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就相关话题与本文作者交流请扫描二维码。
●聚焦盛水的“盆”和“盆”中的水,推进全市河湖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河湖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上升。 ●打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升级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让全市的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施永坚 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
●河湖长制的实施,是找到了打开当下河湖治理困局的一把“金钥匙”,为解决河湖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思路。 ●比数字和成绩更让我有感触的,是在我们的带动下,百姓对河湖的热爱、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陈雷 固镇县连城镇党委书记、镇级总河长
●完善河湖长制,关系着“十四五”期间我市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 ●河湖长制的创新落实,体现出保护河湖的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 江海洋 市委党校马克思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
■话题背景
河湖长制,是保护水资源安全的重大举措,2017年的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湖长’了”的号令,河湖长制开始全面推行,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体系全面建立。
我市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河湖纵横、沟渠密布,按照中央和省时间节点安排,我市2017年5月市、县(区)联动出台了各级河湖长制实施方案,以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文明建设,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勾勒“河湖清亲两岸绿”的美好图景。河湖有“长”近4年,基层的“河湖长”是怎样保护管理河湖的?制度推进过程中,我们想了哪些“新点子”让河湖得到更好保护?珠城的条条河流、片片水域“畅”了、“清”了吗?
针对以上问题,本周我们特别邀请到市水利局主要负责人、基层河湖长和在生态文明领域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做客“党报会客厅”,请他们从各自角度、结合各自工作体会,亮成绩,谈感受,理思路,共绘一幅“靓河湖”的生态发展蓝图。
蚌埠新闻网记者 郝玉琳 通讯员 陈森林 侯延峰/文 刘晨/图
深度对话
四级河湖长 巡河十万次
“九龙治水”变为“河长之水”
主持人:蚌埠,千里淮河穿城过,劈山导淮颂禹王。这座城市因河而生,因河而兴,但也曾因河受灾,被水污染困扰。我们对于建立河湖长制、护好河湖,一定有着更为切身的体会和更为深刻的理解,请结合自身的生活、工作经历谈谈您的感受好吗?
施永坚: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湖生态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补短板、强监管、促提升,聚焦盛水的“盆”和“盆”中的水,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加快推进全市河湖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全市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上升。
河畅景美的淮河蚌埠闸 市水利局供图
2017年5月18日,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蚌埠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市全面启动河湖长制工作。我市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实现河湖长全覆盖。全市共设置市级总河湖长2名,副总河湖长3名,市级河湖长12名,县级河湖长47名,乡级河湖长410名,村级河湖长2281名。在制定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6项制度的基础上,2018年以政府令的形式印发了《蚌埠市河湖长制规定》,并陆续出台了《蚌埠市河湖长巡河工作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河湖长全面履职尽责,形成了党政负责、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河湖保护格局,近年来,四级河湖长深入河湖一线开展巡河巡湖活动,累计巡河湖超10万次,发现和解决了一大批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
陈雷:就基层乡镇工作来说,就是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的眼光看待问题,将河湖长制工作与基层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确保“河湖长制”治理工作落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贯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理念。我镇辖区内共有两条河流和十一条大沟,总长度72.7千米,全镇四面环河,岸线较长,工作任务较重。作为连城镇总河湖长,我感受到,河湖长制的实施,是找到了打开当下河湖治理困局的一把“金钥匙”,为解决河湖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思路。主要领导站到了责任的最前端,追责无人替,工作履责变成刚性要求,河湖治理也由之前各部门“九龙治水”变为现在“河长治水”,各级河湖长责任明确到人,河湖治理更加细化。
江海洋:完善河湖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蚌埠复杂水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十八大”以来,蚌埠在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总体水安全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交叉存在,总体水环境状况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完善河湖长制,是推进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有效举措,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建设好幸福蚌埠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城市品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建成区内水生态环境质量,还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影响招商环境,影响群众利益,关系着“十四五”期间我市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
以切身经历来说,2016年时我个人就发现过龙子湖因水温升高而产生的“蓝藻”问题,那时想去反映、解决,就遇到了“九龙治水”落实缓慢的情况。2018年再发现类似现象时,我马上打电话给河湖长反映,第二天路过时就看见蓝藻已经在清理了,责任明确让执法效率倍增。
创新“河湖长+”法 “红黄蓝牌”法 举措的“刚”守卫河湖的“美”
主持人:几年来河湖长制的建立和实施,取得了哪些成果?其中有哪些亮眼的创新?
施永坚:通过河湖长制工作的纵深推进,全市水环境明显改善。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我市以“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为抓手,系统治理河湖水域岸线和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逐步实现河湖功能,实现永续利用。我市纳入国家考核的4个断面水质达标比例100%,全部达到国家年度考核目标。以前我市城市建成区有迎河、八里沟、四十米大沟三条黑臭水体,三条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并通过省级验收。7个国家考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并持续稳定在Ⅲ类水质标准。
工作落实过程中,创新举措迭出:如市河湖长办、市检察院联合出台“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强化检察监督助力河湖长制工作的协作意见》,制定《蚌埠市“河湖长+检察长”工作实施方案》,在淮河干流蚌埠段、天河、北淝河下段、龙子湖配置“一河湖一检察长”。累计发出检察建议书326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7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8件。建立“河湖长+警长”模式。印发“河湖长+警长”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严打各类涉水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还开辟全国首档县级河湖长户外科普访谈专题栏目《我当河湖长》,采用“采访+暗访”的形式,既介绍我市河湖治理工作的成果,又给县级河湖长述职提供了平台。
创新出台的《蚌埠市市级河湖暗访问题“红黄蓝牌”制度》,按照“查、认、改、销”四个环节开展,将任务及时分解到各个县区、部门,努力把河湖长制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实、做精、做细,确保工作顺利、有序、有效推进。还将河湖管理暗访工作纳入县区和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我们还通过两地联动,共治天河湖。联合滁州市印发《天河湖河湖长制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两市相互通报流域水污染防治互查和联合检查等情况,交流污染防治经验,研究部署天河湖河湖长制工作。定期组织日常执法联动、专项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陈雷:2018年以来,为了治理河道乱象,我镇集中力量进行多次河湖整治专项行动,同时对辖区内各河道实施了清淤。在进行农业灌溉时,鼓励村民使用喷灌、滴灌等科学灌溉技术。镇级河湖长每月巡河1次,村级河湖长每月巡河2次,镇、村级河湖长每月巡河共75次,对于重点河段不定期、加密巡河,《连城镇河湖长巡河工作制度》为各级河湖长巡河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推动工作高质量地开展,得到了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
另外,我觉得比整治、清淤的数字和成绩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在我们的带动下,百姓对河湖的热爱、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去年的一次巡河过程中,一位村民遇到我们,非常激动地马上向我们反映,不远处的怀洪新河河道某段有人倾倒了不少垃圾,我们去查处后,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此后这类现象持续减少。而这位向我们反映情况的村民,还不计报酬地自己把这处垃圾清运走了。这样的事情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体现出整个社会的意识在觉醒,社会力量也在汇聚,保护我们的河湖。
江海洋:我认为创新成果主要体现了三种思维的运用。一是系统思维。“河湖长+林长”、“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让分散的力量得以集中,使得河湖长在管理上更有力、在治理上更有权威、在落实上更有效果;区域共治实现了跨地区河湖管理协作,使得原本游走管理边缘的涉水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辩证思维。首先抓主要矛盾,完善河湖长制关键在落实,通过建立明察暗访的长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其次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红黄蓝牌”制度、“挂牌计分”、定期通报,并在年底报市委组织部,纳入县区和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作为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依据,抓住要点;三是历史思维,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从职责到落实,从实施到督察,从市级主干河湖到乡村沟塘,河湖长制得到切实有效执行。另一方面以调动社会力量为导向,广泛开展河湖长制宣传活动,通过纪念“世界水日”主题活动、河湖长公示牌、网络公众号、业务培训、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方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河湖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了公众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保护河湖库渠的良好氛围。
观念换代 能力提档 “河湖清亲”还需社会共护
主持人:随着河湖长制一步步的推深做实,这项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我们还在深化哪些方面的内容?可以描绘一下您心目中未来“河湖清亲两岸绿”的美好图景吗?河湖管理保护中,作为市民,应该怎样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施永坚:“十四五”时期,水利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创新推动河湖长制体制机制落实,以深化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河湖水安全、水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推动我市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推动深化水利行业监管年,我们将进一步“更新换代”思想观念,“升级换挡”能力素质,“提质增效”工作方式,突出抓好统筹协调、责任落实、督查考核等工作,通过不断创新举措,实现河湖清违清障常态化,巡河督导信息化,严格河湖空间管控和河湖采砂管理,动态监控水域岸线空间变化,将河长制湖长制向农村沟塘渠不断延伸。同时,强化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加快推行河湖社会化管理,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持续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全市河湖长制工作提档升级。
首先是全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认真总结五河县创建龙河省级示范河湖建设经验,聚力打造全市河湖长制工作样板。根据总河长令〔2020〕3号《关于开展蚌埠市示范河湖建设的令》,实施幸福河湖建设行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盯紧抓实我市市县乡三级美丽示范河湖建设,统筹编制示范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治理。指导县区2021年建成省、市级幸福河湖示范段不少于9处,其中省级3处。打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升级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让全市的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还要开展清河清湖专项行动。在今年上半年对全市河湖水域岸线存在的乱占、乱建、乱堆、乱采、乱排、乱捕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4月底前,完成淮河“四乱”问题整治;5月底前完成乡村问题整治。同时,落实《河湖管理监督检查办法》,将河湖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向农村沟塘渠延伸。强化“清河清湖”行动督导并对问题多的河湖开展专项检查,对严重问题实行媒体曝光、“红黄蓝”牌挂牌督办、通报,加大对问题排查整改不彻底现象的整治力度;加快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今明两年,我市将投资8亿元实施天龙河水系连通工程,开挖10公里河道,打通天河、龙子湖水系,引调蚌埠闸上雨洪资源,实现淮河、天河、龙子湖自流引水,以改善天河、龙子湖水质和水环境,并构建南部山水市政绿廊载体。解决张公湖、龙子湖水源不足以及水体不能自净问题,逐步改善龙子湖周边水生态环境。投资56亿元打造龙子湖生态公园,提升蚌埠市人居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此外,还要开展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景观带综合治理。淮河是全市人民的母亲河,市委市政府从长远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淮河主城区“一川清、两岸靓、三脉通、四态合”的规划思路和“一河、两岸、四区、五线、十九景”的总体布局,与蚌埠历史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与城市道路交通相结合,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统筹防洪、景观、生态、交通各项功能。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宽城市空间,持续修复淮河生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高标准打造淮河主城区防洪交通生态景观带,把淮河打造成蚌埠新时代“会客厅”,让我们的母亲河变成“相看两不厌、最美淮河岸”的美景,实现一泓清水永续长流,永葆青春活力。
河湖保护是千秋功业,水生态环境保护,人人都有责任,人人要作贡献,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河湖管护工作当然不能仅仅依靠各级河湖长,离不开普通市民的广泛参与。目前,18位市政协委员、2个公益组织、80余位民间河湖长、1500余名河湖志愿者和关心河湖保护的广大群众已经参与到河湖保护中来。大家平时在河湖周边生活、休闲和工作,河湖的垃圾、乱堆乱搭乱建等情况,大多在他们视野之内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普通市民可以采取拨打举报电话、微信关注等方式参与到河湖管护中来。这样既解决了河湖管护“死角”问题,也打通了河湖管护的“最后一公里”。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市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在我们手中将会变得更加清澈、美丽。
陈雷:河湖是大地之脉,我心目中的“河湖清亲两岸绿”就是清水、绿树相互衬托,“水在城中、城在林中,城绕水、水映城”,河湖清亲,绿色植物覆盖岸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切实感受到水美、水活,闲暇之余欣赏一下河湖的美丽景色,身心得到放松。
作为普通村民,咱们日常不要随手乱丢垃圾,不做损害河湖健康的事情,比如电鱼、毒鱼之类;还可以自发通过“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模式,组建生态环境志愿者服务队伍,成为一名“百姓河长”,积极参与到河湖保护工作中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家园。
目前,镇政府已经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以“落实河长制·带头我先行”为主题的河湖清理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家争做河湖清理行动的宣传者、先行者、推动者和监督者,认真清理河道沿线的垃圾,做好河道保洁;向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讲解护河的相关知识和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以自身行动提高群众对生态环保的认识,鼓励大家自觉树立绿色文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让广大居民加入到河湖的治理与保护中来。
江海洋:“河湖清亲两岸绿”的美好图景至少应该具备三个层次内涵:水清、河畅,地表水质全面提升的同时,地下水质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全域水系特别是城区水系彻底连通盘活,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岸绿,水体质量全面提升的同时,岸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河湖水系形成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生态系统;景美、人和,河湖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城在水畔、景在城中,人在水畔、景水交融的美好画卷。
市民需要切实提升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减少对水环境有害的生活行为,减少污染排放,收集处理好生活垃圾。还应该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如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知识学习宣传、水环境污染治理志愿服务等活动,促使更多的人深刻理解水资源保护的理念和价值,自觉加入到水资源保护的队伍中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