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
“父亲,七十年过去了,女儿终于找到你了!今天我带着全家人来看看您。”今年年初,77岁的陶长翠在家人和民警的陪同下,来到怀远荆山公墓革命烈士陵园,将一捧鲜花放在纪念碑前,对着烈士陶思科的长眠之地失声痛哭。
七旬老人寻找父亲长眠处
今年77岁的陶长翠是怀远县褚集镇的一位普通村民,也是一名烈士家属。自打记事起,她的母亲就告诉她,父亲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名叫陶思科,牺牲时才23岁,自己则是刚满3岁的孩子。
“俺娘告诉我的时候,我还不到十岁,只知道父亲是为国牺牲的烈士,唯一的证明是一张烈士证明书。”陶长翠回忆,得知父亲是革命烈士,自己在伤心的同时,也感到无比光荣。但是,由于不知父亲牺牲在哪,她心里始终有块“疙瘩”挥之不去,“每到祭祀扫墓时,我就特别难受,因为不知父亲最终下落,心里总觉得是个缺憾。”
正是因为缺少父爱,陶长翠从小就对父亲特别好奇,经常向母亲、祖辈询问有关父亲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心中那块“疙瘩”也越来越大,“长大成人后,我就开始了‘寻亲’的尝试。”陶长翠说,在此后的岁月里,她的足迹遍及周边百里,凡是有烈士墓地的地方都去过,几乎从未间断,可结果总是令人失望。2018年,年逾七旬的她自觉力有不足,于是,来到了怀远县公安局褚集派出所求助。
民警锲而不舍寻找三年
“那是2018年秋天,我记得老人家拿着一张烈士证明书来到户政大厅,希望我们能够帮她寻找父亲的最终下落。”派出所辅警杨孝坤回忆,老人当时在家人搀扶下来到所里,面容憔悴、神情沮丧,向他们讲述此事时曾多次落泪。
听到老人的讲述,杨孝坤和在现场民警都深受感动。在记录完老人诉说的每个细节后,他将此事汇报给了派出所领导。随后,派出所立刻安排民警开展了人口查询工作,力争帮老人完成心愿。“先后查阅了怀远县志和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但由于当年战事频繁,时代久远,陶思科烈士到底牺牲在什么地方,手头的文献资料一直找不到有关记载。”杨孝坤说。
虽然文献资料查找一无所获,杨孝坤却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将其惦记在心,他一有机会就打听。他告诉记者,在此后的三年里,他不但走访询问过县里的老干部、老战士,也曾借外出学习机会寻访过淮北双堆集烈士陵园、蒙城县板桥集战斗纪念馆,但都一无所获。
党史教育帮助老人了却心愿
2020年10月,在龙亢镇新四军淮上办事处纪念馆,褚集派出所全体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时,杨孝坤发现一条重要线索:纪念馆“淮上英烈”厅的展板上铭刻着革命战争时期在怀远区域战斗中牺牲的怀远籍烈士名单。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名叫陶里科的烈士,“此人来自怀远褚集,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时年刚好23岁。”考虑到此人与陶长翠的口述高度吻合,杨孝坤随后通过中华英烈网信息对比核查。
经过对比分析,再综合走访调查,杨孝坤最终证实,纪念馆里的陶里科系笔误。“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馆内所有烈士全部来自中华英烈网,而通过查询该网信息,根本没有‘陶里科’的名字,再根据资料记载佐证,断定此人就是陶长翠的父亲陶思科。”杨孝坤说,没想到经过三年辛苦寻找,老人家惦念大半辈子的父亲就长眠在离家不远的龙亢镇,“这下终于把老人家的‘心结’彻底解开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