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固镇县城关镇突出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

2020-10-26 08:48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庞贵军 通讯员 潘玉响 

近日,记者走进省级美丽乡村固镇县城关镇三里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民居端庄大气,一面面文化墙讲述文明与道德,一簇簇黄秋英、紫薇笑颜绽放,与挂果的枣树石榴树,点缀村落妆容……一幅活力四射的新农村风貌扑面而来。

在走访中记者得知,三里村按照30米一个的距离安装了139盏太阳能路灯,建设1000平方米的小杨广场、450米的沿河步道、1440平方米的“五小园”、硬化道路2.256公里,“户户通”3公里、铺设线路管道600米,雨水管道545米、绘制文化墙800平方米等。同时,针对环境整治,先后投入人员176人次,动用各种车辆百余台次,清理河道淤泥和各类垃圾百余吨。

“路修了,水净了,村美了,这不是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目标,关键是要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弘扬时代新风,引导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三里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苗卫华说,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先后评选出“村居好人”5人、最美家庭5户、星级文明户15户、“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15人、“平安家庭”233户。“我们还要利用本地本村历史,挖掘三里村由来,老龙庙、土窑等传说故事,赋予三里村更多的文化元素。”

城关镇创建办主任程仲平介绍,三里村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几百万元资金,动员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全新的村容村貌,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提高了,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在逐步养成。通过“内外兼修”,软硬件齐头并进,三里村已初步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在省级美丽乡村溧涧村,记者看到,投资223.78万元,面积120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已初露风采,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文化长廊、民俗展示区、健身区、樱花健身道、儿童乐园等,一一排列开来。

“2019年8月,总投资600万元的城关镇溧涧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我们在前期实地调查研究、现场勘探测量中,注重挖掘现存历史文化,科学规划设计方案,于2020年3月完成设计、招标,4月份施工方进场施工。目前,工程类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其他部分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程仲平说。

据了解,溧涧村在加快基础建设的同时,对沟渠、水塘进行疏浚清淤,打捞水体内积存垃圾、白色污染和漂浮生活垃圾,前后动用人工140人次、大型机械455车次,清理黑臭水体沟渠8条、2230米,水塘940平方米,水生态得到进一步恢复。

“我们在村道路两侧、沟渠、水塘沿岸,农户庭院和村庄周围栽种红叶石楠球、紫薇、高杆女贞、樱花等8650棵,并投资5.9万元,在各家房前屋后零星地面因地制宜打造‘五小园’,安装栅栏1320平方米。绿化完成后,中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通村主干道、村内主干道河渠绿化率达到95%以上。”溧涧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告诉记者,结合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拆除乱搭乱建13户2100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草、柴垛、渣土等杂物1560车,清理废旧广告牌16块、非法小广告860张。我们还聘请3名保洁员每天对村内垃圾进行集中清运,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协议,村庄清洁做到常态化管理,“改厕工作中,我们确保户厕‘四个一’,有门、有水、有电、有防蝇窗,厕改完成后产生的粪污均通过三格式化粪池进行收集。目前,中心村273户旱厕全部拆除并完成改造,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自来水用户已通水273户,通水普及率100%,水质合格。”

“原来村里只有一条水泥路,其他都是泥水路,全村路上没有一盏灯,一到晚上整个庄子都是黑乎乎的。”正在溧涧方顺藤业编织点打工的本村村民陈琳,看到我们来采访,主动跟记者说,现在村里都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门口,听村支书说,这150盏太阳能路灯的基座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安装了,到时候俺们到活动中心唱唱歌、跳跳广场舞,一路上亮堂得很。你看,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生活好了,环境也好了,你们城里人还不一定有俺们过得舒坦呢!陈琳的话刚一落地,正在干活的村民都笑着议论开来,手里的活却没停下。

近年来,城关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从最基础、最关键、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入手,采用示点打造、专项整治、全域推进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硬化、乡村绿化、村容户貌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关镇在提升各村“颜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气质”持续提升,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强化农村文化建设,使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外在美,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美。目前,该镇在有条件的村里修建民俗博物馆、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各村历史、风俗传统、名人事迹典故等特色文化;开展“新乡贤”“固镇好人”“村居好人”“最美家庭”,以及“法律明白人”“家规、家训、家风”“道德评议会”等多种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尚,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城关镇12个美丽乡村都有历史文化遗存与传说故事,如宋店村的古驿道、七里村的牛文化、张桥村的孝文化、三里村的老龙头等,我们将这些文化串联起来,并配套建设农家乐和特色果蔬业,为游客提供具有特色乡土文化服务,展现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展示城关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城关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陈德宝表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我们将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乡村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当前,城关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县”,依托自身优势,深挖文化底蕴,整合特色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在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同时,努力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和乡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培育新动能。(完)                                                                                                                   

341

蚌埠新闻网记者 庞贵军 通讯员 潘玉响 

近日,记者走进省级美丽乡村固镇县城关镇三里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民居端庄大气,一面面文化墙讲述文明与道德,一簇簇黄秋英、紫薇笑颜绽放,与挂果的枣树石榴树,点缀村落妆容……一幅活力四射的新农村风貌扑面而来。

在走访中记者得知,三里村按照30米一个的距离安装了139盏太阳能路灯,建设1000平方米的小杨广场、450米的沿河步道、1440平方米的“五小园”、硬化道路2.256公里,“户户通”3公里、铺设线路管道600米,雨水管道545米、绘制文化墙800平方米等。同时,针对环境整治,先后投入人员176人次,动用各种车辆百余台次,清理河道淤泥和各类垃圾百余吨。

“路修了,水净了,村美了,这不是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目标,关键是要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弘扬时代新风,引导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三里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苗卫华说,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先后评选出“村居好人”5人、最美家庭5户、星级文明户15户、“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15人、“平安家庭”233户。“我们还要利用本地本村历史,挖掘三里村由来,老龙庙、土窑等传说故事,赋予三里村更多的文化元素。”

城关镇创建办主任程仲平介绍,三里村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几百万元资金,动员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全新的村容村貌,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提高了,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在逐步养成。通过“内外兼修”,软硬件齐头并进,三里村已初步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在省级美丽乡村溧涧村,记者看到,投资223.78万元,面积120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已初露风采,文化广场、文化大舞台、文化长廊、民俗展示区、健身区、樱花健身道、儿童乐园等,一一排列开来。

“2019年8月,总投资600万元的城关镇溧涧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我们在前期实地调查研究、现场勘探测量中,注重挖掘现存历史文化,科学规划设计方案,于2020年3月完成设计、招标,4月份施工方进场施工。目前,工程类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其他部分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程仲平说。

据了解,溧涧村在加快基础建设的同时,对沟渠、水塘进行疏浚清淤,打捞水体内积存垃圾、白色污染和漂浮生活垃圾,前后动用人工140人次、大型机械455车次,清理黑臭水体沟渠8条、2230米,水塘940平方米,水生态得到进一步恢复。

“我们在村道路两侧、沟渠、水塘沿岸,农户庭院和村庄周围栽种红叶石楠球、紫薇、高杆女贞、樱花等8650棵,并投资5.9万元,在各家房前屋后零星地面因地制宜打造‘五小园’,安装栅栏1320平方米。绿化完成后,中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通村主干道、村内主干道河渠绿化率达到95%以上。”溧涧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告诉记者,结合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拆除乱搭乱建13户2100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草、柴垛、渣土等杂物1560车,清理废旧广告牌16块、非法小广告860张。我们还聘请3名保洁员每天对村内垃圾进行集中清运,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协议,村庄清洁做到常态化管理,“改厕工作中,我们确保户厕‘四个一’,有门、有水、有电、有防蝇窗,厕改完成后产生的粪污均通过三格式化粪池进行收集。目前,中心村273户旱厕全部拆除并完成改造,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自来水用户已通水273户,通水普及率100%,水质合格。”

“原来村里只有一条水泥路,其他都是泥水路,全村路上没有一盏灯,一到晚上整个庄子都是黑乎乎的。”正在溧涧方顺藤业编织点打工的本村村民陈琳,看到我们来采访,主动跟记者说,现在村里都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门口,听村支书说,这150盏太阳能路灯的基座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安装了,到时候俺们到活动中心唱唱歌、跳跳广场舞,一路上亮堂得很。你看,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生活好了,环境也好了,你们城里人还不一定有俺们过得舒坦呢!陈琳的话刚一落地,正在干活的村民都笑着议论开来,手里的活却没停下。

近年来,城关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从最基础、最关键、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入手,采用示点打造、专项整治、全域推进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硬化、乡村绿化、村容户貌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关镇在提升各村“颜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气质”持续提升,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强化农村文化建设,使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外在美,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美。目前,该镇在有条件的村里修建民俗博物馆、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各村历史、风俗传统、名人事迹典故等特色文化;开展“新乡贤”“固镇好人”“村居好人”“最美家庭”,以及“法律明白人”“家规、家训、家风”“道德评议会”等多种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尚,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城关镇12个美丽乡村都有历史文化遗存与传说故事,如宋店村的古驿道、七里村的牛文化、张桥村的孝文化、三里村的老龙头等,我们将这些文化串联起来,并配套建设农家乐和特色果蔬业,为游客提供具有特色乡土文化服务,展现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展示城关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城关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陈德宝表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我们将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乡村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当前,城关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县”,依托自身优势,深挖文化底蕴,整合特色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在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同时,努力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和乡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培育新动能。(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