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共小蚌埠支部: 开辟敌后第二战场 迎接革命胜利曙光

2021-03-23 08:10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 通讯员 高晓东 文/图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伟大史诗。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顾全大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中坚力量,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胜利。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地处沦陷区的蚌埠也涌现出众多优秀共产党员,他们身处险境却不畏危险,坚持在敌后开展抗日活动,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小蚌埠人高揖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941年夏,受党组织的派遣,他返回家乡从事地下工作,建立了这一时期我市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小蚌埠支部,成为蚌埠沦陷期间漫漫黑夜里的第一盏明灯,开创了蚌埠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小蚌埠——

日伪统治区的“灯下黑”

从淮河南岸跨越朝阳路淮河公路桥,就来到了淮上区小蚌埠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里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桥横跨淮河,铁路横穿而过,道路畅通无阻,高楼拔地而起,商铺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然而,在清末民初,小蚌埠镇却是名副其实的小地方,只有两条街,一条叫顺河街,另一条名叫正街,老百姓习惯把两条街统称为小蚌埠街。原本顺河街有集市生意,但因时常被淮河涨水淹没,堤北的正街逐渐兴旺起来,久而久之,街道绵延里许,人口达到两百来户,成为淮河北岸的商品交易集散地。1911年,津浦铁路开通后,这里又变成四方交通要冲,为中国共产党日后以此为据点,开展敌后工作埋下了伏笔。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此后,国共两党虽然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中国军队仍败多胜少,大片国土接连沦丧。

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在坦克、大炮掩护下,从凤阳、临淮关方向入侵占领了蚌埠,包括小蚌埠镇在内的津浦铁路沿线地带也相继沦陷,此后直至抗战胜利,蚌埠一直沦落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在豫皖苏边区不断制造摩擦,新四军第四师在淮上地区被迫进行反顽斗争。1941年5月,四师奉上级指示向津浦路东转移,淮上地委的地方干部也大部分随部队过路东,另有少部分家在本地的干部和妇女病残人员被就地疏散隐蔽。与此同时,为了继续开展抗战,四师派人潜入敌占区蚌埠,秘密发展组织,开展地下抗日工作。

“小蚌埠东邻连接路东路西的津浦铁路,南与伪安徽省政府蚌埠隔河相望,北接淮北抗日根据地,是看似危险实为日伪军统治‘灯下黑’的地方,既可以成为来往根据地和敌占区干部的联络点、中转站,又可以发展成向蚌埠开展斗争的秘密地点。”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郭照东说,正是因为具备以上条件,小蚌埠才成为我市抗战时期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而肩负此项重任的就是来自当地的共产党员高揖三。

小蚌埠支部——

我市在抗战时的第一个党支部

3月10日上午,记者在淮上区政府见到了高揖三的孙子高晓东先生。多年来,他致力于收集整理有关祖父的相关文字材料,不仅全面了解了祖父生前发展党员、创建党支部、开展地下工作的事迹,而且较完整地展现出我市地下党为抗战作出的贡献。

高晓东告诉记者,随着抗战的远去,当年的亲历者多已作古,他们留下的回忆文字就成了最主要的历史见证。在采访现场,厚厚的资料多达70余件,涵盖报刊、文章、回忆录、书信、相片等,丰富翔实的内容成为我党参与敌后抗日的重要依据。

“他是一个出身在地主家庭的共产党员。”采访当天,高晓东边展示材料,边对记者说,祖父虽生在地主家庭,衣食无忧,但衣着简朴,不追求奢华,特别同情穷苦农民,即便遭到家人反对,也想尽办法帮助穷人,“可以说,他宁愿吃苦受罪,‘背叛’家庭,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信仰。”

高揖三,原名高维让,1909年出生于小蚌埠后楼村。在家乡读完小学后,他考入凤阳省立五中。“当时,五中是一所与时代共命运的新型学校,聚集了一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先后涌现出很多思想先进的共产党人。”高晓东说,在这里,高揖三接触了思想敏锐的同学,和他们共同研读革命书籍,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并多次走上街头参加游行示威。


高晓东展示小蚌埠支部照片

1928年,高揖三回到家乡,在灵璧县第一完小(即小蚌埠小学,当时小蚌埠归灵璧县管辖)任国文、历史教员。时值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时期,他以课堂为革命舞台,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道理,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工作之余,他还与其他小学教师往来,结识了崔家楼小学教师崔予庭、山香寺小学教师崔竹生,发起成立“求生读书会”,组织进步青年,阅读革命书籍,探讨社会出路。后来,他们又通过汪冰石与省立第二乡村师范的进步组织“现实社”建立了联系,互相交换书籍、交流读书心得,彼此共同促进。

“九一八”事变消息传到蚌埠后,高揖三义愤填膺,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书写标语、刻印传单,组织学生游行、义演,发动群众抵制日货等,引起了当局的记恨。1936年,他因阅读进步书刊《新观察》以及组织革命活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后在其兄高仲华和时任蚌埠商会会长高蔚轩斡旋下才得以保释出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高揖三决定投笔从戎,远赴延安,献身抗日疆场。途中,因交通阻断,他几经辗转到达了陕北云阳的“青训班”学习。结业后,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转入山西侯马“民大”四分校,而后又参与河南潢川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学习。1938年5月,高揖三在信阳由濮思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心愿。此后,他在阜阳、蒙城等地从事统战工作。1941年初,他从豫皖苏党校学习结业,被派往中共淮上地委怀远五区从事民政工作。5月份,高揖三受组织派遣返回家乡,秘密从事党的地下斗争。

回到家乡后,高揖三先以私塾先生为掩护,白天以教书为业,晚上则以学校为基地,开办农民夜校,广泛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并物色积极分子,为发展组织准备。1941年7月,他先发展高介福、高传文入党。11月的一个夜晚,在后楼村外的大堑沟里,高揖三宣布成立中共小蚌埠支部,自己担任支部书记,从此,在敌后播下一颗抗日的火种。

采访当天,顺着高晓东指的方向,记者发现,昔日的大堑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商品住宅楼。听着高晓东的讲述,看着今天的城市新貌,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感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小蚌埠交通站——

为党蓄积力量、为党保存实力

“在当时那个年代,在沦陷区开展敌后工作,每次执行任务都冒着生命危险,一旦暴露身份就是灭顶之灾,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但祖父和他领导的支部党员却从不退缩,出色完成了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谈及小蚌埠地下党的工作,高晓东的言语中充满了钦佩和自豪。

翻开高晓东的汇总材料,记者发现,高揖三和小蚌埠地下党开展的地下活动不计其数。其中,有关秘密发展党员、掩护党员干部转移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大量亲历者回忆录和书信证明则勾勒出小蚌埠支部为我党蓄积力量、保存实力作出的贡献。

高揖三去世后,拂晓报刊登的悼文(见左下角

小蚌埠支部成立后,高揖三积极在家乡发展党员,扩大基层党组织力量。考虑到沦陷区的恶劣环境,他继续以“读书会”和夜校为掩护,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团结教育进步青年,特别是做好搬运工人和船民的思想工作,通过拜把子等方式,发展了一批地下党员,不久就在渡口的船工中建立了分支机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敌后工作不断深入,党组织也逐步发展壮大,吸收了高传宣、陈春堂、高传厚、杜方成、李克俭、高介忠、苏廷成、麴兆芳等同志,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小蚌埠支部党员已发展到二三十人,范围已从小蚌埠扩大到市内,党员除了农民、人力车夫、三轮车夫、轮船工人等,还包括一些学生、店员、职员和伪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开展地下抗日斗争创造了条件。

“小蚌埠地处交通要道,是联系路西敌占区和路东根据地的跳板,自然成了我党的落脚点和联络点。”高晓东介绍,考虑到小蚌埠绝佳的位置,掩护和护送党员往来交通也是小蚌埠支部的另一项工作。当时,高揖三把自家作为交通联络站,多次掩护党员干部成功转移。

1941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主力被迫转移后,杨光群和部分同志留在沙沟草寺建立联络站,负责接收伤病和安置来不及转移的党员。起先,她被安排在草寺学校当教员,但部队撤走后,当地土匪横行,她不得不转移。几名留守干部经过研究,一致认为高揖三家最为安全。

杨光群来到小蚌埠后,考虑到其有合肥口音,容易引起怀疑,高揖三遂说服二哥高仲华认其为干女儿并收留居住。当时,高仲华是蚌埠市汪伪政府参议员、小蚌埠乡长、正街小学校长,社会地位和名望很高,杨光群自此有了安全保障。

然而,杨光群在当地没待多久,就遭到两名日本鬼子的骚扰。尽管后来在高家人阻挠下化险为夷,但高揖三却不放心,立刻启动撤离计划,两天后,就办好了“良民证”、买好船票,将她和另外三名女同志护送至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

在抗战期间,小蚌埠支部还掩护转移过曾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的王以萌同志。其间,他由组织上安排先到高揖三处借住。因为方言有别,高揖三以“把兄弟”的名义,将其安排至附近小学担任教员,几个月后,才平安回到上海。

小蚌埠地下党——

坚持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铁窗风味,家常便饭。杀头枪毙,告老还乡。”这是高揖三的座右铭,也是小蚌埠支部党员大无畏精神的心灵写照。抗战期间,他们除了发展党员、建立敌后交通站,还多次承担情报收集传递、采购运送紧缺战略物资、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等敌后抗日斗争。

战争年代,情报收集传递是头等大事。根据材料记载,为了支持抗战,党支部书记高揖三派遣党员高介福长期深入沦陷区,暗地了解敌军驻防、番号和伪军政人员变动情况,又动员其加入日军举办的“青年队”,搜集有关铁路沿线敌情等。情报收集后,支部派遣党员或装扮卖香烟的小贩、或伪装成商人,把有关信息送到根据地,有力配合了抗日军事行动。

当时,因为日伪军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缺乏各种紧缺的战略物资。接到命令后,小蚌埠支部党员多次赴市区,帮助采购布匹、药品、油墨、纸张、缝纫机、油印机等物资。但由于存在关卡,如何把物资送到根据地成了难题。此时,支部中的码头工人主动承担重任,利用地形熟、水性好特点,每次都冒着生命危险,把物资运送过河,然后再经地下党员以走亲戚、做生意为名,趁夜通过偏僻小道把物资送到根据地。

对于买不到的物资,小蚌埠地下党也有办法。当时,根据地急需制造武器的钢铁,支部党员高介富、高传文等人发现,淮河大铁桥北岔道边堆了很多断铁轨、夹板铁,刚好都是优质钢材。可是,碍于桥上有日军看守,无法顺利搬出来。后来,他们借助在桥头做苦工的机会,把废弃铁轨推到沟里,晚上再外运到村外,成功收集了一大堆钢轨。然后,他们再把钢轨捆在苇捆里,趁夜用牛车送了出去,圆满完成了任务。

说起小蚌埠支部的“壮举”,这就不得不提在市区散发传单的行动。抗战期间,蚌埠是日伪省政府所在地,不仅长期戒备森严,而且时常派兵外出扫荡。为了压制日寇嚣张气焰,宣传抗日进步思想,根据地决定在市区散发抗日传单。接到任务后,小蚌埠地下党首先确定了时间和地点,在行动前天晚上,高揖三和其他三名地下党潜入市区,分别在“维多利”电影院门口、二马路沿线、日本洋行货栈散发抗日传单,一时满城风雨,极大震惊了敌人,鼓舞了抗日士气。

然而,正当抗战节节胜利时,小蚌埠支部书记高揖三却身份暴露,被迫离开赴淮北根据地工作。1946年,因长期劳累,积劳成疾,他不幸于泗县病逝,终年37岁。1949年,经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高揖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虽然支部书记高揖三不幸牺牲,但小蚌埠支部的敌后工作仍在继续。抗战胜利后,地下党的目标是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早日实现蚌埠解放。在此期间,他们除了揭露国民党挑起内战的罪行,还利用机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法斗争。1949年1月,随着解放军的成功渡淮,经历了八年多的敌后斗争后,蚌埠地下党终于把城市交还到人民手中。(完)

285

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 通讯员 高晓东 文/图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伟大史诗。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顾全大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中坚力量,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胜利。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地处沦陷区的蚌埠也涌现出众多优秀共产党员,他们身处险境却不畏危险,坚持在敌后开展抗日活动,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小蚌埠人高揖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941年夏,受党组织的派遣,他返回家乡从事地下工作,建立了这一时期我市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小蚌埠支部,成为蚌埠沦陷期间漫漫黑夜里的第一盏明灯,开创了蚌埠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小蚌埠——

日伪统治区的“灯下黑”

从淮河南岸跨越朝阳路淮河公路桥,就来到了淮上区小蚌埠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里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桥横跨淮河,铁路横穿而过,道路畅通无阻,高楼拔地而起,商铺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然而,在清末民初,小蚌埠镇却是名副其实的小地方,只有两条街,一条叫顺河街,另一条名叫正街,老百姓习惯把两条街统称为小蚌埠街。原本顺河街有集市生意,但因时常被淮河涨水淹没,堤北的正街逐渐兴旺起来,久而久之,街道绵延里许,人口达到两百来户,成为淮河北岸的商品交易集散地。1911年,津浦铁路开通后,这里又变成四方交通要冲,为中国共产党日后以此为据点,开展敌后工作埋下了伏笔。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此后,国共两党虽然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中国军队仍败多胜少,大片国土接连沦丧。

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在坦克、大炮掩护下,从凤阳、临淮关方向入侵占领了蚌埠,包括小蚌埠镇在内的津浦铁路沿线地带也相继沦陷,此后直至抗战胜利,蚌埠一直沦落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在豫皖苏边区不断制造摩擦,新四军第四师在淮上地区被迫进行反顽斗争。1941年5月,四师奉上级指示向津浦路东转移,淮上地委的地方干部也大部分随部队过路东,另有少部分家在本地的干部和妇女病残人员被就地疏散隐蔽。与此同时,为了继续开展抗战,四师派人潜入敌占区蚌埠,秘密发展组织,开展地下抗日工作。

“小蚌埠东邻连接路东路西的津浦铁路,南与伪安徽省政府蚌埠隔河相望,北接淮北抗日根据地,是看似危险实为日伪军统治‘灯下黑’的地方,既可以成为来往根据地和敌占区干部的联络点、中转站,又可以发展成向蚌埠开展斗争的秘密地点。”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郭照东说,正是因为具备以上条件,小蚌埠才成为我市抗战时期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而肩负此项重任的就是来自当地的共产党员高揖三。

小蚌埠支部——

我市在抗战时的第一个党支部

3月10日上午,记者在淮上区政府见到了高揖三的孙子高晓东先生。多年来,他致力于收集整理有关祖父的相关文字材料,不仅全面了解了祖父生前发展党员、创建党支部、开展地下工作的事迹,而且较完整地展现出我市地下党为抗战作出的贡献。

高晓东告诉记者,随着抗战的远去,当年的亲历者多已作古,他们留下的回忆文字就成了最主要的历史见证。在采访现场,厚厚的资料多达70余件,涵盖报刊、文章、回忆录、书信、相片等,丰富翔实的内容成为我党参与敌后抗日的重要依据。

“他是一个出身在地主家庭的共产党员。”采访当天,高晓东边展示材料,边对记者说,祖父虽生在地主家庭,衣食无忧,但衣着简朴,不追求奢华,特别同情穷苦农民,即便遭到家人反对,也想尽办法帮助穷人,“可以说,他宁愿吃苦受罪,‘背叛’家庭,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信仰。”

高揖三,原名高维让,1909年出生于小蚌埠后楼村。在家乡读完小学后,他考入凤阳省立五中。“当时,五中是一所与时代共命运的新型学校,聚集了一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先后涌现出很多思想先进的共产党人。”高晓东说,在这里,高揖三接触了思想敏锐的同学,和他们共同研读革命书籍,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并多次走上街头参加游行示威。


高晓东展示小蚌埠支部照片

1928年,高揖三回到家乡,在灵璧县第一完小(即小蚌埠小学,当时小蚌埠归灵璧县管辖)任国文、历史教员。时值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时期,他以课堂为革命舞台,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道理,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工作之余,他还与其他小学教师往来,结识了崔家楼小学教师崔予庭、山香寺小学教师崔竹生,发起成立“求生读书会”,组织进步青年,阅读革命书籍,探讨社会出路。后来,他们又通过汪冰石与省立第二乡村师范的进步组织“现实社”建立了联系,互相交换书籍、交流读书心得,彼此共同促进。

“九一八”事变消息传到蚌埠后,高揖三义愤填膺,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书写标语、刻印传单,组织学生游行、义演,发动群众抵制日货等,引起了当局的记恨。1936年,他因阅读进步书刊《新观察》以及组织革命活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后在其兄高仲华和时任蚌埠商会会长高蔚轩斡旋下才得以保释出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高揖三决定投笔从戎,远赴延安,献身抗日疆场。途中,因交通阻断,他几经辗转到达了陕北云阳的“青训班”学习。结业后,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转入山西侯马“民大”四分校,而后又参与河南潢川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学习。1938年5月,高揖三在信阳由濮思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心愿。此后,他在阜阳、蒙城等地从事统战工作。1941年初,他从豫皖苏党校学习结业,被派往中共淮上地委怀远五区从事民政工作。5月份,高揖三受组织派遣返回家乡,秘密从事党的地下斗争。

回到家乡后,高揖三先以私塾先生为掩护,白天以教书为业,晚上则以学校为基地,开办农民夜校,广泛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并物色积极分子,为发展组织准备。1941年7月,他先发展高介福、高传文入党。11月的一个夜晚,在后楼村外的大堑沟里,高揖三宣布成立中共小蚌埠支部,自己担任支部书记,从此,在敌后播下一颗抗日的火种。

采访当天,顺着高晓东指的方向,记者发现,昔日的大堑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商品住宅楼。听着高晓东的讲述,看着今天的城市新貌,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感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小蚌埠交通站——

为党蓄积力量、为党保存实力

“在当时那个年代,在沦陷区开展敌后工作,每次执行任务都冒着生命危险,一旦暴露身份就是灭顶之灾,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但祖父和他领导的支部党员却从不退缩,出色完成了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谈及小蚌埠地下党的工作,高晓东的言语中充满了钦佩和自豪。

翻开高晓东的汇总材料,记者发现,高揖三和小蚌埠地下党开展的地下活动不计其数。其中,有关秘密发展党员、掩护党员干部转移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大量亲历者回忆录和书信证明则勾勒出小蚌埠支部为我党蓄积力量、保存实力作出的贡献。

高揖三去世后,拂晓报刊登的悼文(见左下角

小蚌埠支部成立后,高揖三积极在家乡发展党员,扩大基层党组织力量。考虑到沦陷区的恶劣环境,他继续以“读书会”和夜校为掩护,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团结教育进步青年,特别是做好搬运工人和船民的思想工作,通过拜把子等方式,发展了一批地下党员,不久就在渡口的船工中建立了分支机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敌后工作不断深入,党组织也逐步发展壮大,吸收了高传宣、陈春堂、高传厚、杜方成、李克俭、高介忠、苏廷成、麴兆芳等同志,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小蚌埠支部党员已发展到二三十人,范围已从小蚌埠扩大到市内,党员除了农民、人力车夫、三轮车夫、轮船工人等,还包括一些学生、店员、职员和伪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开展地下抗日斗争创造了条件。

“小蚌埠地处交通要道,是联系路西敌占区和路东根据地的跳板,自然成了我党的落脚点和联络点。”高晓东介绍,考虑到小蚌埠绝佳的位置,掩护和护送党员往来交通也是小蚌埠支部的另一项工作。当时,高揖三把自家作为交通联络站,多次掩护党员干部成功转移。

1941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主力被迫转移后,杨光群和部分同志留在沙沟草寺建立联络站,负责接收伤病和安置来不及转移的党员。起先,她被安排在草寺学校当教员,但部队撤走后,当地土匪横行,她不得不转移。几名留守干部经过研究,一致认为高揖三家最为安全。

杨光群来到小蚌埠后,考虑到其有合肥口音,容易引起怀疑,高揖三遂说服二哥高仲华认其为干女儿并收留居住。当时,高仲华是蚌埠市汪伪政府参议员、小蚌埠乡长、正街小学校长,社会地位和名望很高,杨光群自此有了安全保障。

然而,杨光群在当地没待多久,就遭到两名日本鬼子的骚扰。尽管后来在高家人阻挠下化险为夷,但高揖三却不放心,立刻启动撤离计划,两天后,就办好了“良民证”、买好船票,将她和另外三名女同志护送至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

在抗战期间,小蚌埠支部还掩护转移过曾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的王以萌同志。其间,他由组织上安排先到高揖三处借住。因为方言有别,高揖三以“把兄弟”的名义,将其安排至附近小学担任教员,几个月后,才平安回到上海。

小蚌埠地下党——

坚持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铁窗风味,家常便饭。杀头枪毙,告老还乡。”这是高揖三的座右铭,也是小蚌埠支部党员大无畏精神的心灵写照。抗战期间,他们除了发展党员、建立敌后交通站,还多次承担情报收集传递、采购运送紧缺战略物资、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等敌后抗日斗争。

战争年代,情报收集传递是头等大事。根据材料记载,为了支持抗战,党支部书记高揖三派遣党员高介福长期深入沦陷区,暗地了解敌军驻防、番号和伪军政人员变动情况,又动员其加入日军举办的“青年队”,搜集有关铁路沿线敌情等。情报收集后,支部派遣党员或装扮卖香烟的小贩、或伪装成商人,把有关信息送到根据地,有力配合了抗日军事行动。

当时,因为日伪军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缺乏各种紧缺的战略物资。接到命令后,小蚌埠支部党员多次赴市区,帮助采购布匹、药品、油墨、纸张、缝纫机、油印机等物资。但由于存在关卡,如何把物资送到根据地成了难题。此时,支部中的码头工人主动承担重任,利用地形熟、水性好特点,每次都冒着生命危险,把物资运送过河,然后再经地下党员以走亲戚、做生意为名,趁夜通过偏僻小道把物资送到根据地。

对于买不到的物资,小蚌埠地下党也有办法。当时,根据地急需制造武器的钢铁,支部党员高介富、高传文等人发现,淮河大铁桥北岔道边堆了很多断铁轨、夹板铁,刚好都是优质钢材。可是,碍于桥上有日军看守,无法顺利搬出来。后来,他们借助在桥头做苦工的机会,把废弃铁轨推到沟里,晚上再外运到村外,成功收集了一大堆钢轨。然后,他们再把钢轨捆在苇捆里,趁夜用牛车送了出去,圆满完成了任务。

说起小蚌埠支部的“壮举”,这就不得不提在市区散发传单的行动。抗战期间,蚌埠是日伪省政府所在地,不仅长期戒备森严,而且时常派兵外出扫荡。为了压制日寇嚣张气焰,宣传抗日进步思想,根据地决定在市区散发抗日传单。接到任务后,小蚌埠地下党首先确定了时间和地点,在行动前天晚上,高揖三和其他三名地下党潜入市区,分别在“维多利”电影院门口、二马路沿线、日本洋行货栈散发抗日传单,一时满城风雨,极大震惊了敌人,鼓舞了抗日士气。

然而,正当抗战节节胜利时,小蚌埠支部书记高揖三却身份暴露,被迫离开赴淮北根据地工作。1946年,因长期劳累,积劳成疾,他不幸于泗县病逝,终年37岁。1949年,经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高揖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虽然支部书记高揖三不幸牺牲,但小蚌埠支部的敌后工作仍在继续。抗战胜利后,地下党的目标是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早日实现蚌埠解放。在此期间,他们除了揭露国民党挑起内战的罪行,还利用机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法斗争。1949年1月,随着解放军的成功渡淮,经历了八年多的敌后斗争后,蚌埠地下党终于把城市交还到人民手中。(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