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固镇老街的前世今生

2021-05-25 08:46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贾铁成 文/图

古朴的老房,沧桑的老井,消失的老桥,平坦的板路……一说起固镇县的历史,就不得不提位于老县城南头的老街。在人们的记忆里,这条长约千米的老街,不仅曾是县城经济文化的荟萃之地,更见证了固镇近代百十年来的沧桑历史。

然而,随着棚户区改造的不断推进,曾经的老街早在十年前就被整体拆除,昔日繁华的老街只留下零星遗迹和当年的地名,但它的样貌和故事却没有湮灭,早已成为众多老固镇人回首往事的记忆归所。

老街的历史

老街,地处固镇县南部,靠近浍河大坝,是一处因交通发展起来的城镇街区。作为县城的核心区域,老街的出现、发展、繁荣乃至最后消失,无不与固镇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给予了老街悠久的过去,也决定了它最终的归宿。

邢斌,是固镇县当地人,也是一名民间收藏家,不但对家乡历史故事了如指掌,更因收藏了大量县城老物件而在圈内闻名。采访当天,记者向他求教当地掌故,他欣然接受采访并分享了大量关于老街的故事。

“固镇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县城,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建成,因位于谷(澥河)之北,故名为谷阳城。”谈及家乡的历史,邢斌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地从固镇诞生讲起。据他介绍,谷阳城建于西汉高祖元年,先后作为谷阳郡、阳平郡、阳平县等郡县治达862年之久,后废于唐代显庆元年,至今,仍可见较为完整的遗址。

牛市巷门头

谷阳城逐渐废弃后,当地居民陆续向北迁往驿站处,久而久之,驿站的周边区域形成了新的居民区,街巷商贸经济日益兴盛,逐步开启了以老街为核心的固镇时代。其后,因黄河决口改道,老街紧邻的浍河也一分为二,其越河支流穿街而过,使得老街周边变成了水陆兼备的街区,桥成为不可缺少的建筑。明洪武年间,官府在固镇兴建驿站,在越河上架设了一座长13丈的7孔石桥,“势若长虹,凌空御立”,甚为壮观,固镇遂又得名别称“固镇桥”。

邢斌告诉记者,依托驿站和滨临浍河的水陆条件,以老街为中心的街区越来越大,集市贸易日益繁荣,整个区域内店铺林立、经济发达,不但是这一区域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而且带动了酒楼、洗浴、戏院等服务业的兴起。与此同时,老街在原有的基础上,还相继衍生出官巷口、牛市巷、南小街、庙岗街等分支岔路,成为老固镇的繁华之地。

曾经的辉煌

“看!我这一屋子都是老街的物件,不敢说全县最全,但不少东西真的再也找不到了。”在邢斌的老街印象馆里,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有关老街的部分收藏。走进馆里,记者看到这里既有老房的青砖、瓦片,也有房屋门牌、横梁,还有各种各样的老式家具,仿佛重新回到了过去。

邢斌告诉记者,馆里的大多数收藏都是自己在老街拆迁时收集,而自己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兴趣使然,还因为老街在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原来,他小时候曾在老街南头灵璧中学读书,每天穿行于此,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陪我学习长大的地方,一辈子都不会忘。”邢斌说,每次回忆起过去,老街样貌就像过电影不由自主地在脑中浮现。

据他介绍,老街从明清时始终是当地的集贸中心,驿道上车水马龙,船塘里帆樯林立,码头上的货物堆积如山,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不断聚集的人口、繁忙的商业活动,直接带动了老街经济的繁华。

根据县志记载,老街周边的商店字号多达上百家,既有“浍滨”“异香居”“一品香”等高级饭馆,也有诸如小笼包饺子、齐姓烧饼、王姓炕馍、马姓馄饨、方姓辣汤特色小吃,还有“交通”“中华”“新生”“大东”等知名旅社。在顺河街上,有以水质好、服务周到的清泉池浴室,还有粮、烟、盐行和中、小商铺,东段则有大戏院,常有京沪名角前来表演。最热闹的要属年度庙会,整个小镇犹如过年,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前来赶集。

“老街繁华从建筑构件就能看出来。”手里拿着一根雕花木,邢斌对记者说,木头是来自老街的民房,从繁复的雕工看,这家的祖上非富即贵,而这样精美雕花构件,在老街拆迁工地里到处都是,根本没人稀罕。

解放后,老街的样貌虽有改变,但小镇中心的地位保持不变。采访中,邢斌告诉记者,至今他还记得,以南小街为起点向北,老街沿途有派出所、百货公司、糖酒公司、工人医院、人民银行、消防队、影剧院,收购站等,几乎汇聚了当地最重要的单位和部门。

记忆中的老街

老街拆迁后,大多数居民搬进了浍河社区。尽管今天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谈及老街留下的回忆,社区居民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老街不止是曾经生活的地方,更是追忆过去的重要载体。

楚汉步行街

“老街是我生活十几年的地方,我家住在南小街,每天上学都会沿街走一遍,很多单位和店铺闭着眼都能叫得出来。”王健是生活在老街的居民之一,对老街印象最深刻的是沿街的老房,“门面房大都是木结构,屋顶是当年的青瓦,高低参差、错落有致,虽有些破旧不堪,可那么古老的民房真的看不到了。”

和王健一样,对老街念念不忘还有刘大爷。从小在那儿长大的他,现在还记得位于官巷口附近的辣汤店,“那是固镇最早的辣汤店,门面向西有五间之多,一毛钱一碗,汤锅最上层是指甲盖大的一层肥肉丁,还有鸡蛋花、海带丝、面筋、肉丝、黄蟮丝等,煎包个头也大,五分钱一个,都是儿时的美味。”

相比之下,邢斌对老街印象最深的是靠着拉水为生的盲人。“我们都叫他瞎子,每天早晚拉着平板车,往返于茶馆和水井之间,车上有个老人负责指路。”他回忆,瞎子个子高,走路慢,但干活从不偷懒,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官巷口,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后来,他还得知,瞎子父亲居然是固镇籍的开国将军徐介潘。

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瞎子和老人早已不见踪影,当年茶馆不复存在,曾经的水井也早已废弃不用,唯一保留较为完好的是“八保刘留井”。相传,该井是一户刘姓人家开凿,因为得罪了官府要填埋,本地八户人家联名上书请愿保下此井,从此得名“八保刘留井”。

老街今日新貌

时间车轮转到了21世纪,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老街昔日辉煌也逐渐黯淡,无论是道路房屋,还是基础设施配套,都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2012年,借着棚户区改造工程,老街开始拆迁,迎来脱胎换骨的蜕变。

三年后,老街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楚汉步行街、城市公园、牛市巷街、饮马湖、庙岗湖……行走在今天的“老街”,记者看到拔地而起的住宅楼、繁华的商业街区、优美的小区环境以及无边的湖滨风景,不禁令人为之赞叹。

“现在比过去好多了,以前的老房子既破又旧,光线还不好,哪像现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楼下还有小区花园,怎么住都比以前舒坦得多。”采访中,家住浍河社区的张大爷说,尽管对老街有留恋,可现在居住条件,让全家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固镇县在老街基础上打造了楚汉步行街,只见街道宽阔整洁,沿街商铺鳞次栉比,每到周末假期,这里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如老街往日的盛景。然而,老街变化最大的地方,非新建的城市公园莫属。这里绿草如茵、树木葱茏,大片的湖泊池塘,恢复了老街的水边风景。湖中遍植荷叶、水草,水上建有凉亭,一座廊桥横卧其上,宛如当年7孔桥,为县城增添了一处美丽风景。

站在长桥,放眼望去,看着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一股现代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固镇县发展的日新月异,老街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向我们走来,昔日落后的县城也成为浍河上的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完)

27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