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背景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队,直扑我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70年奋进,让中华大地的面貌日新月异;70年风雨,却不会改变那些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70年前魏巍描绘的崇高品质,在我们见到的这两位老兵身上依然闪耀。“人物”带您倾听两位抗美援朝老战士的讲述,与您一起,向英雄致敬,为幸福感恩。
蚌埠新闻网记者 郝玉琳/文 刘晨/图
在朝鲜战场与战友合影,左为谢文明
【那天·那人】
10月21日上午,秋高气爽、暖阳高照,88岁的老战士谢文明亲自为我们开门,他头发半白、声如洪钟、目光炯炯、思路清晰,让人难以相信他因为心脏病已经装了8个支架。从炮火纷飞的岁月里走来,这位耄耋老人仿佛已经将这份坚毅和庄重刻在了骨子里。
提及现今的生活,他总是说:“组织上把我照顾得太好了”“我一切都非常好”“跟战友们相比,我实在是太幸运了。”不改的乡音里,透射出当年那个知识青年几十年如一日的谦和,流露出这位走过战火的老战士对和平的珍爱。
李排长分了5个土豆给赵师长
我是四川重庆(今重庆市)人,1950年入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1师91团,1951年6月入朝作战。因为有些文化,最开始我在91团宣传队,不久调整为91团通信连文化教员,后来回国前又转为收发。这时候我们进行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五次战役,战役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团的主要任务是快速穿插到敌人的心窝处,堵截敌人后路,防止敌人从海上逃跑。
刚进入朝鲜的那段时间,我们的后勤物资还难以保障。急行军要的就是速度和隐蔽,所以自身也不能带很多物资,出发时大家背了三天的粮食,就是炒面和压缩饼干,喝水是从河沟里舀。三天之后粮食就吃完了,部队断粮整整七天。那时大家饿得……说个例子吧。我们31师的师长是赵兰田,有一次他遇到我们91团的一个侦察排李排长,见李排长的挎包里鼓鼓囊囊的,就问他,小李啊,你包里背的是什么东西?李排长回答说是土豆。赵师长对他说,土豆啊,那你给我几个吧!最后李排长分了5个土豆给赵师长。师长找排长要土豆吃,可以想象断粮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饿得实在没办法的战士们沿途拾山上的板栗,另外就是去已经空了的村庄里找。第五次战役回来,后勤终于能够保障了,让大家都吃饱,宣传队有一个同志一下子吃了三大洋瓷碗的饭,一时间连路都走不动。
此后我们的作战方式以阵地战为主,保障有了很大改善,罐头、大米也有了,都是祖国给我们运去的,我们不能拿朝鲜人民的。之后,我随部队参加了金城阻击战。在金城附近,我们91团还缴获过美军的坦克。那是1952年6月,我们击毁、击伤美军“巴顿”坦克6辆、缴获1辆,还俘虏了几个美国兵。当时坦克我们都不会开,俘虏里有一个副连长会开坦克,我们就叫他把坦克开到洞口隐蔽起来。这辆缴获的坦克,现在还在我们国家的博物馆里陈列着。
金城阻击战还没有全部结束的时候,在友军接替了我们之后,我们12军奉命奔赴上甘岭战场,接15军的班。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现在大家都已经听说过了。我虽然是在通信连,没有直接冲锋杀敌,但除了直接战斗之外的所有事情基本都干了,包括挖战壕、挖交通壕,运送弹药和物资,修工事,转运伤员,做统计等等。
240人上去,第二天下来7个
上甘岭战役的残酷,在于炮火投掷得太猛烈了。我所在的597.9高地,地面上已经无法生存,每一寸地面都被炮火轰炸成了粉末状态,哪怕是我们所在的“相对安全”的区域,脚踏上去都会直接被弹片和粉末没过脚脖子。我们基本都是在坑道里,壕沟里,在洞里开展工作。
我们91团上去之后,团长下达命令,一个连坚守一个阵地一天一夜,也就是24小时,然后其他连去换班。第一天,7连的副连长带领240名战士上去,24小时之后下来的时候他从我身边走过,只有7个人下来,这7个人之中还有包括副连长本人在内的3个伤员,只有4个人还算完好。当初和我一起入伍的总共是7个人,5个人战死在上甘岭,还有一个人的一只手在上甘岭被打断,完好无损的只有我一个。有一个跟我同姓的战士,第一天派上去就牺牲了。还有一次,战友们用担架抬下来一个人,我掀开盖住他身体的大衣一看,他浑身都血肉模糊,认不出是谁,我问了抬担架的战友,他们也说认不出了。我翻开他的大衣口袋,发现了他爱人写来的信,看到了信上“德阳哥”(音)的字样,才知道他是跟我们一起入伍的张德阳(音)。这是一位正在读大学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来参军报国的,当时我把他往后方转运,之后直到我们回国,他的爱人还一直在给部队来信找他。
阵亡的烈士太多,我们不能把战友的遗体放在时时都被炮火覆盖的地面上,就趁着炮弹投掷的短暂空隙把他们从地表拖下来,安置在战壕里面。我所在的坑道里,铺着满满一排烈士的遗体。其他的坑道,可能也是如此。
虽然没有直接冲锋,但是我们也是九死一生。记得有一次和一名卫生员一起挖转运粮食用的交通壕,一米多深的壕沟里我们两人正在往前推进,突然敌人开始轰炸,我们就分列两边靠在沟壁上,两人面对着面,我眼看着一片炸飞的弹片从他的眉心处扎了进去,他的身子颤了颤,当场就牺牲了。
但是敌人的伤亡比我们还大,最终是我们取得了胜利。著名的战斗英雄胡修道就是我们团的。那时候他在5连,是个新兵,一个连队打得基本上没有人了,只剩下他和班长坚守那个阵地,他就把爆破筒的盖子扭开,手榴弹的盖子扭开,摆在班长手边的地上,班长拿起来往敌人那里投,这样高效率地战斗。有时间的时候他也投掷,之后另外一个阵地上的战士全部阵亡了,没有人守了,他们俩就跑到那个阵地上支援,再之后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又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这一天,他和班长打退了美军、李承晚军在坦克、大炮掩护下,从排到两个营规模的进攻40多次,歼敌280余人,守住了阵地。
我们12军从上甘岭撤下来之后,就转战东海岸,担负朝鲜东海岸防御任务,防止敌人从海岸登陆。
(感谢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三休养所对本文的贡献)
背景链接 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使志愿军和人民军在整个正面战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拥有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在正面战场已经攻则不克、守则必失,丧失了战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