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廖恒娥:不让须眉“扶贫花”

2020-10-16 08:46 蚌埠新闻网  

廖恒娥,怀远县妇联主席,全市第七批选派驻村扶贫干部,深入赵圩村访真贫、问真苦,用绣花功夫精准精细当好扶贫工作的绣娘,被当地群众誉为“巾帼扶贫一枝花”。个人获评蚌埠市三八红旗手、怀远县劳动模范、怀远县优秀共产党员,所在赵圩村获评怀远县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怀远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村、怀远县儿童之家示范点。

由城回村,脚踩泥土让她更踏实

记者:驻村、扶贫,无论从哪个字眼看,对女同志来说都很难吧?递交申请时你是怎么想的?

廖恒娥:对我来说,三年前选择驻村扶贫,本身并没有什么,谈不上难,相反,内心却更踏实。

我本身是陈集人,中专毕业到去县妇联工作之前,一直在乡镇工作,前后有25年。最早在陈集乡政府干了13年,做到副乡长位置,后来调到包集镇做副镇长。在后来的一次全市公选中,我又考到了兰桥乡,做了兰桥乡党委副书记,那时主要分管“三线三边”、秸秆禁烧等工作。在一次禁烧例行巡逻中,我不小心崴伤了脚,并且伤得还挺严重,就这样被组织安排到了县妇联,做了党组成员、副主席。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我从乡镇调到县里工作,过上了很多基层公务人员羡慕的“风不打头雨不打脸”的城里生活。大概还是因为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离不开农村的原因吧,我在县里工作时,一到大雨天就习惯性地想着农民朋友的庄稼是否被淹,一到午收季就想着他们的庄稼是否顺利收割、卖的价钱是否满意,总感觉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战友还是村民、村干部。于是,在2017年选派第七批驻村扶贫干部时,我就主动报了名。重新回到农村,我感觉心里踏实多了,是脚踩泥土的那种踏实。

记者:也就是说,促成这段驻村经历的还是因为有农村情结在,也就不存在重新适应农村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了。

和志愿者一起清洁庭院。

廖恒娥:那是。原本上级安排驻村的女同志住在镇里,我觉得那样不利于开展工作,也不利于与村民打成一片,我就申请住在村部,和其他男同志一样。

女同志驻村,在吃的方面不用愁,自己动手就行,离村部不远的地方有个小卖部,可以买到时令的蔬菜瓜果。我自己平时也会从家里带些坚果类的到村里。安全方面也不用担心,因为村部周边装有监控,到了晚上只我一人时,我就钻进二楼的卧室,并且把一楼通往二楼的铁门锁上,也就够安全了。晚上一个人待在房间时,我也不会感到无聊,因为我喜欢看书,也有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工作以来一直如此。

这两年,我主要看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理论、十九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摆脱贫困》《塘约道路》和《中国扶贫》等可以用来指导农村扶贫工作的思想理论和书刊杂志,有时也做点摘录。为什么这么做?你想,一个女同志如果不通过学习来装点自己,那你有什么资格站在当下的工作岗位上?人家要是比你还有能耐学得比你还多,你拿什么去引领人家的思想、为人家提供服务?要知道,现在的农民朋友,文化程度越来越高、眼界越来越宽,要是他向你咨询的问题一个两个答不上来,那第三回他就不问你了,你也就没法获取信任、赢得威望,那还怎么开展农村工作?

说到在农村开展工作,之前20多年的乡镇工作经历,为我攒下了不少经验和底气。比如,我十分乐意跟村民谈心,也愿意俯身倾听,大概率能做到把驻村当作娘家、把村民当作娘家人。要是哪天想偷懒不做饭了,我就留在村民家里吃上一碗,反正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要是哪天发现某个贫困户有个什么技术特长了,我也会好言好语加狠言狠语地刺激他一番,让他甩掉等靠要思想,最终通过勤劳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女同志有女同志的优势,你把这个优势放大在驻村扶贫工作上,挺好的。我市下到农村做扶贫队长的不多吧?

廖恒娥:我所知道的全市88个贫困村中,好像只有两个是女同志。你写稿子时一定把我写低调一点,比我优秀的、辛苦的扶贫干部多的是。

精准扶贫,主张“哪把钥匙开哪把锁”

记者:身为女同志,又是妇联干部,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是否利用了妇联的资源,是否格外关注女性这个群体?

廖恒娥:妇联干部肯定要时时事事体现“妇”这个特质,比如善解人意、擅于沟通、乐于关爱,就是妇联人的强项,我在村里工作这三年,也收获了较高的群众满意度,但是,我并没有直接给村里带来多少资金,因为没有那实力。

为了弥补硬实力上的缺憾,我就想着在软实力上多用点心,比如教育妇联的包户同时入村走访时多问候、多倾听、多微笑、多拥抱。每到三八节、儿童节时,我们都会组织上门慰问活动。为了调动农村妇女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还利用乡村大舞台为她们讲授家家庭教育、内务整理、庭院清洁、妇女权益保护等讲座。要知道,妇女在家庭中的表现和作为,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面貌甚至走向。

举个例子,我入村第一年在走访时了解到某妇女在年轻时学过养鸡和大棚草莓、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后由于家庭陷入贫困而丧失干事热情,我就经常上门和她谈心聊天,做她的思想工作,最终说服并帮助她建起了水果大棚,当年就创收两万多元。后来,这位妇女又表达了养鸡的想法,我帮她从银行贷了15万元款,新建了存栏两万只蛋鸡的养鸡大棚,现在她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富裕户了,还带动了7户贫困户脱贫。

记者:看来,你做农村扶贫工作是有自己的法宝和利器的啊?

廖恒娥:干基层工作,不就是把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政策举措落实好,保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吗?如果我们按时按质地把国家的好政策一一送到基层百姓手里,让他们真得益、真获利,也就算是有了点功劳了。

具体到扶贫工作,扶贫路径有很多,政策更多,如何让群众知晓这些分门别类的政策,体现政策的覆盖性和精准性,如何让群众跑一趟就能听我们说明白,觉得你是个靠谱的扶贫干部,首先要求你自己必须学懂弄通这些政策,然后一次性地向群众做出准确表达,最后的落实环节也一样。

我给自己制订的扶贫思路是:哪把钥匙开哪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会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地帮助他们申请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种养殖补贴、医疗救助、雨露计划、小额贷款,不会有任何含糊。

记者:三年里有那种来自工作、生活、家庭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很难的时候吗?

廖恒娥:生活上,从来没什么难题;工作上,费脑筋的上头都已经做好了设计,我做基层工作不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吗,能有多大难事?真是在工作中遇到点难题难事,我就去找大队书记,从他们身上汲取能量、获取方法。家庭上,女儿已经立业成家,老公对我驻村也是全力支持,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我说我的驻村工作真没有什么“难”可言。

记者:会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做一些总结,然后将扶贫的经验方法运用到日后工作中吗,特别是升任妇联主席之后?

廖恒娥:我吧,不光喜欢看书、写工作日志,也喜欢把自己工作的实践定格成文字,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2018年,我就结合自己的扶贫经历写了篇上万字的《脱贫攻坚,基层妇联在行动》的论文,等扶贫工作结束后,我还想再写一篇,不为发表,就是单纯地为了逼自己思考。

我也会把扶贫的“精准”二字,运用到未来的各项工作推进中,特别是为全县63万多名妇女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方面,要活学活用,也要让这些妇女群众通过我们的精准服务,感受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贫困群体所感受的同样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完)                                                                                                                

28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