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压力面前决不退缩”

2021-07-12 07:44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顾楷

在市经信局,经济运行局局长赵亮正忙着收集分析今年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税收、电量、新增入规数等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办公室里,一部电话、一张沙发,这些简简单单的用具,曾陪伴赵亮度过去年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去年1月26日至3月16日,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以办公室为家,饿了吃泡面,困了睡沙发,每天电话不离耳,统筹调度全市防疫物资,为蚌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好服务保障。

疫情期间,市经信局承担着全市物资保障重要任务。去年大年初一,正在家吃午饭的赵亮接到紧急通知,自己被任命为物资需求调拨组和信息宣传组两个组的组长,负责全市的物资收集、调拨、发放和台账梳理、信息报送及宣传等工作。接到任务后,赵亮丢下手中碗筷,赶忙奔赴单位,没想到一去就是一个多月。

“刚开始是最困难的时候,全市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需求量很大,但我们手里的资源太少。”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赵亮感叹。来到单位后,赵亮立即投入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全市所有单位、各个企业的物资需求,并登记在册。根据实际需求,赵亮一方面联系本地企业积极筹措物资,另一方面向上级协调,并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渠道,发动力量向社会募集。由于疫情突发,防疫物资紧缺,各单位每天报送的需求仅口罩就达数十万只,可即使是冒着危险一天出去两趟,购买回来的口罩不过一两万只而已。赵亮只能对各单位的需求量反复测算,把调拨工作精确到人到天,进行动态调拨,确保每个单位特别是基层一线的防疫需求能够得到保障。

在赵亮的办公室,原本有张布艺沙发,每天赵亮和同事们挤在上面睡觉,时间长了,沙发也被压塌了。沙发能够“罢工”,人却不能有丝毫懈怠。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赵亮准时起床,一睁眼就开始工作,有时候一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还得及时整理各类信息,工作繁琐复杂且不能出错。24时左右,把一天的调拨工作做完后,赵亮还要梳理工作台账,及时向市指挥部报送。刚刚睡下,社会热心人士又经常打来电话,要把筹措到的防疫物资寄送到蚌埠。一个多月的时间,赵亮几乎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压力大、任务重,加上每天因为工作要接触不少人,自身防疫压力也很大,即使家里三岁的孩子天天嚷着要爸爸,但赵亮不能也不敢回家。

“压力面前决不退缩。”赵亮说,那一个多月,自己每天想着,只要疫情不再发展下去,自己就能挺住。经过不懈努力,一个多月的时间,赵亮累计收集全市136家单位380张需求清单、开出调拨单673张,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并及时调拨一次性普通口罩624.8万只、KN95口罩1万余只、非医用防护服和隔离衣2万余件、隔离眼罩3000余只、体温枪2399支,切实保障了全市各单位的防疫工作。

当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防疫物资市场能够满足时,工作的重点又转向了复工复产。作为市经信局的科室负责人,赵亮又是重任在肩。从筹备全市工业攻坚年推进大会,到负责经济运行局工作,赵亮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无缝衔接,及时扑在了工业发展的第一线。

市经信局经济运行局是承担省政府考核我市工业发展指标的主要科室之一,承担的省考核指标比重占全局一半。为了做好我市经济运行工作,赵亮不仅自己勤学统计知识,还积极带领科室同志开展业务大比拼、企业大调研等专题活动,创新编制“工业经济运行业务手册”,全面建立“规上工业企业发展档案”,撰写多份调研文件和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工业是基础所在、支撑所在、命脉所在。”赵亮说,自己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勤恳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蚌埠跨越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26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