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百年城建:大美珠城翩翩来

2021-06-04 08:24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龙子湖西岸成片高层住宅小区鳞次栉比。                                                                                                    

位于吴湾路两侧的老旧居民区。

【阅读提示】

蚌埠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说蚌埠古老,是因为这个地方7300多年前就有人类的足迹,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而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向前推了二千多年。说她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是因为自津浦铁路通车的1911年算起,至今不过110年。也是从那时起,蚌埠翻开了对外开放的第一页,从而逐渐兴盛起来,迈上了她百年辉煌的建设征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蚌埠城市建设也迈进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日趋齐全,城市能级逐年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淮畔加速崛起。

从“一座桥”到“一座城”

【典型回访】

打卡地:淮河大铁桥

站上淮河南岸圈堤远望,钢架耸立起来的“大铁桥”桥身,像一条横卧在淮河之上的巨龙。9个主桥墩稳稳地矗立在水中,桥墩上深浅不一的斑驳痕迹,记录着这座桥的沧桑历史。

原蚌埠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葛仁娴回忆,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为阻止解放军南下,国民党李延年部第九十六军在撤退的同时,给守桥士兵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炸桥!遭两次轰炸的铁桥,主桥墩和桥件几乎全部炸毁。蚌埠1月20日解放后,为保证渡江战役的需要,渡江战役总前委和华东支前司令部决定,在大铁桥两侧,用3000多艘渔船搭建了6座简易浮桥,依然向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员和物资。

1949年11月得以重修的大铁桥,于1950年3月又遭到国民党军飞机的突袭,投放的十多枚炸弹使一批修建大桥的桥梁工牺牲在工作岗位。为了缅怀建桥烈士,在桥的南岸,一座纪念塔至今仍在向人们诉说着对英雄们的歌赞与思念。

【史料数说】

《百年蚌埠(1911-2011)》记载,历时18个月建设的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落成后,地处津浦铁路南段浦口到徐州中点的蚌埠,不管南北,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这样,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并很快显示了它在政治上、军事上的重大作用。后来,津浦铁路局设立的蚌埠火车站,又直接推动了蚌埠城市和航运的发展。

《走读淮河》也这样记录:从1908年11月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动工那时起,来自江淮各条河流的船舶,为修桥运输民工、粮食、机器设备、建筑材料的船只,在蚌埠一带的淮河岸边首尾相连、桅杆林立,排队十余里长。当火车长笛呼啸着从淮河大铁桥上驶过,正式结束了蚌埠集在淮河岸边田园牧歌的时代。蚌埠古渡乡集由此开埠,在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鲁南等一带,成为水运与现代铁路相连的交通枢纽,同时成了安徽向京津和宁沪开放的门户,突然进入世人的眼界。

人物讲述】

郭学东(安徽文史馆馆员、《蚌埠城市史话》编者)

我做蚌埠文史研究几十年,作为现代崛起的新兴城市,蚌埠上接京津,下连沪宁,起步就跑,一度引领皖北时尚新潮。随着淮河大铁桥上的火车轰鸣驰过,古老的渡口很快变成了“千里长淮第一港”,偏僻的渔村骤然繁盛,人口剧增,商贾沓至,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那条修桥时搭满工棚的土路,也成了这个城市的“老大街”。之后,二马路、大马路、火车站、轮船码头、盐粮行、安徽督军府鱼贯出现,一个叫蚌埠的城市真正诞生。

一句话,淮河大铁桥是蚌埠兴起的起点和标志,没有淮河大铁桥就没有今天的蚌埠市。

从“旧城改造”到“新区开发”

【典型回访】

打卡地:张公山生活区

40年前建成的张公山生活区,至今依然是蚌埠人津津乐道的“上世纪80年代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万人大社区”。40年后踏足这块占地上百公顷的生活区,仍能被其布局合理的路网和成熟的生活配套所吸引。

“四条经纬交错的主干道,将整个生活区分为一、二、三、四、五、六和南四、南五8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都有道路连接,道路两旁、楼房之间都留有绿地。”十年前在蓝天花园置业的李大明一家,在张公山二村住了二十多年。他清楚地记得,张公山生活区所建住宅楼均为五至七层砖混结构,多数为二至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根据使用面积大小可住10-28户,每梯2-4户。有一间的,一间半的,一间一厅的,两间的,两间半的,两间一厅的,“条件好的还能住上四间的,配有厨房和卫生间。”

李大明夫妻俩和父母、女儿一家五口住在一个带有庭院的一楼“两间半”里,“不到50平方米,住着虽然局促,但好在出了小区就有菜场、商店、医院、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还有好几路公交车在小区门口设点,生活出行很方便。”

如今,这个万人大社区周边已经有了不少旧城改造的“痕迹”——新楼盘、大型商业综合体纷纷进驻,但生活区的基本样貌整体没怎么改变。

【史料数说】

《蚌埠市志》记载,上世纪70年代,蚌埠城区建设加快,除继续建设西郊、东郊工业区外,采取“沿街一条线”的方式改造旧城区,建成区西部及西南部有经数年开发新形成的大庆生活区和张公山生活区。

1994年,省政府批准在张公山西南设立蚌埠高新区,自此较大规模的新区开发投入实施。2001年11月,新城区开发起步,相继投入涂山东路、淮河文化广场、宝龙城市广场商贸区等项目建设。2002年12月,位于朝阳路北首的淮河公路桥建成通车,更大范围地沟通了主城区与淮河北岸的联系。

《百年蚌埠(1911-2011)》记载,2004年,蚌埠成功实施区划调整,跨河发展变为现实。按照“东进、西联、南拓、北跨、中优”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至2005年,由于新城区、高新区、淮上区的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77.8平方公里。原先城市“哑铃状”的不合理格局基本改变,东南方延伸到大学园区,西南方延伸到新机场区,北方延伸到淮上区。

【人物讲述】

孙德荣(蚌埠城建档案馆首任馆长、《蚌埠市城市建设志》编委)

自1984年6月从一建公司调到建委,至1995年3月退休,我干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编印《蚌埠市城市建设志》。从委属各单位提供的“志稿性志书”资料看,解放前的蚌埠历代当局都不怎么重视城市建设,至解放前夕城区面积不过区区4.7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那时的城区道路狭窄泥泞,路旁低房矮舍破烂不堪,工业也十分落后,是一个徒有“市名”的消费城市。

解放后的蚌埠,经过40多年努力,工业发展迅速,市政建设、公用事业和服务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蚌埠在城市建设中坚持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指导方针,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提高,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城市功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优其屋”

【典型回访】

打卡地:和煦·幸福城小区

“如果不是棚户区改造,我一辈子都住不上新楼房。”已届耄耋之年的徐翠兰老人,于八年前搬离了二钢棚户区,搬进了位于胜利东路的和煦·幸福城,住上了“做梦也不敢想的两室一厅”。

狭小、拥挤、低矮、潮湿,排队如厕,一度是二钢棚户区最明显的标志。算起来,徐奶奶在二钢生活区“蜗居”了近40年,养育了5个儿女,饱尝棚户区生活的不便与痛苦:“我那老房子不到40平方米,被分隔成厨房兼餐厅、客厅和卧室,很多时候,饭桌只在吃饭时临时支一下,床都是晚上搭、白天收”“因为地下排水系统老化,一到下雨天,屋内屋外同时‘水漫金山’,小区里的积水动不动就漫过膝盖,地势低洼点的需要时刻留意屋外的水漫到家里来”……

作为和煦·幸福城首批回迁安置的居民,徐奶奶说,有生之年能赶上这趟“末班车”,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她非常知足,“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年,再好好感受这个新时代、新变化”。

【史料数说】

《蚌埠市志》记载,蚌埠房地产开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筹资、统一代建的方式建设住宅区,所建房屋不进入市场。1992年后,蚌埠全面放开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出现迅猛发展势头,房屋开发建设由单一住宅逐步向基础设施、商业用房、医院、厂房等领域拓展。1998年起,房地产开发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与骑路市场“退路进场”建设相结合,与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相结合。1999年,结合旧城改造,列入改造的棚户区共35个区域,同年,经济适用住房列入国家计划共33个项目。1992-2005年14年间,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竣工房屋面积814.3万平方米,较好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

来自市住建局“十三五”工作总结资料显示,2016—2020年期间,全市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强化政策落实,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共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城中村)169个、88321户、住宅1046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工1125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1018万平方米,102860户群众顺利回迁安置,实现“安居梦”。

【人物讲述】

于之军(蚌埠城建档案馆现任馆长)

上个月我馆刚刚结束了对1992年版的《蚌埠城市建设志》和现存馆藏档案目录的梳理工作,我们发现,住建部门自1952年在南岗外首规划建设本市第一个住宅区,用来解决部分单位职工住房问题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1978年实行公房集资统建、综合开发和经营商品房以来,蚌埠在“住有所居”问题上一步步行稳致远。特别是2001年“康城·沁雅花园”住宅区的建设,将原有的住宅品质推上了一个新高度。此后,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蚌埠的老城和新区相继问世。

从“古渡渔村蚌埠集”到“全国文明城市”

【典型回访】

打卡地:喜迎门社区老年大学

每周二、四下午,一群平均年龄在50+的社区阿姨,就相约走进喜迎门社区二楼的舞蹈室,换上舞鞋,拉开窗帘,放上音乐,就开始翩翩起舞。领头的李蓓阿姨是社区退休干部,为发挥余热,2016年在喜迎门社区创办了老年大学,带领一帮社区老姐妹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为什么利用社区办公用房开办老年大学?喜迎门社区有自己的现实考量。原来,该社区的构成极为复杂,既有拆迁还原房,又有廉租房、公租房,还有某企业整租住房和其它商品房,住户来自四面八方,管理难度极大。

如何强化社区管理、深厚群众基础,共植文明花、同享幸福城?社区工作人员何帅帅坦言,“把社区用房打造成有温度的活动室,把社区居民吸引到活动室里来”成为喜迎门社区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一步。“我们希望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依托,通过组建一支队伍,带动一批家庭,进而辐射一个社区,以此推动开展群众工作,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如今,喜迎门社区里的很多工作如防疫、创城、创卫、人口普查等,都因为有了这些阿姨充当“喉舌”和“吹鼓手”,而变得轻松很多。

现实中,看似细枝末节、上不了台面的社区工作,正是很多大事要事的原点和落点。文明创建工作,就需要依靠这部分原生的基层力量。

【史料数说】

《蚌埠市志》记载,蚌埠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起步于1985年4月,主要是参加全省九市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同年10月号召开展治理城市“脏乱差”的三个战役,并提出“学三明、赶沙市,三年把蚌埠建成文明市”的口号。1986年10月,蚌埠在全省九市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中获评第一名。1987年起,蚌埠将文明城市创建由战役突击型转为经常性工作,在1989年省辖八市文明城市创建竞赛评比中,蚌埠再获第一名。1990年,蚌埠首次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之后在1992年、1995年又两次获此称号。

《百年蚌埠(1911-2011)》记载,2008年,全省文明城市开评,蚌埠被安徽省命名为首届文明城市。2009年有14个社区被安徽省授予文明社区。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五年,蚌埠首创首成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再添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全国电商百佳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等新荣誉。

【人物讲述】

沈林成(蚌埠摄影爱好者)

我喜欢摄影,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点滴,自从有了高配置的智能手机后,更是养成了用手机记录城市日志的习惯。不知不觉间,我的个人账号上已经记录了920篇日志,将蚌埠春夏秋冬各色美景一一收藏。回翻这些图片日志,感慨最多的是:蚌埠大美!

我想,我镜头所记录下的越来越靓、越来越高、越来越酷的蚌埠,也是300多万蚌埠百姓人人可见可感的“大美珠城”——天更蓝、水更绿、道路更整洁、交通更有序、场馆更文明、活力更彰显……                                                                                                                    

205

蚌埠新闻网记者 余小乔/文 刘晨/图                                                                                                                                   

龙子湖西岸成片高层住宅小区鳞次栉比。                                                                                                    

位于吴湾路两侧的老旧居民区。

【阅读提示】

蚌埠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说蚌埠古老,是因为这个地方7300多年前就有人类的足迹,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而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向前推了二千多年。说她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是因为自津浦铁路通车的1911年算起,至今不过110年。也是从那时起,蚌埠翻开了对外开放的第一页,从而逐渐兴盛起来,迈上了她百年辉煌的建设征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蚌埠城市建设也迈进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日趋齐全,城市能级逐年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淮畔加速崛起。

从“一座桥”到“一座城”

【典型回访】

打卡地:淮河大铁桥

站上淮河南岸圈堤远望,钢架耸立起来的“大铁桥”桥身,像一条横卧在淮河之上的巨龙。9个主桥墩稳稳地矗立在水中,桥墩上深浅不一的斑驳痕迹,记录着这座桥的沧桑历史。

原蚌埠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葛仁娴回忆,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为阻止解放军南下,国民党李延年部第九十六军在撤退的同时,给守桥士兵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炸桥!遭两次轰炸的铁桥,主桥墩和桥件几乎全部炸毁。蚌埠1月20日解放后,为保证渡江战役的需要,渡江战役总前委和华东支前司令部决定,在大铁桥两侧,用3000多艘渔船搭建了6座简易浮桥,依然向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员和物资。

1949年11月得以重修的大铁桥,于1950年3月又遭到国民党军飞机的突袭,投放的十多枚炸弹使一批修建大桥的桥梁工牺牲在工作岗位。为了缅怀建桥烈士,在桥的南岸,一座纪念塔至今仍在向人们诉说着对英雄们的歌赞与思念。

【史料数说】

《百年蚌埠(1911-2011)》记载,历时18个月建设的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落成后,地处津浦铁路南段浦口到徐州中点的蚌埠,不管南北,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这样,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并很快显示了它在政治上、军事上的重大作用。后来,津浦铁路局设立的蚌埠火车站,又直接推动了蚌埠城市和航运的发展。

《走读淮河》也这样记录:从1908年11月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动工那时起,来自江淮各条河流的船舶,为修桥运输民工、粮食、机器设备、建筑材料的船只,在蚌埠一带的淮河岸边首尾相连、桅杆林立,排队十余里长。当火车长笛呼啸着从淮河大铁桥上驶过,正式结束了蚌埠集在淮河岸边田园牧歌的时代。蚌埠古渡乡集由此开埠,在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鲁南等一带,成为水运与现代铁路相连的交通枢纽,同时成了安徽向京津和宁沪开放的门户,突然进入世人的眼界。

人物讲述】

郭学东(安徽文史馆馆员、《蚌埠城市史话》编者)

我做蚌埠文史研究几十年,作为现代崛起的新兴城市,蚌埠上接京津,下连沪宁,起步就跑,一度引领皖北时尚新潮。随着淮河大铁桥上的火车轰鸣驰过,古老的渡口很快变成了“千里长淮第一港”,偏僻的渔村骤然繁盛,人口剧增,商贾沓至,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那条修桥时搭满工棚的土路,也成了这个城市的“老大街”。之后,二马路、大马路、火车站、轮船码头、盐粮行、安徽督军府鱼贯出现,一个叫蚌埠的城市真正诞生。

一句话,淮河大铁桥是蚌埠兴起的起点和标志,没有淮河大铁桥就没有今天的蚌埠市。

从“旧城改造”到“新区开发”

【典型回访】

打卡地:张公山生活区

40年前建成的张公山生活区,至今依然是蚌埠人津津乐道的“上世纪80年代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万人大社区”。40年后踏足这块占地上百公顷的生活区,仍能被其布局合理的路网和成熟的生活配套所吸引。

“四条经纬交错的主干道,将整个生活区分为一、二、三、四、五、六和南四、南五8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都有道路连接,道路两旁、楼房之间都留有绿地。”十年前在蓝天花园置业的李大明一家,在张公山二村住了二十多年。他清楚地记得,张公山生活区所建住宅楼均为五至七层砖混结构,多数为二至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根据使用面积大小可住10-28户,每梯2-4户。有一间的,一间半的,一间一厅的,两间的,两间半的,两间一厅的,“条件好的还能住上四间的,配有厨房和卫生间。”

李大明夫妻俩和父母、女儿一家五口住在一个带有庭院的一楼“两间半”里,“不到50平方米,住着虽然局促,但好在出了小区就有菜场、商店、医院、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还有好几路公交车在小区门口设点,生活出行很方便。”

如今,这个万人大社区周边已经有了不少旧城改造的“痕迹”——新楼盘、大型商业综合体纷纷进驻,但生活区的基本样貌整体没怎么改变。

【史料数说】

《蚌埠市志》记载,上世纪70年代,蚌埠城区建设加快,除继续建设西郊、东郊工业区外,采取“沿街一条线”的方式改造旧城区,建成区西部及西南部有经数年开发新形成的大庆生活区和张公山生活区。

1994年,省政府批准在张公山西南设立蚌埠高新区,自此较大规模的新区开发投入实施。2001年11月,新城区开发起步,相继投入涂山东路、淮河文化广场、宝龙城市广场商贸区等项目建设。2002年12月,位于朝阳路北首的淮河公路桥建成通车,更大范围地沟通了主城区与淮河北岸的联系。

《百年蚌埠(1911-2011)》记载,2004年,蚌埠成功实施区划调整,跨河发展变为现实。按照“东进、西联、南拓、北跨、中优”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至2005年,由于新城区、高新区、淮上区的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77.8平方公里。原先城市“哑铃状”的不合理格局基本改变,东南方延伸到大学园区,西南方延伸到新机场区,北方延伸到淮上区。

【人物讲述】

孙德荣(蚌埠城建档案馆首任馆长、《蚌埠市城市建设志》编委)

自1984年6月从一建公司调到建委,至1995年3月退休,我干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编印《蚌埠市城市建设志》。从委属各单位提供的“志稿性志书”资料看,解放前的蚌埠历代当局都不怎么重视城市建设,至解放前夕城区面积不过区区4.7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那时的城区道路狭窄泥泞,路旁低房矮舍破烂不堪,工业也十分落后,是一个徒有“市名”的消费城市。

解放后的蚌埠,经过40多年努力,工业发展迅速,市政建设、公用事业和服务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蚌埠在城市建设中坚持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指导方针,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提高,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城市功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优其屋”

【典型回访】

打卡地:和煦·幸福城小区

“如果不是棚户区改造,我一辈子都住不上新楼房。”已届耄耋之年的徐翠兰老人,于八年前搬离了二钢棚户区,搬进了位于胜利东路的和煦·幸福城,住上了“做梦也不敢想的两室一厅”。

狭小、拥挤、低矮、潮湿,排队如厕,一度是二钢棚户区最明显的标志。算起来,徐奶奶在二钢生活区“蜗居”了近40年,养育了5个儿女,饱尝棚户区生活的不便与痛苦:“我那老房子不到40平方米,被分隔成厨房兼餐厅、客厅和卧室,很多时候,饭桌只在吃饭时临时支一下,床都是晚上搭、白天收”“因为地下排水系统老化,一到下雨天,屋内屋外同时‘水漫金山’,小区里的积水动不动就漫过膝盖,地势低洼点的需要时刻留意屋外的水漫到家里来”……

作为和煦·幸福城首批回迁安置的居民,徐奶奶说,有生之年能赶上这趟“末班车”,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她非常知足,“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年,再好好感受这个新时代、新变化”。

【史料数说】

《蚌埠市志》记载,蚌埠房地产开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筹资、统一代建的方式建设住宅区,所建房屋不进入市场。1992年后,蚌埠全面放开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出现迅猛发展势头,房屋开发建设由单一住宅逐步向基础设施、商业用房、医院、厂房等领域拓展。1998年起,房地产开发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与骑路市场“退路进场”建设相结合,与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相结合。1999年,结合旧城改造,列入改造的棚户区共35个区域,同年,经济适用住房列入国家计划共33个项目。1992-2005年14年间,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竣工房屋面积814.3万平方米,较好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

来自市住建局“十三五”工作总结资料显示,2016—2020年期间,全市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强化政策落实,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共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城中村)169个、88321户、住宅1046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工1125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1018万平方米,102860户群众顺利回迁安置,实现“安居梦”。

【人物讲述】

于之军(蚌埠城建档案馆现任馆长)

上个月我馆刚刚结束了对1992年版的《蚌埠城市建设志》和现存馆藏档案目录的梳理工作,我们发现,住建部门自1952年在南岗外首规划建设本市第一个住宅区,用来解决部分单位职工住房问题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1978年实行公房集资统建、综合开发和经营商品房以来,蚌埠在“住有所居”问题上一步步行稳致远。特别是2001年“康城·沁雅花园”住宅区的建设,将原有的住宅品质推上了一个新高度。此后,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蚌埠的老城和新区相继问世。

从“古渡渔村蚌埠集”到“全国文明城市”

【典型回访】

打卡地:喜迎门社区老年大学

每周二、四下午,一群平均年龄在50+的社区阿姨,就相约走进喜迎门社区二楼的舞蹈室,换上舞鞋,拉开窗帘,放上音乐,就开始翩翩起舞。领头的李蓓阿姨是社区退休干部,为发挥余热,2016年在喜迎门社区创办了老年大学,带领一帮社区老姐妹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为什么利用社区办公用房开办老年大学?喜迎门社区有自己的现实考量。原来,该社区的构成极为复杂,既有拆迁还原房,又有廉租房、公租房,还有某企业整租住房和其它商品房,住户来自四面八方,管理难度极大。

如何强化社区管理、深厚群众基础,共植文明花、同享幸福城?社区工作人员何帅帅坦言,“把社区用房打造成有温度的活动室,把社区居民吸引到活动室里来”成为喜迎门社区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一步。“我们希望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依托,通过组建一支队伍,带动一批家庭,进而辐射一个社区,以此推动开展群众工作,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如今,喜迎门社区里的很多工作如防疫、创城、创卫、人口普查等,都因为有了这些阿姨充当“喉舌”和“吹鼓手”,而变得轻松很多。

现实中,看似细枝末节、上不了台面的社区工作,正是很多大事要事的原点和落点。文明创建工作,就需要依靠这部分原生的基层力量。

【史料数说】

《蚌埠市志》记载,蚌埠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起步于1985年4月,主要是参加全省九市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同年10月号召开展治理城市“脏乱差”的三个战役,并提出“学三明、赶沙市,三年把蚌埠建成文明市”的口号。1986年10月,蚌埠在全省九市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中获评第一名。1987年起,蚌埠将文明城市创建由战役突击型转为经常性工作,在1989年省辖八市文明城市创建竞赛评比中,蚌埠再获第一名。1990年,蚌埠首次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之后在1992年、1995年又两次获此称号。

《百年蚌埠(1911-2011)》记载,2008年,全省文明城市开评,蚌埠被安徽省命名为首届文明城市。2009年有14个社区被安徽省授予文明社区。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五年,蚌埠首创首成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再添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全国电商百佳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等新荣誉。

【人物讲述】

沈林成(蚌埠摄影爱好者)

我喜欢摄影,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点滴,自从有了高配置的智能手机后,更是养成了用手机记录城市日志的习惯。不知不觉间,我的个人账号上已经记录了920篇日志,将蚌埠春夏秋冬各色美景一一收藏。回翻这些图片日志,感慨最多的是:蚌埠大美!

我想,我镜头所记录下的越来越靓、越来越高、越来越酷的蚌埠,也是300多万蚌埠百姓人人可见可感的“大美珠城”——天更蓝、水更绿、道路更整洁、交通更有序、场馆更文明、活力更彰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