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何沛
淮河晨刊记者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了解到,6月18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档案局、档案馆联合主办的“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将在蚌埠市档案馆正式开展。
500余件红色档案珍品展现辉煌历程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档案部门首次跨区域联合举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档案馆)承办的“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精选长三角地区20余家档案馆及文博部门珍藏的500余件革命历史档案文献,展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自主和人民幸福安康而浴血奋战的辉煌历程,用红色档案讲好百年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载体。
该展览通过“开天辟地宏图起”“革命洪流风云咤”“中流砥柱御外侮”“天翻地覆慨而慷”四个部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守初心使命,历经千难万险,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壮阔图景。
“展览以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主办的‘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为主体,辅以马克思主义在蚌埠的传播,蚌埠铁路工会、蚌埠特支、长淮特委的成立等相关史实,展现党领导蚌埠人民浴血奋斗、艰辛探索过程,以及杨兆成、王亚箴、张漫萍、陈履真、朱务平、周启邦、高揖三等部分在蚌埠工作或牺牲烈士事迹,共展出珍贵档案500余件。”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朱学银表示。
本次展览展期一年。
红色档案讲述革命故事
展览中,一件件实物复制件让人不知不觉停下脚步驻足观看。
“开天辟地宏图起”重点展示了新青年社翻译出版的《新青年丛书》之《社会主义史》与《阶级争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毛泽东曾说:“1920年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和《社会主义史》。随着一批传播马克思主义刊物的出版,中国的青年从马列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途径与希望。
“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供图
中国共产党创建后,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为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人民的福祉,披荆斩棘,不懈奋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革命洪流风云咤”展览中一组江苏各界集会游行声援五卅运动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与上海的爱国运动遥相呼应,声援“五卅”的反帝爱国运动迅速在江苏各地展开,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大小城镇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在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征程中,长三角地区的人民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始终奋斗在一起,战斗在一起。
1931年至1945年,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中流砥柱御外侮”板块中,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机关刊物《救亡情报》、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创刊号、安徽歙县小川乡灵山村制订的抗敌祠规《灵山萧江氏抗敌祠规十二条》……通过这些历史档案可以了解到,面对当时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活跃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积极凝聚各种抗日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长三角地区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篇章。在“天翻地覆慨而慷”板块中,华东人民用小推车把弹药运往前线,宝应船工颜建发(父)、颜红英(女)、颜根兄(女)一家运送解放军过江的照片,中共华中工委《关于渡江作战支前工作的指示》,豫皖苏第三军分区战勤政治部编印的《支前教材》,安徽舒城县王光法自愿参加渡江战役充任长期民夫的保证书、邓小平在蚌埠孙家圩子组织拟定的渡江作战方略《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张爱萍在孙家圩子受命筹建我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并出任司令员兼政委时所拍的照片……一件件鲜见的珍档与照片展现了苏皖人民为支援前线、支援解放军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苏皖人民广泛开展的支前工作,为战役告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
《苏浙皖中区歼灭战胜利结束捷报》《皖南调查》《为迎接胜利告浙东各界人士书》《进军浙江简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手迹、江苏各城市概况的资料、中共中央电贺上海解放的电报、上海市军事接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这些档案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解放长三角的“胜利之路”。
温故知新,以史为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通过此次展览,让每一位参观者从一份份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的档案中、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中汲取养分,重温革命历史故事、蚌埠红色故事,从而获得启迪,振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