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文 陈昂/图
近日,《蚌埠市中心城区竖向控制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从设计、建筑、景观、环境到城市运营等多角度带来前瞻性、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助推蚌埠这座山水城市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中心城区“天生优越”,山水环绕、格局别致
竖向规划是指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是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它既要使用地适宜于布置建(构)筑物,满足防洪、排涝、交通运输、管线敷设的要求,又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质等环境条件。
此次规划确定的范围与《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确定的规划期末中心城区范围一致,总面积约220平方公里。
《规划》梳理出我市总体地形特征为,中心城区境内“二河三湖九座山”,城市水系丰富,风光秀美,是一座山水环绕、河道穿城、格局别致的城市。城市紧邻荆涂山风景区,城区中部淮河东西向穿城而过,城内龙子湖、迎河、八里沟等水系连接淮河,初步形成了“一带、两横、三纵、多点”的城市自然生态格局。
中心城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具备良好的河网农林自然生态景观、生态廊道、穿城而过的淮河水系岸线以及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中心城区淮河南岸地区近年来不断向东、南方向发展,北岸则由沿淮地区向北向东扩张,平缓的地形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沿淮部分低洼地区则成为雨涝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
淮河以南靠近淮河区域为15-24米,越向南地势越高,地面高程在24-32米。淮河以北区域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15米左右,中心城区整体地形较为平坦,只有在接近老虎山、陶山、燕山、张公山、雪华山、曹山、白石山等山体的地方坡度较大。总体上看,我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属微丘平原地形,总体地势平坦,南高北低,有少量丘陵。
“把脉”积水问题,引导山水和谐
《规划》认为,我市中心城区目前的微丘平原的总体地形格局利于城市建设,应予以保护和延续。市区总体平坦、山水环绕、起伏有致的自然地形格局与城市发展格局基本相互适应。大部分地区河网水系与地形自然坡度结合较好,利于组织自然排水。但在沿淮、沿北淝河和沿天河的若干地区,有一些低洼地区存在,需要采取一些竖向治理措施。
迎河两岸
比如,方邱湖、鲍家沟等涉及新城区建设的低洼区域,应合理设置规划道路标高和场地标高,实现本区内部排水顺畅的同时尽量实现本区域就近土方平衡。北淝河圩区、天河东侧地区等规划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区域地形虽然低洼,但属非城市建设区域,应作为自然湿地和“大海绵”要素,保持其低洼地形。
每逢夏季暴雨,我市中心城区多处易产生积水,《规划》“把脉”诊断,认为这是中心城区的部分地区坡度过小影响地面排水。《规划》认为,新城区应适当增设新的河渠“毛细血管”系统,建议在淮河北岸中心城区现状建成区东西两侧的新建区域、天龙新河两侧新建城区、龙子湖东侧新建城区,适当增加河湖水系密度,营造人工水系。
我市的山水格局十分利于城市景观的营造,因此《规划》在总体层面提出多项竖向设计手法,比如保护中心城区内及其周边的山体自然制高点,不得破坏现有山体,已有切割山体行为的地区,应进行植被恢复。
淮河汛期成为“地上河”,滨河地区地形和排水受淮河堤防影响大。现有淮河大堤高于堤内道路5-6米,已成为城区亲水屏障。应合理处理沿淮大堤、跨淮河桥梁和滨河道路广场的关系,考虑设置亲水平台、观景平台的合理位置,尽可能将大堤堤顶与城区地面的高差以平缓、柔化的多层级处理方式进行消解。
路面与地块高度不和谐致排水不畅
我市中心城区的道路网总体呈现平行于淮河东西路网为主的方格网格局,组团联系、跨淮河、龙子湖道路的道路主骨架初步成型。依托淮上大道、胜利路、涂山路、东海大道等东西向干路和中粮大道、朝阳路、延安路和解放路等南北向干路构成“四纵四横”的干路网。
但道路与地块之间的高度往往不那么“匹配”,在梳理主次干道现状标高存在的问题时,《规划》统计出,我市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内,大量(约1/3)地块现状标高低于周边道路现状或规划标高。比如华光大道(涂山路南)两侧区域、席家沟东侧迎宾大道两侧区域、解放路(燕山路北)两侧区域等。另外,沿淮地区部分现状道路交叉口存在汇水现象,主要依赖雨水管网系统+内河水系排水。
总体上看,我市中心城区的竖向问题是滨河平原城市的典型问题,即滨河地区由于防洪需要出现了大堤内侧的人为填高区,与坡向河道的自然地形出现了冲突。
外围地区开发建设中,由于将原公路网络改造为城市道路网时,仍延续“公路>农田”的高低关系,使得大量地块低于城市道路,不利于后续开发。
解决以上问题,《规划》认为,需要进行地块高度提升,同时还建议使用雨水管渠系统改进、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等改善排水不畅状况。
《规划》还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做出了调整建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