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商贸:潮起淮畔货通四海(下)

2021-07-01 08:02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回首百年发展历程,每一座城市都能够找到不同时期的发展印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也在百年发展大潮中,见证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升级。

坐标:见证商贸风云讲述城市记忆

1951年,蚌埠百货大楼的前身——蚌埠百货支公司第一门市部成立,当时只有职工40人,在二马路五洲大药房旧址营业。1954年11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拨款48万元在淮河路中段动工兴建,1955年竣工。

从此,这座大楼见证了蚌埠商界几十年的风云。

新的营业大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当时的规模全省第一。这一年对淮河路的发展也具有历史意义,省内最大的综合商场百货大楼建成后,淮河路上的商业网点也向东西辐射发展,商业企业在这里聚集,淮河路开始了商圈发展的进阶之路。

江勇尧后来还担任了蚌埠百货大楼副总经理,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几十年前商贸史中的点滴都还在他的脑海中异常清晰,他说这是因为辉煌的年代总是让人格外难忘。

1958年政企合一,百货第一门市部改为隶属商业局直接领导的第一百货商店,独立核算。1969年改称为“东方红”百货商店,1973年恢复原名称。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蚌埠发展起了一批百货商场,但百货大楼可以几十年独领风骚,在人们心中无可替代。著名作家王安忆在蚌埠下放时,百货大楼就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她的短篇小说《蚌埠》,可以看出当时百货大楼在那一代人心中留下的印记。“尽管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百货大楼依然竭诚竭力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商品,为使柜台货架看起来琳琅满目,它不惜将同一件商品排为长长的一列,书店里的书也是这样,同一本书排满一列,甚至几列……可是这绝不影响人们涌向百货大楼,熙来攘往,也是为了参与。百货大楼是城市生活的最典型,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到城市活泼健康的脉搏,是城市的最强音。”

物资匮乏的年代,蚌埠人追求美、渴望美的消费基因被压抑了十年。春去秋来,时光荏苒,有些东西被永远改变了,有些则没有。

改革开放之后,蚌埠的制造业仍在快速发展,但更令人瞩目的,是消费文化的迅猛发展。

据资料记载,1979年蚌埠第一百货商店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1983年起,与全国139个厂家挂钩,建立17个稳定的货源基地,参加了全国、全省、淮北、皖北4个经济协作区的联合组织。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24.8万元,流动资金62.4万元,职工499人,年销售额2724万元。

蚌埠的商贸业迎来了百舸争流的局面,第一百货商店则抓住机会迅速壮大,成为引领皖北地市风尚的时尚之地。

1986年,第一百货商店新建西楼商场,另斥资70万元装饰一楼商场,大楼营业面积增加到4400平方米。为进一步适应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的需要,第一百货商店改名为“蚌埠市百货大楼”。

1988年,百货大楼从百货公司划出,直属于市商业局领导。1994年,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筹巨资在老楼对面兴建了百货大楼新商厦,1996年竣工,10月26日开业,营业面积1.45万平方米。

江勇尧记得,开业那天,源源不断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进新商场里,门前的淮河路彩旗招展、人山人海,被挤到交通瘫痪。“去大楼买东西,不仅选择多得超乎想象,更是身份、格调的象征。新大楼里的装修很时髦,甚至还设置了水吧卖咖啡和橙汁,每一层的双向扶手电梯挤满了客人,这在当时可以讲是独一无二的舒适购物体验了。”江勇尧说,群众的消费热情被全面点燃,而在此后很多年里,百货大楼也牢牢占据这座城市百货销售榜首的位置。

2003年11月,蚌埠百货大楼整体出让,纳入享有“徽商典范”、“安徽第一店”的合肥百货大楼集团公司旗下,更名为“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蚌埠百货大楼有限责任公司”。

不论改成了什么名字,不论新商圈有多少城市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蚌埠人至今还是有一种难以磨灭的“百大”情结,高端消费者还是要去蚌埠百货大楼逛一逛。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电商浪潮和新锐的商业对手,蚌埠百大从对抗、转型、融合……每一次都在刻骨铭心的阵痛后转危为安。

转机:潮起淮畔货通四海

蚌埠商贸的发展绝不是一街一店。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淮河路一线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商圈,这里有百货大楼、金山商厦、华侨商厦、糖酒商都、中心商场、天桥商场等八大商场,还有让蚌埠闻名全国的二马路批发市场。

整整30年前,16岁的义乌人楼宏伟,不会想到自己这一生的命运是和另一座城市捆绑在一起。1991年,初中毕业的楼宏伟一心要闯荡江湖,他从义乌来到蚌埠二马路,白手起家,做起小商品批发生意。“当时我们老家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生意已经不是那么好做。蚌埠二马路当时是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很多老乡都到了这边,我当时也是想先来看看再说。”年轻的楼宏伟,从小在江浙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生意经,来到蚌埠以后,很快就摸索出做生意的门道。生意越来越好,这样一来,他就留在了蚌埠,娶妻生子,把家安在了这里。

当年的二马路市场里,像楼宏伟这样的义乌人不在少数。把义乌人吸引到蚌埠来做生意,靠的就是市场的吸金能力。

蚌埠依托水陆的便利交通位置,汇集了南来北往的精品货物。1929年,二马路第一次铺设成了柏油路面,虽然仅500多米长,但已经是皖北商埠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街市。从上世纪30年代二马路已经开始繁盛起来。盐粮和其他农副产品在蚌埠集散的同时,“京广洋货”和其他工业品,再从二马路市场返销全国各地。客商们在商贸交易之后,都会在这里享受一下都市的文明,他们时常感叹:“没到二马路,不算到蚌埠来。”而蚌埠人所夸耀的“中国有上海,蚌埠为下海”,正是指此处情景。

1979年,市政府把二马路开放办成小商品市场,到1985年底,固定摊点发展到515个,街两侧的商店发展到110户。二马路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末。

1998年,二马路市场、太平街市场退街进市,但旧址新迁却带来老客流失,生意更是一路下滑。客流量不断减少,经营户不断流失,市场越来越萎缩,风光难再。市场存在容量小、配套不健全的弊端,致使“二马路”、“太平街”一直裹足不前,而周边市场日渐兴起,阜阳、宿州、淮北、滁州等市纷纷加快批发市场的建设,与蚌埠抢占皖北消费市场。

楼宏伟不舍得自己辛苦打拼下的事业,日晒雨淋、寒来暑往,苦苦在二马路市场上支撑着风雨飘摇的生意,其间也多次想要收拾行李返回浙江。直到2013年上半年,楼宏伟看着破旧的市场,彻底灰心丧气了,他下定决心彻底放弃蚌埠的生意,回义乌再图发展。

谁知,政府部门的新决策,再一次留住了楼宏伟。

2013年8月,为了推进商贸市场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提升皖北商贸中心城市地位。蚌埠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划行归市”工作,从小商品批发市场入手,逐一梳理整合市区内的所有批发市场。

划行归市,简言之就是把同属性的商品集聚在同一经营区域经营,目的是对传统业态的改造升级。将“小、乱、低、差”的老市场里的经营户引导到新的经营平台上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的集聚,发挥行业经营优势,让经营成本降低,经营环境改善,批发市场的经营行业、商品种类更齐全,为采购商提供更丰富的商品。

楼宏伟和其他很多经营户一起整体搬迁到了淮河北岸的中恒商贸城。不仅店铺升级,所有的配套都齐全了,跨河后,楼宏伟没想到自己用十几年的时间等来的是一次腾飞式发展。进驻了商贸城后,他的服装生意适应市场份额飞速增长。2014年,他在商贸城附近购置了土地、2016年建了厂房,完成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近两年,他的店铺线上、线下全部打通。

“这下真不走了,这已经是我们义乌经营模式,没必要再回老家了。”楼宏伟感慨道,离开义乌30年,扎根蚌埠30年,这座城市已经是他的家乡。他的客户已经遍布安徽、江苏,覆盖整个华东、华中地区,生意蒸蒸日上,30年前的感觉又回来了。

如今,蚌埠中恒商贸城作为安徽省内首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是集工贸、物流、电子商务、老市场改造提升为一体的新一代商贸物流交易展示平台。自今年1月25日蚌埠中恒商贸城正式开展市场采购业务以来,到6月15日已累计出口109票,累计货值达1.065亿元,出口总额突破亿元大关。

货通四海,永不止步,彰显的是蚌埠人开放发展的决心和豪迈。

舟车辏集、人烟浩穰,这座老工业城市因为商贸兴起,既精致婉约,又旷达豪迈,两种气质交织在一起,赋予了它独特的气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200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回首百年发展历程,每一座城市都能够找到不同时期的发展印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也在百年发展大潮中,见证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升级。

坐标:见证商贸风云讲述城市记忆

1951年,蚌埠百货大楼的前身——蚌埠百货支公司第一门市部成立,当时只有职工40人,在二马路五洲大药房旧址营业。1954年11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拨款48万元在淮河路中段动工兴建,1955年竣工。

从此,这座大楼见证了蚌埠商界几十年的风云。

新的营业大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当时的规模全省第一。这一年对淮河路的发展也具有历史意义,省内最大的综合商场百货大楼建成后,淮河路上的商业网点也向东西辐射发展,商业企业在这里聚集,淮河路开始了商圈发展的进阶之路。

江勇尧后来还担任了蚌埠百货大楼副总经理,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几十年前商贸史中的点滴都还在他的脑海中异常清晰,他说这是因为辉煌的年代总是让人格外难忘。

1958年政企合一,百货第一门市部改为隶属商业局直接领导的第一百货商店,独立核算。1969年改称为“东方红”百货商店,1973年恢复原名称。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蚌埠发展起了一批百货商场,但百货大楼可以几十年独领风骚,在人们心中无可替代。著名作家王安忆在蚌埠下放时,百货大楼就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她的短篇小说《蚌埠》,可以看出当时百货大楼在那一代人心中留下的印记。“尽管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百货大楼依然竭诚竭力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商品,为使柜台货架看起来琳琅满目,它不惜将同一件商品排为长长的一列,书店里的书也是这样,同一本书排满一列,甚至几列……可是这绝不影响人们涌向百货大楼,熙来攘往,也是为了参与。百货大楼是城市生活的最典型,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到城市活泼健康的脉搏,是城市的最强音。”

物资匮乏的年代,蚌埠人追求美、渴望美的消费基因被压抑了十年。春去秋来,时光荏苒,有些东西被永远改变了,有些则没有。

改革开放之后,蚌埠的制造业仍在快速发展,但更令人瞩目的,是消费文化的迅猛发展。

据资料记载,1979年蚌埠第一百货商店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1983年起,与全国139个厂家挂钩,建立17个稳定的货源基地,参加了全国、全省、淮北、皖北4个经济协作区的联合组织。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24.8万元,流动资金62.4万元,职工499人,年销售额2724万元。

蚌埠的商贸业迎来了百舸争流的局面,第一百货商店则抓住机会迅速壮大,成为引领皖北地市风尚的时尚之地。

1986年,第一百货商店新建西楼商场,另斥资70万元装饰一楼商场,大楼营业面积增加到4400平方米。为进一步适应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的需要,第一百货商店改名为“蚌埠市百货大楼”。

1988年,百货大楼从百货公司划出,直属于市商业局领导。1994年,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筹巨资在老楼对面兴建了百货大楼新商厦,1996年竣工,10月26日开业,营业面积1.45万平方米。

江勇尧记得,开业那天,源源不断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进新商场里,门前的淮河路彩旗招展、人山人海,被挤到交通瘫痪。“去大楼买东西,不仅选择多得超乎想象,更是身份、格调的象征。新大楼里的装修很时髦,甚至还设置了水吧卖咖啡和橙汁,每一层的双向扶手电梯挤满了客人,这在当时可以讲是独一无二的舒适购物体验了。”江勇尧说,群众的消费热情被全面点燃,而在此后很多年里,百货大楼也牢牢占据这座城市百货销售榜首的位置。

2003年11月,蚌埠百货大楼整体出让,纳入享有“徽商典范”、“安徽第一店”的合肥百货大楼集团公司旗下,更名为“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蚌埠百货大楼有限责任公司”。

不论改成了什么名字,不论新商圈有多少城市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蚌埠人至今还是有一种难以磨灭的“百大”情结,高端消费者还是要去蚌埠百货大楼逛一逛。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电商浪潮和新锐的商业对手,蚌埠百大从对抗、转型、融合……每一次都在刻骨铭心的阵痛后转危为安。

转机:潮起淮畔货通四海

蚌埠商贸的发展绝不是一街一店。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淮河路一线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商圈,这里有百货大楼、金山商厦、华侨商厦、糖酒商都、中心商场、天桥商场等八大商场,还有让蚌埠闻名全国的二马路批发市场。

整整30年前,16岁的义乌人楼宏伟,不会想到自己这一生的命运是和另一座城市捆绑在一起。1991年,初中毕业的楼宏伟一心要闯荡江湖,他从义乌来到蚌埠二马路,白手起家,做起小商品批发生意。“当时我们老家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生意已经不是那么好做。蚌埠二马路当时是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很多老乡都到了这边,我当时也是想先来看看再说。”年轻的楼宏伟,从小在江浙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生意经,来到蚌埠以后,很快就摸索出做生意的门道。生意越来越好,这样一来,他就留在了蚌埠,娶妻生子,把家安在了这里。

当年的二马路市场里,像楼宏伟这样的义乌人不在少数。把义乌人吸引到蚌埠来做生意,靠的就是市场的吸金能力。

蚌埠依托水陆的便利交通位置,汇集了南来北往的精品货物。1929年,二马路第一次铺设成了柏油路面,虽然仅500多米长,但已经是皖北商埠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街市。从上世纪30年代二马路已经开始繁盛起来。盐粮和其他农副产品在蚌埠集散的同时,“京广洋货”和其他工业品,再从二马路市场返销全国各地。客商们在商贸交易之后,都会在这里享受一下都市的文明,他们时常感叹:“没到二马路,不算到蚌埠来。”而蚌埠人所夸耀的“中国有上海,蚌埠为下海”,正是指此处情景。

1979年,市政府把二马路开放办成小商品市场,到1985年底,固定摊点发展到515个,街两侧的商店发展到110户。二马路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末。

1998年,二马路市场、太平街市场退街进市,但旧址新迁却带来老客流失,生意更是一路下滑。客流量不断减少,经营户不断流失,市场越来越萎缩,风光难再。市场存在容量小、配套不健全的弊端,致使“二马路”、“太平街”一直裹足不前,而周边市场日渐兴起,阜阳、宿州、淮北、滁州等市纷纷加快批发市场的建设,与蚌埠抢占皖北消费市场。

楼宏伟不舍得自己辛苦打拼下的事业,日晒雨淋、寒来暑往,苦苦在二马路市场上支撑着风雨飘摇的生意,其间也多次想要收拾行李返回浙江。直到2013年上半年,楼宏伟看着破旧的市场,彻底灰心丧气了,他下定决心彻底放弃蚌埠的生意,回义乌再图发展。

谁知,政府部门的新决策,再一次留住了楼宏伟。

2013年8月,为了推进商贸市场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提升皖北商贸中心城市地位。蚌埠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划行归市”工作,从小商品批发市场入手,逐一梳理整合市区内的所有批发市场。

划行归市,简言之就是把同属性的商品集聚在同一经营区域经营,目的是对传统业态的改造升级。将“小、乱、低、差”的老市场里的经营户引导到新的经营平台上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的集聚,发挥行业经营优势,让经营成本降低,经营环境改善,批发市场的经营行业、商品种类更齐全,为采购商提供更丰富的商品。

楼宏伟和其他很多经营户一起整体搬迁到了淮河北岸的中恒商贸城。不仅店铺升级,所有的配套都齐全了,跨河后,楼宏伟没想到自己用十几年的时间等来的是一次腾飞式发展。进驻了商贸城后,他的服装生意适应市场份额飞速增长。2014年,他在商贸城附近购置了土地、2016年建了厂房,完成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近两年,他的店铺线上、线下全部打通。

“这下真不走了,这已经是我们义乌经营模式,没必要再回老家了。”楼宏伟感慨道,离开义乌30年,扎根蚌埠30年,这座城市已经是他的家乡。他的客户已经遍布安徽、江苏,覆盖整个华东、华中地区,生意蒸蒸日上,30年前的感觉又回来了。

如今,蚌埠中恒商贸城作为安徽省内首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是集工贸、物流、电子商务、老市场改造提升为一体的新一代商贸物流交易展示平台。自今年1月25日蚌埠中恒商贸城正式开展市场采购业务以来,到6月15日已累计出口109票,累计货值达1.065亿元,出口总额突破亿元大关。

货通四海,永不止步,彰显的是蚌埠人开放发展的决心和豪迈。

舟车辏集、人烟浩穰,这座老工业城市因为商贸兴起,既精致婉约,又旷达豪迈,两种气质交织在一起,赋予了它独特的气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