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文化赋能,浸润小康基色

2020-12-18 08:39 蚌埠新闻网  

□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大型民族舞剧《大禹》剧照

有人将社会的发展比作人体发育,认为人的发育成长既包括四肢、五官以及内脏等躯体的“物质的”方面,也包括心理的文化的“精神的”方面。也有人用中医理论推演,认为“精神的”方面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恰似人体的经络系统、气血系统和津液系统,尤其需要关注和重视。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模块,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市文旅局局长袁政眼里,文化的方面无异于整个社会的经络系统、气血系统和津液系统,文化浸染到什么程度,小康社会的精气神就达到什么高度。

那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蚌埠是如何一点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呢?文化建设又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哪些切实改变?

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建立起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基本形成“城市一刻钟、农村半小时”公共文化服务圈

十二月的皖北大地,冬寒已深。走进位于龙子湖西岸的市文化馆,琴声歌声鼓点声声声入耳。在一楼偌大的舞蹈排练厅里,一群50+的中老年人正在整理舞蹈队形,各个脸上笑意盈盈。往上走,戏曲排演室、钢琴教室、书法教室一应俱全,有的教室还配备了空调和投影仪。

“在市文化馆学跳花鼓灯,学期末参排一两个节目,到年底跟着市文化馆下基层演出,被认可、被需要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伍成刚是市文化馆的常客,已经跟着培训班老师免费学舞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精气神”。

在喜迎门社区服务中心,每周二、四的下午都会按惯例迎来一群身材姣好、精神饱满的社区阿姨。她们径自上到二楼,走进舞蹈室、换上舞鞋、打开空调、拉起窗帘、放上音乐,就开始翩翩起舞。两个小时之后,又三三两两各自离开。因为这里是社区退休干部李蓓利用个人所长开办的社区老年大学,设有舞蹈、声乐和书法课程,主要面向社区居民开放。

但也有从其他社区“远道而来”的拥趸,比如舞蹈班58岁的陈玉英,就是从蚌埠装甲兵学院骑行半个小时,风雨无阻,坚持到喜迎门社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她说,“自从学了舞蹈,不光体型好看了,气质也拔起来了,生活中也找到自信了,现在整个人更有追求了。”

去年刚退下来的马常品,最近也找到了自己的新追求——他新近晒出的朋友圈,不是参加了什么文艺骨干培训,就是在某街道文化中心接受声乐训练,再不然就是和旧日好友重聚时的高歌一曲。

“现在生活好了,但凡有点时间有点闲,谁不想找点乐子自娱一下呢?”马常品所说的“乐子”,指的显然是“物质享受”之外的愉悦精神的文化范畴,亦即文化获得感。

现实中,随着百姓的钱袋子慢慢鼓胀起来,他们的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元。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电视、广播这种被动输入型的文化消遣,而更青睐于可以自主选择的参与式、体验式的文化休闲。农村也一样。每到傍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走上乡村大舞台,架起音响,跳几支广场舞。

如何为他们提供足够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和精神食粮,让他们除了能看电视、听广播,还能读读书、看看报,看演出甚至自己动手搞演出?多年来,政府立足于公共文化需求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工程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来自市文旅局的数据显示,全市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机,新建了3个市县文化馆新馆、6个县区公共图书馆(新馆)、1个县博物馆新馆、22个城市共享书屋、20个城市阅读点,新增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另有3个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建成开放。到目前,全市共建有55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60个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初步建立起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这背后其实还包括,公共文化事业费投入稳步增加——人均文化事业费由2017年的25.38元提高至2019年的37.31元;公共文化的服务人群不断扩大——新增文化工作人员1230名。

文化惠民与文艺精品同袂而歌

◎延伸文化服务触角,向下“接地线”,让百姓在家门口共享文化服务

◎创作精品艺术剧目,向上“塑品牌”,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精品

朱世强今年4月刚入职龙子湖区文化馆,成为我市群众文化工作者才几个月,就已经有了十多次把文艺送到田间地头的经历。在昨天上午举行的“文艺下乡”活动中,他还把自己作词、作曲、编曲的扶贫歌曲《小康路上》,亲自演绎给李楼乡朝阳村的村民们听。

还记得小时候/故乡是贫瘠的山岗/那里的人们总是向往着生活的富裕/当我长大以后/是春雨滋润了大地/精准扶贫像一道光给人们带来了力量/小康的路上 奋斗有你有我/一起手拉手 跟着党一起走/小康的路上 我们一起闯/共同富裕是我们幸福的方向……他说,这首歌的创作初衷是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家乡也穷,上高中、大学及至工作后,每次回家乡都能看到家乡在变化,“是精准扶贫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富、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所以想把所见所感融入自己的创作,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用艺术的形式传递给老百姓。”

让文艺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热点、反映社会,是近些年群众文艺创作的根本遵循。今年创排的数来宝《与你同行》、相声《奋斗有我》、舞蹈《敲起幸福的双条鼓》、卫调花鼓戏《大步流星奔小康》等数十个群众文艺作品,就紧紧抓住了全民战“疫”、全面小康的年度热点话题。

这些作品又借助“千场文艺千村行”“千场文艺转起来”“我们的节日”“文化惠民消费季”“温馨蚌埠 欢乐珠城”“‘9+N’大篷车”等群众文化活动,向下延伸服务触角“接地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到演出的同时,推动国家政策和政府行动深入民心。

每个村配备一名“吃财政饭”的文化协管员,一个村一年至少安排4场演出,在全市1092个村(居)中活跃着3366支群众业余文化团队,2019年公益电影放映11223场、送戏下乡演出3804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给乡村基层端出的文化大餐,实惠又实在。

以文养人,更要以文润城。蚌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创作一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塑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化品牌经典,一直为人们所期待。

于是近些年,市文化主管部门携手两大院团,和文艺工作者一起呕心沥血,推出一个又一个饱受社会关注、较好提升蚌埠艺术品牌知名度的舞台剧目。

——舞剧《大禹》和《石榴花开》,先后荣获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被国家部委、省市有关领导和国内舞蹈艺术界的大咖们誉为“蚌埠现象”。

——复排舞剧《大禹》、新创小戏《欠条》、小品《改道》,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部”“百年百项”。

——复排大型泗州戏《杨八姐闯幽州》和新创卫调花鼓小戏《香油计》,被文旅部列入全国稀有优秀传统剧目,参加戏曲百戏盛典演出。

——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银奖、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安徽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参演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展演;

——红色戏剧《哥哥莫要过河来》入选全省文化惠民优秀展演剧目;

——现代泗州戏《夙愿》获安徽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全省戏曲孵化计划暨农村现实题材创作工程。作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面向全国展演,于近日在蚌埠大剧院上演。

……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频共振

◎把发展文化产业与繁荣文化事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硬”

◎五年内诞生两个国家级“双黄蛋”,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力证

2002年9月28日至30日,沫河口镇举办第一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为期3天,乡亲们共准备了近百个节目,除去歌舞表演,还有书法摄影展、近代农具展、沫河口镇一日游等内容。

2008年4月5日至7日,该镇又以“和谐·发展·人文·魅力”为主题,举办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共设置十多项内容,分享农村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成果。

2020年8月8日,在该镇万亩莲藕基地举行蚌埠首届“淮河之莲·沫河之夏”农产品展暨沫河口镇国家农业强镇建设启动仪式,促进当地特色农业向“特色景观+荷花观赏”“休闲采摘+农产品展销”“莲鸭共养+农家乐”等文化旅游转化,推动乡村振兴。

——以上是徐建光12月14日分享在朋友圈的文字。作为沫河口镇的“头号宣传员”,他总是找准一切时机利用一切载体宣传推广自己的小镇。他说,农村文化以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态,不断为农民的生活添加幸福元素,使当代农民不仅物质上日益富足,精神面貌更是焕发新彩。

把这个小镇的视阈延展、放大,正是蚌埠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长期坚持的选择和路径:把发展文化产业与繁荣文化事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硬”。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必须突破两点:一是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场景,二是培育和发展一批业态丰富的文化产业。”市文旅局局长袁政告诉记者,蚌埠文化领域在五年内诞生两个国家级“双黄蛋”——大禹文化产业园示范园区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就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力证。他说,这是用一种“仰望星空”的文化大视野进行的谋篇布局,正推动全市文化小康建设阔步前行。

事实上,“十三五”期间,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蚌埠市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意见》,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搭建真金白银的政策体系;注重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打好资源牌、政策牌、招商牌、服务牌和创新牌,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更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在文化资源和旅游各大要素融合贯通方面开动脑筋,在文化资源利用、文化项目推进、文化产业升级、文化品牌打造上大做文章,形成了文化价值传承与商业价值开发齐歌共舞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来自省委宣传部发布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考核结果显示:2019年,我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6.79亿元,首破百亿大关,占GDP比重5.6%,居全省第三位;“文化产业政策及落实”、“文旅融合发展”单项排名居全省第一;综合排名居全省第三。

在上个月进行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集中评审答辩中,我市将文化遗产化身旅游风景、将文化场馆变身打卡胜地、让文艺节目点亮夜间经济的文旅融合创新,以及“送文化”上线、“种文化”扎根、“管文化”到点的文化供给模式创新,都得到评审专家的交口称赞。

而这些创新探索,目的只有一个:以文化事业促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带文化事业,两者互促共荣,推动提升全市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以前只有‘说头’没有‘看头’,现在‘看头’‘玩头’变多了,老家来人也可以带着到处转转了。”从广西远嫁来蚌的刘女士,总喜欢向老家亲友晒出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各个角度的美图:“来中国第一座露天博物馆看古民居奇观,真的可以有!”        (完)                                                                                                            

35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