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杨露露)“用上无人机,田管好方便!”日前,来自淮上区曹老集镇的种粮大户李贵成告诉记者,省事省力的植保无人机让小麦春季田管变得轻松快捷。
植保用上无人机,在我市已经不是新鲜事,眼下无人机以高安全性、高效率、低费用的飞防作业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农户认可。截至目前,我市共拥有各类植保无人机140余架,仅去年无人机飞防面积就达到了50万亩次,今年有望突破200万亩次。
今年小麦抽穗扬花期经历了连续阴雨天气,赤霉病大发生趋势明显,严重威胁全市小麦稳产和产品质量安全。小麦赤霉病防治时间紧、任务重,市农业部门抓住防控关键时期,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包村联户技术指导,通过召开现场会的方式,推广普及植保无人机这一新型植保机械,为防治争取时间,提高了技术到位率。
“我们这款无人机最大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四个喷头变成了现在的八个喷头,喷幅变大、桨翼变宽,下压力更明显,因此喷洒作业更高效。”大疆无人机经销商冉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超介绍,作为国内无人机生产企业中的翘楚,大疆旗下的植保无人机系列一直广受市场好评。
“以往一个人工通过喷雾机防治一亩地用时需40分钟到1小时,而无人机在大面积田块里,30分钟就可以完成20亩小麦的虫害防治。”采访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负责人李文鞠表示,与传统手摇式植保机械相比,植保无人机不仅提高作业效率,还可减少30%到50%的用药量。特别是在玉米等高秆作物和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等田管中,无人机可以空中喷洒,更适合作业,避免了对高秆作物的踩踏,而且相比人工更安全,避免了农药中毒情况的发生。
“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既要‘减肥’‘减药’,还要保证粮食量稳质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势在必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孙善军表示,农药用量偏高、有效率偏低,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病虫防治的突出问题。今年春耕期间,我市大力开展“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纳米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效试验”和“飞防标准试验”,筛选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农药产品和飞防作业标准,在三县及淮上区开展小麦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已实施面积2000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