,积分通过智慧社区小程序实时记录。这些积分既能兑换同等时长的养老照料服务,也可换取社区便民服务、老年大学兴趣课程,以及“虹号暖心垃圾袋”等实用物资,让“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红蓝联动,让互助精准触达
中平社区通过“红蓝信号”机制,让邻里互助更有温度、更具针对性。“蓝袋默默关注”——志愿者为行动尚能自理但需留意的独居老人送上蓝色“虹号暖心垃圾袋”,日常通过观察老人垃圾投放情况掌握其生活状态,实现无声守护;“红袋询问需求”——为高龄、失能或有明确需求的老人送上红色“虹号暖心垃圾袋”,上门时主动问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第一时间对接买菜、陪护、家政等服务。
资源整合,让服务贴心升级
“时间银行”与“红蓝信号”的深度融合,让资源整合更精准、服务更贴心。每周三,中平社区联合青年卫生服务站开展免费义诊,志愿者带着红蓝垃圾袋上门通知,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医疗服务;每周四的便民市集上,理发、磨刀、按摩等项目旁专门设置“红蓝信号”登记点,老人可现场领取对应垃圾袋,即时兑换服务或登记需求;社区老年大学的乐器、书画、舞蹈等课程,也可凭“时间银行”积分兑换。“虹号暖心垃圾袋”作为“红蓝信号”载体,始终串联起“关注—问询—服务”的完整链条,让老人们的兴趣需求与生活需求都能得到精准满足。
规范长效,让温情持续传递
为保障模式有序运行,中平社区制定《时间银行积分管理办法》,明确服务项目、标准、积分记录及兑换规则,同时细化“红蓝信号”使用规范,让“蓝袋关注、红袋问询”的服务逻辑更清晰。社区安排专人负责智慧小程序运维与垃圾袋发放登记,每季度开展星级志愿者评选,还拓展了社区环境保障、建言献策等多元积分渠道,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形成“信号响应—志愿服务—积分积累—权益兑换”的良性循环。(孙春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