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点燃生命的火 刻下不朽的碑

2021-03-31 11:27 蚌埠新闻网  

平地一声惊雷起,星星之火始燎原。赣东北,中国红色革命版图中的重要一角。红旗漫卷的这片热土,革命先驱们信念如炬,为了打破旧世界,以身为棋,九死未悔。闽浙皖赣根据地,风云际会,激荡着青年志士投身革命洪流,以鲜血为墨,生命为笔,书写闪光的青春答卷——

点燃生命的火 刻下不朽的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宋纪元 陈瑶 文/图

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外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黄银辉守护的红军会师滩石碑。

中国血防纪念馆。

三月的赣东北,新绿吐春,百花争艳,一片生机盎然。

鹰潭,市名取自“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从明末清初时就已是商贾云集、舟楫通行、绕岸灯辉的城市。巍巍武夷山、浩渺鄱阳湖,山水无言,却见证了鹰潭百年来积淀的红色气质,山水有情,已与这里的红色基因血脉相连,孕育的红色遗迹灿若繁星。

沧海桑田近百年,不变仍是赤子心。

走进青山埋忠骨的周坊镇、探访涓涓溪流边的红军会师滩,追寻血防纪念馆中的战疫精神,一路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足迹,一次次打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在寻访中国共产党在积贫积弱、九州疲敝之际的跋涉,也是在开启一场跨越百年的初心对话。

革命之火 在此燎原

“1929年6月6日,那是一个对万恶旧社会宣战的日子,受苦受难的周坊人民紧跟共产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对敌斗争。”在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讲解员周佳指着展板,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著名的周坊暴动。

贵溪市(鹰潭下属县级市)的周坊,看似平平无奇的小镇,却是革命老区,红色故土。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也从这里开始。

95年前的那个春天,贵溪、余江等地灾荒严重、民不聊生,当地群众要求暴动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共信江特委领导人方志敏化装来到贵溪指导工作。1929年5月26日,方志敏在周坊后山召开贵溪、余江、万年三县党员会议,决定以周坊为中心,全面开展农民运动,成立暴动总指挥部,黄道为总指挥。

“砰!”一声清脆的枪声,刺破夜空的宁静。

一时间火光四起,“冲啊!”“杀啊!”呐喊声连成一片,响彻云霄。

1929年6月6日晚,农民革命团团员系上红布条、带着梭镖、鸟铳、马刀,打着灯笼、火把,活捉了当地土豪劣绅并就地正法,拉开了暴动序幕。

农民革命团烧毁了契约、租约,平债分田。周坊村举行了群众大会,宣布村苏维埃政府成立。

周坊暴动是赣东北一次著名暴动,贵溪的土地革命运动从此由秘密转为公开。

革命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的鸟铳、梭镖等珍贵文物,记录了烽火岁月里那场暴动的血雨腥风。纪念馆外苍松肃穆、碧草青青,沿着长长的阶梯登到山顶,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入云,浴血贵溪、长眠青山的先烈们英灵在此。

“血与火的岁月里,敌人是猖獗的,斗争是残酷的,但这都没有动摇人民群众跟随共产党闹革命的决心。”周佳说,赣东北地区进行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也开始了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战斗历程。

从1930年冬到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四次向赣东北根据地进行反革命围剿,但贵溪苏区军民众志成城,巧施地雷阵,使用地老虎、松树炮等武器,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显示了人民武装的强大威力。

红旗卷起农奴戟,革命征途党指引。成千上万的周坊儿女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树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内的英烈墙上,庄严、郑重地写满了1652名在册烈士的名字,这是全贵溪市烈士人数的三分之一。

百年前,各种势力明争暗斗,派系盘根错节,但那群有志青年们只愿意追随中国共产党,牺牲的烈士们平均年龄只有26岁,生命定格,他们都经受住了火的洗礼,血的考验。

青春壮哉,与国无疆。

铁骨铮铮 浩气长存

四门山,英雄的山。

距离周坊20多公里以外的白田乡四门山上,映山红开了,从山脚到山顶,艳似烟霞,把山映红,所以此花被唤作映山红。

花姿瑰丽映山红,啼血才彰铁骨铮。山岭间的映山红被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也见证了87年前的一段悲壮往事。

在白田乡姚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仙梅的带领下,我们沿山间石板路拾级而上,来到四门山红色堡垒旧址。从山顶俯瞰,远山如黛,风光宜人,盛世太平。

白田乡位于贵溪东北部,全乡共有革命烈士600余人,其中姚家村在四门山红色堡垒壮烈牺牲的烈士就有300余人。白田乡“四门山红色堡垒”是赣东北苏区在方志敏主席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由于叛徒告密,才丧失政权。

“这里地势最高,视野极佳,易守难攻,山脚下的几个村子全貌可以一览无余,这一圈都是战壕,原本上山是没有路的。”当年烈士们与敌军的那场殊死搏斗,陈仙梅娓娓道来。

1934年11月26日上午,驻白田行马桥敌军57师开来一营兵力,企图一举攻下四门山堡垒。堡垒里的勇士们以机枪、手榴弹、点火弹和早就埋好的地雷将敌人炸得血肉横飞,敌人一次次冲锋均未得逞,直至下午4时许,红军即将弹尽,敌军再次指挥残兵逼近堡垒,勇士们宁死不屈,点燃了最后一桶炸药,一声巨响中与敌同归于尽。

风云变色,草木含悲。19名勇士、19个英灵,豪气冲云霄,谱写了辉煌悲壮的历史一页。

为纪念革命烈士,1952年在四门山红色堡垒旧址修建了烈士纪念碑。

斗转星移,站在山顶,眼见村镇面貌早已不同往日;重回山脚,青山未改,漫山的映山红带着热血的温度,直照心扉。

“鲜血染红的花怎会褪色?热血染红的旗帜怎能褪色?几代人洒血流汗换来的红火日子更不能褪色。”生于斯长于斯,白田乡乡长汪胜忠对乡村的发展也有了更长远的谋划,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直达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红色堡垒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白田最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宝贵资源。近年来,乡镇高度重视红色堡垒的历史价值,充分挖掘红色堡垒革命历史史料,在文化、教育、旅游、经济等多方面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在乡村建设和振兴中打好这张红色牌。

一次选择 一生守护

上清镇桂洲村,清澈见底的泸溪河缓缓流过,河边几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背靠大树、傍溪而立有两块石碑,一块高出地面一米五,上面五个红色大字——红军会师滩。另一块碑稍矮,篆刻着《红军上清会师简介》一文,短短百余个字,清晰记录了当年红军上清会师的历史。

寒来暑往,雨雪风霜,这两块石碑像卫士守护着足下的土地。

上清镇的山山水水见证了当年红军会师时气势磅礴的场景,两块石碑也凝聚着老区人民火红的记忆。

1933年1月25日,闽浙赣苏区的工农红军第十军主力(简称红十军)与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一部(简称红三军团)在这块河滩上举行了会师大会,大会由闽浙赣省军委主席、闽浙赣军区政治部主任邵式平主持,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阅兵并讲话。

会师后,红十军列入中央红军建制,主力部队在朱德总司令率领下进入中央苏区英勇作战,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做出了重大贡献。会师推动了革命形势顺利发展,创建了苏维埃闽赣省,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

这两块石碑就在黄银辉屋后50米处,66岁的他每天都会来到碑前看看,清除杂草,擦拭石碑。从垂髫小儿到年过花甲,黄银辉一直守着会师滩,守护石碑。

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但他尽其所能地不让那段光荣的历史湮没。

88年前,中央红军三军团在泸溪河以南,红十军在泸溪河以北,两支部队隔河相望急需渡河会师,时间只有1月25日、26日两天。

当年泸溪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条渡船,一名船工。这唯一的摆渡人叫黄水良,正是黄银辉的父亲,那时也只有20岁。

黄银辉回忆起父亲当年的讲述,还原了这场相遇最初的情景。

“老表,你不用怕,我们是红军,专为穷人打天下。我们来这儿就是为了渡河会师,打倒蒋介石。”

村里来了大部队,被国民党军队欺负惯了的老百姓一开始都很害怕,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有人隔着门缝打量着红军,发现这些人穿得破破烂烂,有的连草鞋都没有,还有一些十五六岁的娃娃兵。

黄水良觉得,他们与国民党军队不一样。红军对他很好,靠岸时会主动帮他拉船,还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他和当地的百姓。在红军的动员下,他答应了帮他们渡河的请求。

渡船一次只能渡42人,泸溪河上的船工号子不舍昼夜,唱响了整整两天,声如金石,气冲霄汉。

军民情深,热血不冷。

村里突然就热闹起来,家家都拆楼梯、门板、床板,拆完了还自发运到河边,因为听说红十军南渡信江,需要架设浮桥。

数九寒冬,天气恶劣,河水冰冷刺骨,战士们咬紧牙关跳到河里,村民看着心疼,也纷纷下河帮着搭桥。有的乡亲提来谷酒给战士驱寒,有的乡亲抱来干柴燃起篝火给战士取暖。

一天一夜,一座近200米长的临时渡桥架在了河面。

红十军战士顺利渡河,两支部队得以顺利在泸溪河北的桂洲沙滩上会师,并举行了庆祝大会。

以前,父亲给黄银辉讲述当年红军部队渡河时的情景,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黄银辉百听不厌,对红军会师升起了无限敬意,两座石碑也成了深深立在他心里的丰碑。

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于1993年在红军会师阅兵旧址竖立了两块石碑。

村里的人陆续外出打工或者搬到了城里,可是黄银辉从没想过要离开泸溪河、离开上清镇,他用真情义务守护着这两块石碑。泸溪河治理时,黄银辉还挑来了硪石,细心地把石碑前的沙地铺成了一块平整的硪石地。2010年泸溪河涨大水,石碑被淹。水退之后,石碑上沾满了泥污,黄银辉提来清水,像给孩子洗澡一样,一点一点把石碑冲洗干净。风吹雨淋日晒,石碑上的字迹渐渐模糊了,黄银辉年年都买红漆,将字迹描红,让石碑更加醒目。

“一定不能忘记革命老前辈,要永远铭记住上清红军会师的历史,将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黄银辉说这是父亲临终前对他最后叮嘱。

现在,黄银辉一遍一遍给探访上清会师旧址、追寻红色足迹的人们讲述当年会师的场景。他和老伴一起守护石碑,这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上清会师只是短暂的一瞬,但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红色信仰 一脉相承

42年过去了,以毛泽东诗词命名的纪念馆仍屹立在鹰潭市余江区,成为一座凝聚群众力量、彰显血防精神的纪念碑。

血吸虫病曾在我国南方广为流行,这一威胁在解放初期依然存在,成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个历史包袱。我们党一向关心人民的身体健康,对消灭血吸虫病尤为重视。毛泽东主席在1955年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第一面红旗》,报道江西省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毛泽东读罢通讯,心潮起伏,激情赋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何等意气飞扬。

春风荡漾,杨柳轻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六亿中国人民在翻身解放之后,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勠力同心,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2018年12月14日,中国血防纪念馆在江西余江揭牌,该馆由原余江血防纪念馆升级改造完成。纪念馆正门外廊两侧耸立8根高11米的主柱,柱顶额枋中央悬挂着铜质镏金“中国血防纪念馆”馆名,是由原国务院副总理、余江籍人士、近代中国著名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的儿子邹家华题写。

步入中国血防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一组动人心魄的雕塑,高举“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大旗的劳动人民,挺立人群之前的党的干部,手持听诊器的血防医务人员,展现出干部群众与瘟神作斗争的英雄气概和磅礴力量。雕塑右侧是毛主席所写《七律二首·送瘟神》的手书。左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论述。

瘟神肆虐、吹响号角、余江首捷、举国行动、合作共享,血防展厅内全景式地展示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历程与成就。

走出纪念馆,马路对面的广场上,唱歌、跳舞、健身的人往来不绝,一片盛世欢歌图景。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防控部署,各相关部门和地方全力以赴科学有效抓好疫情防控,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抗疫精神正和“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一脉相承。

一次次书写奇迹、战胜疫情,亿万个生命被挽救,这是因为党心紧连着民心,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赣东北这片红色土地上,有一种精神分外耀眼和有力,鼓舞了广大人民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中赢得民族独立,在解放战争中当家做主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不断向着现代化强国迈近。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必将赓续出新的精彩。       (完)                                                                                                            

398

平地一声惊雷起,星星之火始燎原。赣东北,中国红色革命版图中的重要一角。红旗漫卷的这片热土,革命先驱们信念如炬,为了打破旧世界,以身为棋,九死未悔。闽浙皖赣根据地,风云际会,激荡着青年志士投身革命洪流,以鲜血为墨,生命为笔,书写闪光的青春答卷——

点燃生命的火 刻下不朽的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宋纪元 陈瑶 文/图

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外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黄银辉守护的红军会师滩石碑。

中国血防纪念馆。

三月的赣东北,新绿吐春,百花争艳,一片生机盎然。

鹰潭,市名取自“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从明末清初时就已是商贾云集、舟楫通行、绕岸灯辉的城市。巍巍武夷山、浩渺鄱阳湖,山水无言,却见证了鹰潭百年来积淀的红色气质,山水有情,已与这里的红色基因血脉相连,孕育的红色遗迹灿若繁星。

沧海桑田近百年,不变仍是赤子心。

走进青山埋忠骨的周坊镇、探访涓涓溪流边的红军会师滩,追寻血防纪念馆中的战疫精神,一路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足迹,一次次打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在寻访中国共产党在积贫积弱、九州疲敝之际的跋涉,也是在开启一场跨越百年的初心对话。

革命之火 在此燎原

“1929年6月6日,那是一个对万恶旧社会宣战的日子,受苦受难的周坊人民紧跟共产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对敌斗争。”在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讲解员周佳指着展板,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著名的周坊暴动。

贵溪市(鹰潭下属县级市)的周坊,看似平平无奇的小镇,却是革命老区,红色故土。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也从这里开始。

95年前的那个春天,贵溪、余江等地灾荒严重、民不聊生,当地群众要求暴动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共信江特委领导人方志敏化装来到贵溪指导工作。1929年5月26日,方志敏在周坊后山召开贵溪、余江、万年三县党员会议,决定以周坊为中心,全面开展农民运动,成立暴动总指挥部,黄道为总指挥。

“砰!”一声清脆的枪声,刺破夜空的宁静。

一时间火光四起,“冲啊!”“杀啊!”呐喊声连成一片,响彻云霄。

1929年6月6日晚,农民革命团团员系上红布条、带着梭镖、鸟铳、马刀,打着灯笼、火把,活捉了当地土豪劣绅并就地正法,拉开了暴动序幕。

农民革命团烧毁了契约、租约,平债分田。周坊村举行了群众大会,宣布村苏维埃政府成立。

周坊暴动是赣东北一次著名暴动,贵溪的土地革命运动从此由秘密转为公开。

革命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的鸟铳、梭镖等珍贵文物,记录了烽火岁月里那场暴动的血雨腥风。纪念馆外苍松肃穆、碧草青青,沿着长长的阶梯登到山顶,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入云,浴血贵溪、长眠青山的先烈们英灵在此。

“血与火的岁月里,敌人是猖獗的,斗争是残酷的,但这都没有动摇人民群众跟随共产党闹革命的决心。”周佳说,赣东北地区进行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也开始了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战斗历程。

从1930年冬到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四次向赣东北根据地进行反革命围剿,但贵溪苏区军民众志成城,巧施地雷阵,使用地老虎、松树炮等武器,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显示了人民武装的强大威力。

红旗卷起农奴戟,革命征途党指引。成千上万的周坊儿女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树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贵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内的英烈墙上,庄严、郑重地写满了1652名在册烈士的名字,这是全贵溪市烈士人数的三分之一。

百年前,各种势力明争暗斗,派系盘根错节,但那群有志青年们只愿意追随中国共产党,牺牲的烈士们平均年龄只有26岁,生命定格,他们都经受住了火的洗礼,血的考验。

青春壮哉,与国无疆。

铁骨铮铮 浩气长存

四门山,英雄的山。

距离周坊20多公里以外的白田乡四门山上,映山红开了,从山脚到山顶,艳似烟霞,把山映红,所以此花被唤作映山红。

花姿瑰丽映山红,啼血才彰铁骨铮。山岭间的映山红被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也见证了87年前的一段悲壮往事。

在白田乡姚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仙梅的带领下,我们沿山间石板路拾级而上,来到四门山红色堡垒旧址。从山顶俯瞰,远山如黛,风光宜人,盛世太平。

白田乡位于贵溪东北部,全乡共有革命烈士600余人,其中姚家村在四门山红色堡垒壮烈牺牲的烈士就有300余人。白田乡“四门山红色堡垒”是赣东北苏区在方志敏主席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由于叛徒告密,才丧失政权。

“这里地势最高,视野极佳,易守难攻,山脚下的几个村子全貌可以一览无余,这一圈都是战壕,原本上山是没有路的。”当年烈士们与敌军的那场殊死搏斗,陈仙梅娓娓道来。

1934年11月26日上午,驻白田行马桥敌军57师开来一营兵力,企图一举攻下四门山堡垒。堡垒里的勇士们以机枪、手榴弹、点火弹和早就埋好的地雷将敌人炸得血肉横飞,敌人一次次冲锋均未得逞,直至下午4时许,红军即将弹尽,敌军再次指挥残兵逼近堡垒,勇士们宁死不屈,点燃了最后一桶炸药,一声巨响中与敌同归于尽。

风云变色,草木含悲。19名勇士、19个英灵,豪气冲云霄,谱写了辉煌悲壮的历史一页。

为纪念革命烈士,1952年在四门山红色堡垒旧址修建了烈士纪念碑。

斗转星移,站在山顶,眼见村镇面貌早已不同往日;重回山脚,青山未改,漫山的映山红带着热血的温度,直照心扉。

“鲜血染红的花怎会褪色?热血染红的旗帜怎能褪色?几代人洒血流汗换来的红火日子更不能褪色。”生于斯长于斯,白田乡乡长汪胜忠对乡村的发展也有了更长远的谋划,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直达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红色堡垒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白田最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宝贵资源。近年来,乡镇高度重视红色堡垒的历史价值,充分挖掘红色堡垒革命历史史料,在文化、教育、旅游、经济等多方面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在乡村建设和振兴中打好这张红色牌。

一次选择 一生守护

上清镇桂洲村,清澈见底的泸溪河缓缓流过,河边几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背靠大树、傍溪而立有两块石碑,一块高出地面一米五,上面五个红色大字——红军会师滩。另一块碑稍矮,篆刻着《红军上清会师简介》一文,短短百余个字,清晰记录了当年红军上清会师的历史。

寒来暑往,雨雪风霜,这两块石碑像卫士守护着足下的土地。

上清镇的山山水水见证了当年红军会师时气势磅礴的场景,两块石碑也凝聚着老区人民火红的记忆。

1933年1月25日,闽浙赣苏区的工农红军第十军主力(简称红十军)与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一部(简称红三军团)在这块河滩上举行了会师大会,大会由闽浙赣省军委主席、闽浙赣军区政治部主任邵式平主持,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阅兵并讲话。

会师后,红十军列入中央红军建制,主力部队在朱德总司令率领下进入中央苏区英勇作战,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做出了重大贡献。会师推动了革命形势顺利发展,创建了苏维埃闽赣省,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

这两块石碑就在黄银辉屋后50米处,66岁的他每天都会来到碑前看看,清除杂草,擦拭石碑。从垂髫小儿到年过花甲,黄银辉一直守着会师滩,守护石碑。

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但他尽其所能地不让那段光荣的历史湮没。

88年前,中央红军三军团在泸溪河以南,红十军在泸溪河以北,两支部队隔河相望急需渡河会师,时间只有1月25日、26日两天。

当年泸溪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条渡船,一名船工。这唯一的摆渡人叫黄水良,正是黄银辉的父亲,那时也只有20岁。

黄银辉回忆起父亲当年的讲述,还原了这场相遇最初的情景。

“老表,你不用怕,我们是红军,专为穷人打天下。我们来这儿就是为了渡河会师,打倒蒋介石。”

村里来了大部队,被国民党军队欺负惯了的老百姓一开始都很害怕,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有人隔着门缝打量着红军,发现这些人穿得破破烂烂,有的连草鞋都没有,还有一些十五六岁的娃娃兵。

黄水良觉得,他们与国民党军队不一样。红军对他很好,靠岸时会主动帮他拉船,还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他和当地的百姓。在红军的动员下,他答应了帮他们渡河的请求。

渡船一次只能渡42人,泸溪河上的船工号子不舍昼夜,唱响了整整两天,声如金石,气冲霄汉。

军民情深,热血不冷。

村里突然就热闹起来,家家都拆楼梯、门板、床板,拆完了还自发运到河边,因为听说红十军南渡信江,需要架设浮桥。

数九寒冬,天气恶劣,河水冰冷刺骨,战士们咬紧牙关跳到河里,村民看着心疼,也纷纷下河帮着搭桥。有的乡亲提来谷酒给战士驱寒,有的乡亲抱来干柴燃起篝火给战士取暖。

一天一夜,一座近200米长的临时渡桥架在了河面。

红十军战士顺利渡河,两支部队得以顺利在泸溪河北的桂洲沙滩上会师,并举行了庆祝大会。

以前,父亲给黄银辉讲述当年红军部队渡河时的情景,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黄银辉百听不厌,对红军会师升起了无限敬意,两座石碑也成了深深立在他心里的丰碑。

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于1993年在红军会师阅兵旧址竖立了两块石碑。

村里的人陆续外出打工或者搬到了城里,可是黄银辉从没想过要离开泸溪河、离开上清镇,他用真情义务守护着这两块石碑。泸溪河治理时,黄银辉还挑来了硪石,细心地把石碑前的沙地铺成了一块平整的硪石地。2010年泸溪河涨大水,石碑被淹。水退之后,石碑上沾满了泥污,黄银辉提来清水,像给孩子洗澡一样,一点一点把石碑冲洗干净。风吹雨淋日晒,石碑上的字迹渐渐模糊了,黄银辉年年都买红漆,将字迹描红,让石碑更加醒目。

“一定不能忘记革命老前辈,要永远铭记住上清红军会师的历史,将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黄银辉说这是父亲临终前对他最后叮嘱。

现在,黄银辉一遍一遍给探访上清会师旧址、追寻红色足迹的人们讲述当年会师的场景。他和老伴一起守护石碑,这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上清会师只是短暂的一瞬,但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红色信仰 一脉相承

42年过去了,以毛泽东诗词命名的纪念馆仍屹立在鹰潭市余江区,成为一座凝聚群众力量、彰显血防精神的纪念碑。

血吸虫病曾在我国南方广为流行,这一威胁在解放初期依然存在,成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个历史包袱。我们党一向关心人民的身体健康,对消灭血吸虫病尤为重视。毛泽东主席在1955年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第一面红旗》,报道江西省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毛泽东读罢通讯,心潮起伏,激情赋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何等意气飞扬。

春风荡漾,杨柳轻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六亿中国人民在翻身解放之后,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勠力同心,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2018年12月14日,中国血防纪念馆在江西余江揭牌,该馆由原余江血防纪念馆升级改造完成。纪念馆正门外廊两侧耸立8根高11米的主柱,柱顶额枋中央悬挂着铜质镏金“中国血防纪念馆”馆名,是由原国务院副总理、余江籍人士、近代中国著名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的儿子邹家华题写。

步入中国血防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一组动人心魄的雕塑,高举“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大旗的劳动人民,挺立人群之前的党的干部,手持听诊器的血防医务人员,展现出干部群众与瘟神作斗争的英雄气概和磅礴力量。雕塑右侧是毛主席所写《七律二首·送瘟神》的手书。左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论述。

瘟神肆虐、吹响号角、余江首捷、举国行动、合作共享,血防展厅内全景式地展示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历程与成就。

走出纪念馆,马路对面的广场上,唱歌、跳舞、健身的人往来不绝,一片盛世欢歌图景。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防控部署,各相关部门和地方全力以赴科学有效抓好疫情防控,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抗疫精神正和“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一脉相承。

一次次书写奇迹、战胜疫情,亿万个生命被挽救,这是因为党心紧连着民心,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赣东北这片红色土地上,有一种精神分外耀眼和有力,鼓舞了广大人民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中赢得民族独立,在解放战争中当家做主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不断向着现代化强国迈近。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必将赓续出新的精彩。       (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