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三胎政策来了,你准备生几个娃?

2021-06-11 08:46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这就意味着,我国继放开二胎生育后又放开了三胎生育政策。放开三胎生育政策一经新闻媒体传播,立即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中引起热烈讨论。有人认为教育成本不断高企,孩子无异于“提款机”和“吞金兽”;也有人认为,养孩子太消耗精力,有了孩子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在生育意愿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三胎生育政策如何落地?专家认为,只有从婚嫁到新生人口的养育、教育各个环节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切实降低养育孩子各环节成本,才能来提高生育意愿,让人口出生率回归到合理水平。

【鼓励生育】 一石激起千层浪

“妈,我还能再生一个了,您看我是生还是不生呢?”“生!生呀!政策让咱生,咋能不生呢,你就放心生吧,生下来我来帮你带……”

6月1日一大早,看到国家放开三胎生育政策的新闻后,王晓欧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妈妈同样兴高采烈,一个劲地催促女儿“抓紧准备”。

王晓欧是一位80后,身为独生子女的她,对有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十分向往。结婚后生下第一胎后,看到孩子可爱的模样,她又动起了生二胎的念头,于是她跟老公商量,要是政策允许,还是再生一个吧,这样孩子也不会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孤单。可是当时国家还没有放开生二胎政策,在期待中度过了5个年头,虽然政策没有放开,但夫妻俩一刻也没有放弃再生一个的愿望。从新闻报道传达的信息中,他们已经隐约看到了国家放开生育政策的希望。

“2015年10月29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虽然时间已经过去6个年头,王晓欧对这一天依然记得还十分清楚。她说,这一天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当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发布了会议公告,公告中提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这就意味着,我们一直期盼的再生一个的愿望可以梦想成真了!”

乘着政策的东风,小夫妻立即进行备孕:老公每天一下班就到体育场锻炼身体,烟不抽了,酒不喝了;老婆每天在网上搜索备孕食谱,精心调剂营养搭配。幸福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两个月后,王晓欧感到身体的异样,她心想事成,真的怀孕了。

“当时有邻居向我们提议说,给胎儿做性别鉴别,但我没同意,一是不合法,二是我认为无论生男孩或者是生女孩都是好事情。我们生二胎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有伴儿。

王晓欧告诉记者,她二胎生的还是男孩,这时就想,要是还让生,就再生一个,不过第三胎要是个女孩子就最理想了。当时也就是这么“胡思乱想”,并没有当真,以为国家刚刚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生三胎基本没有指望。也许最终会有这么一天,但既使政策有了,但自己的年纪也大了,没法生了。

蚌埠第三实验小学 四(9)班 章海棠 作

真的没有想到放开三胎生育政策来得这么快,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国家放开并鼓励生育第三胎。“我们正好可以赶上政策的头班车,现在就准备,争取明年完成任务!”说这话时,王晓欧的眼中流露出欣喜的目光。

“放开生育第三胎,你们是不是再要一个?”“有这个考虑,前面生了两个女孩,再来一个男孩当然更为理想”;“你准备再生一个吗?”“现在养一个娃真不容易,再生还真没有那个勇气”……6月2日下午4时30分,蚌埠第一实验学校中山校区校门口,等待接孩子的家长将学校大门围得水泄不通,几位家长热烈地讨论着刚刚出台的鼓励三胎生育政策。

“我们已经生了二个娃,国家让生我们就准备再生一个”。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本来就很喜欢孩子,放开二胎生育后,她毫不犹豫地生了第二胎,添丁进口一家人都十分开心,稍微有点遗憾的是,头一胎是女孩,第二胎还是女孩,现在最大的希望是第三胎来个男孩,凑成一个“好”字。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虽然我市确有部分年轻人有生育三胎的意愿,但有这个想法的人绝对是“少数派”。6月2日下午,记者在蚌埠第二实验小学门前,就“愿不愿意生三胎”问题做了一个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10位年轻妈妈中,3位明确表示不愿生,6位表示想生但压力大不敢生,仅有1位表示有生三胎的打算。

【众说纷纭】 不想生还是不敢生?

“其实我们也还想再生一个,但就是养娃的成本实在太高了,要是家里有‘矿’,谁不想再生一个呀!”在某校外培训机构大门外,正在接孩子吴敏女士告诉记者,她也很喜欢孩子,二胎政策放开后,也曾经考虑再要一个,但算一下养育成本,就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人称孩子就是一只‘吞金兽’,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吴敏说,过去养个孩子给口吃的就行了,现在不仅吃好穿好,最费钱的是培养和教育,关键是教育投入真是一个无底洞。接着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每个月奶粉+营养品+纸尿布需要花费2000多元,早教、玩具、衣服差不多一个月需要1000元,小时候孩子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几乎每个月都要往医院跑一趟,检查费、医药费一年都花4000多元,仅这几项加在一起一年需要4万元。

原以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和小学就能少花钱,岂不知更大的花销还在后面呢。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从上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钢琴、舞蹈、情商教育、小小主持人、少儿英语,哪个培训班都“烧钱”,随随便便一年花掉4万多元。上小学后,除了原先的保留部分才艺项目外,又增加了数学思维训练、少儿编程和大语文,这下好了,报班成了家庭最大的开支项目。

吴敏说,自从生了孩子后,自己的生活水准逐年下降。自从有了“吞金兽”,不敢买衣服,不敢下馆子,好像一下子变“穷”了。

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不是不喜欢孩子,而是生了孩子后经济压力顿时会变大,有了切身体会后,生育的热情便会直线下降。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蚌埠市委党校副教授陈蔚涛认为,中国人传统的生育观是“多子多福”,近年来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原因很多,抚养及教育孩子成本高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在自媒体上有人算了一笔账,并贴出“中国十大城市养娃成本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养娃成本分别高达276万元、247万元、216.1万元和201.4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杭州、南京、武汉等新一线、强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养娃成本在160万元至183万元之间。蚌埠也有网友计算出本市居民的养娃成本,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蚌埠城市家庭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支出约为54万元,这样算来,如果生下三胎,总成本就是162万元。“虽然网络数据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养娃的成本居高不下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位受访者坦言。

采访中曾有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夫妻虽然工作稳定,收入并不算低,但孩子的养育投入已经不堪重负。光花在报课外班的费用一年不低于5万元,除此之外,还要还房贷、养车,基本上当月的工资当月光。

【路在何方】 生育率如何回归

“我们也需要自己的生活,自从有了孩子就失去了自我”。墨子辉是一家汽车美容中心的小老板,由于技术好,善经营,小小的汽车美容中心经营得红红火火。

“我虽然有生三胎的经济能力,但也不愿意多生,因为自从有了孩子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墨子辉告诉记者,结婚一年后儿子出生,为了好好照料孩子,老婆辞去了工作,成为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太太”。老婆对孩子十分疼爱,每天变着法子给孩子做好吃的。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稍稍长大一些,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不仅白天接送,晚上还陪着孩子睡。“自从有了孩子,两口子再也没有‘同床共枕’”。

想过一下“二人世界”,都得在孩子做完全部作业上床睡觉以后,才能悄悄一起来到附近的饭店吃龙虾喝啤酒,重温一下当年恋爱时的美好时光。“生一个孩子尚且如此,要是再生二胎或三胎,哪里还有自己的生活?”

现在的年轻夫妇大多是当年独生子女,由于是家里的独苗苗,他们从小备受宠爱,再加上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文化多元的好时代,相比他们的父母,独立意识、个性意识更强,更在乎自己生活上的精神感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多生孩子,更有个别年轻人甚至选择了更为极端的生活方式,能生却不生,选择做“丁克”一族。无论是客观上不敢多生,还是主观上不愿意多生,导致同一个后果:我国人口出生率近年来呈不断下降趋势。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而当总和生育率为2.1时,新生人口才足以维持人口世代更新、人数不增不减的水平。这意味着如果我国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那么我国的人口基数达到峰值后会逐渐减少。

在人口出生率下降之际,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测2035年前后会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超过30%。如果没有数量充足的新生人口补充,中国的人口结构将会失衡。

“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年轻人口越来越少,即使放开二胎也没能改变现状,那只有放开三胎政策了”。在谈及放开三胎政策出台的背景时,市政协委员、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会恒表示,将来领取退休金的老人会逐步增多,而参加工作赡养老人的年轻人数量却增长缓慢,那将来国内的养老金发放就会发生缺口,为了延迟这一情况的发生,我国也只能实行延迟退休,以及鼓励生育三胎等政策。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会导致很多工作岗位没有人去做,老一辈人又退不下来的情况,这样会迟滞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早就进入到“老龄化,少子化”之中,日本年轻人出生率也是越来越少,老年人数越来越多。70多岁的老年人还要上班,结果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影响到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胎生育政策放开后这几年,人口出生率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回归,客观上反映出高房价、高教育成本投入的当下,年轻人生育热情不高的现实。

怎么做才能调动起育龄夫妻的生育热情呢?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这个表述中可以看出,为了扭转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国家很快会出台相应配套措施,支持并鼓励年轻夫妻生育三胎。虽然目前相关配套政策还没正式出台,但可以预期的是,一定会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着力解决育龄夫妻不愿生、不敢生和生不起的问题。

“配套政策不仅在于生育环节,而是从婚嫁到新生人口的养育、教育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力图降低抚育新生人口的各环节成本来提高生育意愿。”张会恒认为,第一,要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引导,降低婚嫁成本;第二,要通过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成本;第三,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政策引导是提升年轻人生育意愿的最好途径,相信随着鼓励生育三胎配套措施的不断推出,我国人口出生率很快会回升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张会恒接受采访时表示。                                                                                                                    

339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茂峰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这就意味着,我国继放开二胎生育后又放开了三胎生育政策。放开三胎生育政策一经新闻媒体传播,立即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中引起热烈讨论。有人认为教育成本不断高企,孩子无异于“提款机”和“吞金兽”;也有人认为,养孩子太消耗精力,有了孩子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在生育意愿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三胎生育政策如何落地?专家认为,只有从婚嫁到新生人口的养育、教育各个环节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切实降低养育孩子各环节成本,才能来提高生育意愿,让人口出生率回归到合理水平。

【鼓励生育】 一石激起千层浪

“妈,我还能再生一个了,您看我是生还是不生呢?”“生!生呀!政策让咱生,咋能不生呢,你就放心生吧,生下来我来帮你带……”

6月1日一大早,看到国家放开三胎生育政策的新闻后,王晓欧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妈妈同样兴高采烈,一个劲地催促女儿“抓紧准备”。

王晓欧是一位80后,身为独生子女的她,对有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十分向往。结婚后生下第一胎后,看到孩子可爱的模样,她又动起了生二胎的念头,于是她跟老公商量,要是政策允许,还是再生一个吧,这样孩子也不会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孤单。可是当时国家还没有放开生二胎政策,在期待中度过了5个年头,虽然政策没有放开,但夫妻俩一刻也没有放弃再生一个的愿望。从新闻报道传达的信息中,他们已经隐约看到了国家放开生育政策的希望。

“2015年10月29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虽然时间已经过去6个年头,王晓欧对这一天依然记得还十分清楚。她说,这一天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当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发布了会议公告,公告中提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这就意味着,我们一直期盼的再生一个的愿望可以梦想成真了!”

乘着政策的东风,小夫妻立即进行备孕:老公每天一下班就到体育场锻炼身体,烟不抽了,酒不喝了;老婆每天在网上搜索备孕食谱,精心调剂营养搭配。幸福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两个月后,王晓欧感到身体的异样,她心想事成,真的怀孕了。

“当时有邻居向我们提议说,给胎儿做性别鉴别,但我没同意,一是不合法,二是我认为无论生男孩或者是生女孩都是好事情。我们生二胎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有伴儿。

王晓欧告诉记者,她二胎生的还是男孩,这时就想,要是还让生,就再生一个,不过第三胎要是个女孩子就最理想了。当时也就是这么“胡思乱想”,并没有当真,以为国家刚刚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生三胎基本没有指望。也许最终会有这么一天,但既使政策有了,但自己的年纪也大了,没法生了。

蚌埠第三实验小学 四(9)班 章海棠 作

真的没有想到放开三胎生育政策来得这么快,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国家放开并鼓励生育第三胎。“我们正好可以赶上政策的头班车,现在就准备,争取明年完成任务!”说这话时,王晓欧的眼中流露出欣喜的目光。

“放开生育第三胎,你们是不是再要一个?”“有这个考虑,前面生了两个女孩,再来一个男孩当然更为理想”;“你准备再生一个吗?”“现在养一个娃真不容易,再生还真没有那个勇气”……6月2日下午4时30分,蚌埠第一实验学校中山校区校门口,等待接孩子的家长将学校大门围得水泄不通,几位家长热烈地讨论着刚刚出台的鼓励三胎生育政策。

“我们已经生了二个娃,国家让生我们就准备再生一个”。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本来就很喜欢孩子,放开二胎生育后,她毫不犹豫地生了第二胎,添丁进口一家人都十分开心,稍微有点遗憾的是,头一胎是女孩,第二胎还是女孩,现在最大的希望是第三胎来个男孩,凑成一个“好”字。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虽然我市确有部分年轻人有生育三胎的意愿,但有这个想法的人绝对是“少数派”。6月2日下午,记者在蚌埠第二实验小学门前,就“愿不愿意生三胎”问题做了一个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10位年轻妈妈中,3位明确表示不愿生,6位表示想生但压力大不敢生,仅有1位表示有生三胎的打算。

【众说纷纭】 不想生还是不敢生?

“其实我们也还想再生一个,但就是养娃的成本实在太高了,要是家里有‘矿’,谁不想再生一个呀!”在某校外培训机构大门外,正在接孩子吴敏女士告诉记者,她也很喜欢孩子,二胎政策放开后,也曾经考虑再要一个,但算一下养育成本,就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人称孩子就是一只‘吞金兽’,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吴敏说,过去养个孩子给口吃的就行了,现在不仅吃好穿好,最费钱的是培养和教育,关键是教育投入真是一个无底洞。接着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每个月奶粉+营养品+纸尿布需要花费2000多元,早教、玩具、衣服差不多一个月需要1000元,小时候孩子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几乎每个月都要往医院跑一趟,检查费、医药费一年都花4000多元,仅这几项加在一起一年需要4万元。

原以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和小学就能少花钱,岂不知更大的花销还在后面呢。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从上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钢琴、舞蹈、情商教育、小小主持人、少儿英语,哪个培训班都“烧钱”,随随便便一年花掉4万多元。上小学后,除了原先的保留部分才艺项目外,又增加了数学思维训练、少儿编程和大语文,这下好了,报班成了家庭最大的开支项目。

吴敏说,自从生了孩子后,自己的生活水准逐年下降。自从有了“吞金兽”,不敢买衣服,不敢下馆子,好像一下子变“穷”了。

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不是不喜欢孩子,而是生了孩子后经济压力顿时会变大,有了切身体会后,生育的热情便会直线下降。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蚌埠市委党校副教授陈蔚涛认为,中国人传统的生育观是“多子多福”,近年来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原因很多,抚养及教育孩子成本高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养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在自媒体上有人算了一笔账,并贴出“中国十大城市养娃成本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养娃成本分别高达276万元、247万元、216.1万元和201.4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杭州、南京、武汉等新一线、强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养娃成本在160万元至183万元之间。蚌埠也有网友计算出本市居民的养娃成本,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蚌埠城市家庭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支出约为54万元,这样算来,如果生下三胎,总成本就是162万元。“虽然网络数据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养娃的成本居高不下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位受访者坦言。

采访中曾有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夫妻虽然工作稳定,收入并不算低,但孩子的养育投入已经不堪重负。光花在报课外班的费用一年不低于5万元,除此之外,还要还房贷、养车,基本上当月的工资当月光。

【路在何方】 生育率如何回归

“我们也需要自己的生活,自从有了孩子就失去了自我”。墨子辉是一家汽车美容中心的小老板,由于技术好,善经营,小小的汽车美容中心经营得红红火火。

“我虽然有生三胎的经济能力,但也不愿意多生,因为自从有了孩子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墨子辉告诉记者,结婚一年后儿子出生,为了好好照料孩子,老婆辞去了工作,成为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太太”。老婆对孩子十分疼爱,每天变着法子给孩子做好吃的。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稍稍长大一些,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不仅白天接送,晚上还陪着孩子睡。“自从有了孩子,两口子再也没有‘同床共枕’”。

想过一下“二人世界”,都得在孩子做完全部作业上床睡觉以后,才能悄悄一起来到附近的饭店吃龙虾喝啤酒,重温一下当年恋爱时的美好时光。“生一个孩子尚且如此,要是再生二胎或三胎,哪里还有自己的生活?”

现在的年轻夫妇大多是当年独生子女,由于是家里的独苗苗,他们从小备受宠爱,再加上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文化多元的好时代,相比他们的父母,独立意识、个性意识更强,更在乎自己生活上的精神感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多生孩子,更有个别年轻人甚至选择了更为极端的生活方式,能生却不生,选择做“丁克”一族。无论是客观上不敢多生,还是主观上不愿意多生,导致同一个后果:我国人口出生率近年来呈不断下降趋势。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而当总和生育率为2.1时,新生人口才足以维持人口世代更新、人数不增不减的水平。这意味着如果我国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那么我国的人口基数达到峰值后会逐渐减少。

在人口出生率下降之际,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测2035年前后会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超过30%。如果没有数量充足的新生人口补充,中国的人口结构将会失衡。

“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年轻人口越来越少,即使放开二胎也没能改变现状,那只有放开三胎政策了”。在谈及放开三胎政策出台的背景时,市政协委员、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会恒表示,将来领取退休金的老人会逐步增多,而参加工作赡养老人的年轻人数量却增长缓慢,那将来国内的养老金发放就会发生缺口,为了延迟这一情况的发生,我国也只能实行延迟退休,以及鼓励生育三胎等政策。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会导致很多工作岗位没有人去做,老一辈人又退不下来的情况,这样会迟滞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早就进入到“老龄化,少子化”之中,日本年轻人出生率也是越来越少,老年人数越来越多。70多岁的老年人还要上班,结果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影响到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胎生育政策放开后这几年,人口出生率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回归,客观上反映出高房价、高教育成本投入的当下,年轻人生育热情不高的现实。

怎么做才能调动起育龄夫妻的生育热情呢?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这个表述中可以看出,为了扭转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国家很快会出台相应配套措施,支持并鼓励年轻夫妻生育三胎。虽然目前相关配套政策还没正式出台,但可以预期的是,一定会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着力解决育龄夫妻不愿生、不敢生和生不起的问题。

“配套政策不仅在于生育环节,而是从婚嫁到新生人口的养育、教育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力图降低抚育新生人口的各环节成本来提高生育意愿。”张会恒认为,第一,要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引导,降低婚嫁成本;第二,要通过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成本;第三,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政策引导是提升年轻人生育意愿的最好途径,相信随着鼓励生育三胎配套措施的不断推出,我国人口出生率很快会回升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张会恒接受采访时表示。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