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皖北的蚌埠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一方面,计划经济年代,蚌埠留下了很多棚户区,那里居住环境拥挤,老百姓想找个锻炼休闲的地方都难,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另外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一些农民虽然搬进了楼房,但生活还是延续农村时的习惯,乱堆乱放、饲养家禽等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一直是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最末梢”,也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为解决这些文明创建中“最末梢”问题,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百姓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蚌埠市文明委印发了《蚌埠市“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蚌文明字[2019]3号)。方案中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内容标准。通过“评千户文明家庭、建百个文明广场、创万个文明楼道”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设计,以点带面,精准对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珠城。
一、传承厚德禹风,评选千户文明示范家庭
“禹风厚德、孕沙成珠”是蚌埠的城市精神,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禹文化内涵。正是在这样文化熏陶下,培育出蚌埠家庭许多优良的家风家训。“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以“传家规、立家训、扬家风”为主题,开展“三个注重进万家”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每年蚌埠市文明办都会联合蚌埠市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市内评选1000户县区级文明示范家庭,100户市级文明家庭。引导广大市民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家训,用好家风撑起好民风好社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风尚。
“千百万”的文明家庭中不仅走出了“一对父子、两代英模”的“时代楷模”张劼家庭,还有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的马彩娣家庭。2016年12月,马彩娣作为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6年来共评选各级各类文明家庭、特色家庭6707户,其中10户家庭获全国表彰,95户获得省级表彰。为弘扬好家风,我们选择文明家庭代表成立“文明家庭”宣讲团,深入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示范广场开展巡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广大市民传承优良家风,见贤思齐。这些文明家庭的故事,充分折射出蚌埠的城市精神,让美丽的珠城时刻涌动着文明的暖流。
二、提升品质内涵,建设百个文明实践示范广场
为进一步加强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以建一个文明实践广场地标(标牌样式按照市里的统一设计)、树一条先进人物(好人、道德模范等)模范带、辟一块党的创新理论、政策和科技普法宣传栏、造一方家风家训展示区(或文化墙)、设一处志愿服务点、筑一个文化大舞台(乡村大舞台)的“六个一”为建设标准,依托已有的社区广场、乡村大舞台等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开阔场地,整合现有资源,在全市建立有主题、有特色、有景观、有载体的100个文明实践示范广场,力求环境布置好、内容形式好、载体平台好,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蚌埠市文竹苑社区里两块空置的水泥地让篮球爱好者和附近居民的争论不休,篮球爱好者经常晚上在那里打打篮球。但周边居民则反映晚上运动扰民,双方僵持不下。“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初,将两块空置的水泥地按照篮球场的标准进行改建,改建后的篮球场噪音大大减小。而且新建的篮球场不仅有塑胶场地,还配备标准篮球架、隔离网和运动器材,并且有志愿者进行管理,就这样把双方的矛盾解决了。这个广场只是我们“千百万”工程中百个文明广场其中之一。
文明实践示范广场为周围群众提供休闲娱乐、文体活动场所的同时,更是组织志愿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精准常态的志愿服务。“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一是在文明实践广场周边建立起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小木屋,有“专门化解处理邻里矛盾纠纷的杨大爷家务室”“免费给老人、困难户理发的杨四公益理发室”、“免费给来广场健身的群众提供健身器材的孙哥健身房”、“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农业科技的崔书记大讲堂”,为周围群众文体活动、休闲娱乐提供活动场所和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二是依托文明实践广场建立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展示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的信息交流宣传栏。周围居民看到志愿服务信息的同时可以按需“点单”,志愿者们按照需求精准“上菜”。针对不同对象的各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形成了“点单、统单、制单、派单、接单、评单”等“六单”工作模式,实现“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文明实践工作闭环。三是定期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文明实践广场开展“文艺汇演”、“政策解读”“科技服务”、“健康知识普及”等多种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神食粮、文化大餐。一缕和谐的“文明风”、一抹靓丽的“志愿红”成了社区最美的风景。
三、突出群众自治,打造万个文明示范楼道
楼道是家门口的文明窗口,是“家风家训”等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更是基层治理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部分楼道存在乱堆杂物,乱贴小广告的“环境病”。为解决这一难题“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推进楼道“三亮二清一规范”(三亮:亮灯光,亮家风家训,亮志愿服务;二清:清“牛皮癣”,清楼道杂物;一规范:规范信息发布),按照“三有四无七个一”的建设标准,在全市建成文明示范楼道10000个以上,开展文明新风进楼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通过文明示范楼道的建设,以前乱堆的杂物和乱贴的小广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楼道和住户“家风家训”文化墙展示。在文明楼道创建时利用不同小区的文化特点,建设带有不同文化的文明楼道。例如荷花园社区在清理楼道内堆放的杂物时就碰到了“硬茬儿”,在清理老吴家两口子杂物时遇到了极大阻力,大家反复上门劝说做工作,老吴始终坚持:“我自家门口放点杂物碍谁事了”。最终促进他下决心清理杂物的,还是那次开展的消防知识进社区的宣传活动。当看到社区工作者播放的,楼道因堆放杂物引起火灾,堵塞消防通道造成人员伤亡的视频后,老吴默默地回到家中和爱人一起将楼道清理的干干净净。并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帮助社区做其他住户的思想工作。还有蚌山宏业村街道区第四社区新一区小区的文明楼道建设时,充分利用小区居民大多是铁路职工的特点,和居民共同协商,将文明楼道命名为“铁路之家”,居民们纷纷出谋划策、亲自动手,个个成了“设计师”、“施工员”。走进以铁路文化为背景的楼道,“车厢”装载着铁路记忆、家风家训、居民书画作品等内容,文明楼道将每家每户连成了一个大家庭,孩子放学可在楼道大爷大妈家托管,家中有病人,邻居会主动前来照料……文明楼道建设不仅使楼道“环境病”得以解决,更让楼道成为促进邻里和谐、传播文明理念、亮晒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营造出居民齐参与、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在楼道治理方面充分利用群众自治的力量,激活居民参与文明楼道建设热情,在社区每个楼道通过居民推选和自荐的方式确定1名一名群众认可的单元楼道长。再从单元楼道长中推选一名楼栋长,与社区网格长形成“三长”联动机制。并制作单元楼道长、楼栋长、网格长公示牌,公示“三长”姓名和联系电话。“三长”联动机制能够及时发现了解社区工作的盲点、居民关注的热点、小区治理的堵点、公共安全的漏点等,第一时间上报给社区党组织,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向街道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有效落实了收集民情信息、宣传政策法规、调处纠纷矛盾、开展便民服务等多项工作,使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直达基层末梢。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在碧水蓝天社区等基层社区中,活跃在社区中单元楼道长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居民们筑起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四、创新工作机制,保障示范创建稳步推进
为让工作更顺畅、更科学地运转,在推进“千百万”工程过程中,坚持周调度、月考核、季推进制度,采取一月一现场观摩、打分排名,成绩纳入考核奖惩,不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对推进快、效果好、群众满意率高的县区,市文明办还给予一定的专项奖补资金。并创新推出了“会场+现场”的调度机制,“会场”重点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场”拍板解决工作遇到的难题,在现场推进地质小区文明楼道建设时,群众反映小区的排水设施不畅,下雨时会积水。我们现场交办,当场请市住建局、龙子湖区等单位立即疏通市政管道,并进一步优化排水设施。截至目前已召开了228次,解决各类创建问题近10万个。
“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文明实践广场做起,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娱乐休闲、文体活动活动场所问题,更是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接地气、暖民心、永不走”的志愿者队伍,开展让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每一个生活在蚌埠的人都感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再到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后一百米”单元楼道,极大的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激活居民参与文明楼道建设热情,使楼道成为传播文明理念、促进邻里和谐、亮晒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最后到关系群众幸福生活的家庭文明建设,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推动广大市民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家训,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在“盯着问题干、围着群众转”的文明实践活动中,不仅解决群众居住环境的“面子”问题,同时注重做好以文化人的“里子”。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进一步弘扬,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进一步提升,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向上向善等良好风尚进一步宣扬,也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创建模式,真正达到创建为民、惠民、靠民、育民的目的。
“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获评蚌埠市2019年度改革创新奖,入选了中国文明网的精神文明创建品牌故事栏目,由蚌埠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兵讲述的《文明“千百万”幸福一座城》的视频在中国文明网等媒体广泛传播。下一步,蚌埠市将深化拓展“千百万”文明共建示范工程,在家庭文明建设方面,将举办“家庭文化节”系列活动,弘扬好家风、传播正能量;在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文明楼道创建中,增设为民服务“二维码”,借助“互联网+文明实践”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点单”“接单”的互动联动,回应群众的各类需求。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文明广场建设中,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接地气、暖民心、永不走”的志愿者队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开展文艺演出、健康科普、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持续享有更多更好的创建红利,让文明之花在珠城大地竞相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