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在自家院里浇花
群众在办理房票手续
蚌埠新闻网记者 庞贵军 文/图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获得感,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建设新时代“高特美强”新固镇的应有之义。在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固镇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实现拆迁、新建和还原安置三项工作无缝衔接。2019年,在全市棚改工作目标考核中,固镇县排名综合第一,其中,房屋征收工作实际完成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今年,固镇县在确保总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围绕“两治三改”目标任务,在2019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改造11个棚户区(城中村),6200户;安置房新开工建设目标任务6300套;安置房竣工目标任务2400套;回迁安置目标任务2100套……
倾心服务民生 推进城市发展
坐落于固镇县老街南段的碧桂苑小区,是固镇县一处较大的安置房小区,有1080户居民在此居住。8月27日,记者走进小区,树木、道路、路灯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三三两两地在树荫处纳凉休憩,孩童们不顾炎热,打闹着,嬉戏着。
“原来我们这里的浍河大坝子北侧就是个‘贫民窟’,住着上千户人家,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电线拉的跟蜘蛛网似的。就一条主路,还是烂泥巴,一到下雨天,稀泥能没到脚踝,更别说通到各家各户的小路了。那时候真害怕失火,这出了事消防车都进不来。记者同志,你看这边的湖,过去是个鱼塘,最后就成了个臭水沟,现在政府把它改造成公园了,我们没事就过去溜达溜达,这心情好了,就觉得干啥事都顺畅。”在陈梅家,120多平方米的房子,南北通透,光线充足,古色古香的装饰中不乏现代气息,置身于院子里柿子树、石榴树、无花果树、紫薇等之间,身心豁然而通达。
在固镇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中,几乎牵涉到每家每户,如何最大限度保障被征收群众的利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品质呢?
固镇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坚持民生导向,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2018-2020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把棚改项目划分为征迁前期工作,征收,项目招商、土地出让、项目建设及竣工交付四个阶段,明确具体责任单位,明确任务范围,明确时限要求,增强棚改工作的操作性和时效性。同时,县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城市大建设及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组长,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棚户区改造与推进城市发展相结合,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相结合,与增强城市功能相结合,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拆出发展空间、拆出发展机遇、拆出发展平台,形成决战决胜的强劲态势。
保障群众利益 提高安置效率
针对遇到困难绕着走、低品位改造、重复改造等棚改现象,固镇县棚改办围绕全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目标和要求,对县城规划区内的主城区、蚌埠铜陵产业园区、垓下文化旅游区及相关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单体,统筹规划,坚决杜绝“避难就易,切片挖块”,并广泛征求意见,倾听群众诉求,高效率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房屋征迁,做好回迁安置。
“老城区19号垓下、20号张洪、23号老印刷厂三个棚户区,在2013年国家‘十二五’期间就被列入棚户区改造规划范围,2019年下半年,县棚改办会同县住建局、城关镇等部门和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采取连片集中方式完成项目改造征迁。”固镇县棚改办副主任徐刚介绍,为进一步加强棚改制度建设,为征迁、安置工作提供组织保证,我们先后制订《棚改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棚户区改造安置工作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流程》等,完善组织结构,制订工作标准,细化办事流程,健全工作队伍,确保棚户区改造工作依法依规高效推进。
据了解,该县在优化征迁流程、签约期限奖励等各项措施上,创新安置举措,做到“不让财政资金流失,不让征迁户吃亏”“应补则补”“应奖则奖”“应帮则帮”,最大限度保障被征收群众的利益,使潜在的“钉子户”成为踊跃排队的签约户,提高征收安置工作效率。
“去年23号老印刷厂地块,涉及被征收户350户,当天完成协议签约345户,签约率达98.5%。19号垓下、20号张洪、21号复烤厂、22号老客运站等其他地块,第一天的签约率平均95%以上。17号棚户区二期一中宿舍片、菁华路西侧片项目,涉及被征收户730户,50天内全部完成协议签订拆迁工作,完成净地交付。”固镇县棚改办主任李勇说,在12号和13号棚户区回迁安置工作中,群众反映安置房户型差、建筑密度高,与商品房差距大,以及小户型被征迁户无法安置等问题,我们在稳定群众情绪,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全力解决遗留问题,“按照‘四最六定’棚改方针,以最优的安置位置、最好的房屋质量、最快的建设速度、最美的居住环境,定项目、定融资、定组织、定标准、定规程、定考核,做到棚户区群众明明白白‘出棚’,高高兴兴回迁,实现和谐安置。”
房票安置模式 群众住上好房
为进一步完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式,满足被征收人多元化的安置需求,提高房屋征收安置工作效率,固镇县在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中,根据省住建厅等12部门《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和《蚌埠市关于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商品房实物安置的实施意见》,以及县征收补偿安置有关文件精神,通过房票安置这一创新安置方式,推行市场化安置,加快解决棚户区居民过渡用房困难,进一步改善其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房票,是征收部门给予被征收人购买商品房的有价凭证,由被征收房屋的评估价、装修附属物补偿、搬迁补偿、临时安置补偿、奖励款、自拆奖励、产权置换差额补贴等各类补偿款项构成,不得买卖、转让、赠与和提现。而房票安置,则是依照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规定,以有价凭证的办法落实产权调换安置政策的一种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安置对象的选择空间,增加了安置对象的自主选择性,满足了安置对象对安置区域、环境、户型、面积等的更大需求。
“我家这次拆迁了两处房子,面积是140多平方米,今天过来是来拿房票的。”正在固镇县棚改办房票安置管理中心办理手续的李晶告诉记者,“办理房票只用了几个工作日就办下来了,现在商品房也选好了,126平方米,大致算下来,几乎不怎么贴钱,而且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孩子上学和我们上班,都方便了。”
房票安置的实施,一方面,对于被征收人来说,避免了接受产权调换时面临的漫长等待,可以此直接买到心仪的商品房。另一方面,对于征收方来说也减轻了压力,避免直接付钱和新建住房的财政压力。可以说,它是解决当下拆迁安置模式痛点和难点的较好的一种方法。
“房票安置模式可以让老百姓、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都能从中受益。”李勇进一步解释,“对于有条件的老百姓来说,可以做到提前安置,改善居住条件;对于政府来说,可以省下超期过渡费,今年7月10日到8月底,我们已安置500多户,初步算了一下,为县财政节约了5000多万元;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增加了他们销售量,当然,我们还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协商,挤出水分,让出更多的优惠给老百姓。”
棚改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在今年固镇11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中,该县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实行项目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合力推进项目实施,并严格“十个公开、三个到底”制度,阳光操作,杜绝不公平现象发生。
“目前,我们11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已相继进行到完成签约、房屋拆除作业等环节。”李勇说,棚改工作要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别实施,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成房屋质量优良、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小区,进一步提升固镇城市整体形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