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通讯员 常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防火防盗,还要防诈骗。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电信网络诈骗也频频发生。
临近“双十一”,正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期。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防骗意识,有效预防各类诈骗,禹会区张公山街道金域社区邀请了辖区民警走进社区,为辖区居民开展防诈骗专题讲座。
10月31日上午,金域社区办公室里座无虚席。禹会公安分局法制大队的民警以“捂好咱的钱袋子”为主题,针对犯罪分子以中老年人为对象的电信诈骗、集资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养生讲座”推销诈骗案为例,给辖区居民普及防诈骗知识,揭露各种诈骗手段和诈骗类型。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增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防范建议,为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居民你们好,当遇到有人向你们介绍投资理财、股票债券、彩票基金等有高额回报的时候,你们可千万别轻易就相信了。他们的惯用手段是先让你尝到一点甜头,给你几期高额利息回报,在取得你的信任后当你投入更多资金的时候,他们就会卷钱走人。投资者看重的是回报,但骗子看重的是投资者的本金。为了避免伤害,我们就必须提高对骗子的防范意识,才能保护自身财产不受损失。”民警向居民介绍常见的诈骗手法。
在各种诈骗中,保健品骗局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今年80岁的孙庆贤大爷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多次高价购买号称有保健功效的产品,大几万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老年人的心态就是图个身体健康,有个精神寄托,经常和老年人见见面,骗子就利用这个心理,直到引诱你挂上钩,通过电话或者去参加会议,给我们洗了脑子……”社区居民孙庆贤老人讲述自己被骗的经历。
“现在有一些保健品公司利用办讲座、送礼物、做体检、卖保健品,专门欺骗老年人。他们先用赠送礼品这样一些小的好处骗取群众的信任,由所谓的‘医学专家’向老年人灌输延年益寿、健康养生的知识,然后夸大其词地说其保健品的用途以及保健效果,并向老年人高价推销保健品,以采取高额利润的方式,让消费者上当受骗。”民警详细解答,“除了直接忽悠消费者购买天价保健品的骗局外,一些买后返利的电信诈骗案件也是频繁发生。像小额返利,他们会逐渐取得你的信任,再加大数额,最终数额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突然就失去联系,让群众的财产损失比较大。”
最近,还有一种骗局层出不穷,就是骗子冒充网购客服或者快递人员,在窃取到消费者的网购记录后,以产品质量不合格或产品在运送途中丢失为由跟消费者联系,以退换货或者以双倍赔偿款的事宜,然后进行诈骗。“在从淘宝买东西的时候,还会收到一些网络链接,经常会碰到叫你输入卡号密码、身份证号,像这种情况大家一定要小心,因为他设置的网站可能会套取你的真实信息,然后利用套取的信息来进行盗取你卡内的钱财。大家不要轻易地将个人资料、银行卡号、存款密码等信息告知他人。”民警提醒。
那么,怎样才能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呢?民警告诉我们:只要记住一切网络兼职刷单的都是诈骗,一切网络免押贷款的都是诈骗,一切网络交友引导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一切自称社保、消防救援、公检法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只要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骗子就拿我们没辙。再次请大家记住民警教给我们的防骗口诀,务必擦亮识别诈骗的慧眼,谨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