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hold住人才 才能从根上解决“儿科荒”

2019-05-29 09:22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文/图

家长带着孩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儿科又被叫作“哑科”。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能说清楚自己的病情,孩子却做不到,特别是婴幼儿等低龄阶段的孩子们,他们不舒服了只能通过哭闹表达。所以医生不仅需要像侦探那样,发现病程进展时露出的“蛛丝马迹”,拿出最快速、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来,还要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安抚被病状折磨的孩子们的情绪。

在家长们讲述的“儿童看病难”经历中,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综合医院或者专科门诊、病房。许多患儿家长被如打仗冲锋似的看病历程折磨得也是摇摆不定,不知如何抉择。尽管在医生看来“五成患者没必要往大医院挤”,可是看病只认大医院,毫无疑问是近年很多患者通行的做法。人们不禁要问:家长带娃看病为啥只认大医院?“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分级诊疗模式一直在推行,为何难以改变家长的就医观念?业内人士认为,hold住人才,才能从根上解决“儿科荒”。

孩子掏耳朵 “被迫”去了医院

笑笑一岁半了,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喜欢用小手抓耳朵。妈妈姚女士发现笑笑的异常行为后,立即扒拉着她的耳朵看了起来。可让姚女士没想到的是,笑笑的右耳里散发着一股臭烘烘的怪味道。

家门口就有社区诊所,姚女士便抱着孩子找到了熟识的大夫。“没想到医生不敢治。”姚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耳朵里面的耳屎太多了,稍微一扒耳朵,从外面都能看到。孩子又太小,一点也不配合,刚一碰耳朵,就闹起来,后来连碰都不让碰了。医生说社区诊所没有相关检查设备,建议去医院的儿科看看。

之所以没有首先选择综合医院或者儿童医院,姚女士也是有苦衷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到儿童医院或者儿科门诊的次数少说也有十几次了,每次都是排队,现在孩子生病一想到又要去儿童医院我就发憷。”

“作为家长,我们理解社区医生的顾虑,但究其原因是基层在硬件软件方面没有能力收治儿童患者,一直提倡的分级诊疗没有真正落地。”姚女士坦言,像感冒、咳嗽等常见病为什么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呢?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涌到大医院儿科看病人怎么能不多?看病怎么能不难?“我们不想去医院凑这个热闹,可很多时候都是实在没有更好的渠道,不得不去。”

“儿童患病、检查、治疗、用药都与成人大不相同,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也不必专设儿童医院而在综合医院专设儿科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儿科医生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看看成人常见病还可以,但对于小儿疾病他们“搞不定”。“有一些常见病社区应该是可以解决的,但全科医生在判断病情时还是会有误诊的情况,我们就经常收到把支原体感染当成普通感冒治疗的患儿。孩子在发病早期未得到良好控制,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发展成为支原体肺炎。”

诸多约束限制基层儿科发展

蔡平曾是市第一医联体派驻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保科负责人,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发展遇到的诸多限制,她深有体会。蔡平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接的是健康儿童的预防接种保健等工作,真正患病儿童前来就诊的并不多。

过去流感高发季节也有感冒发热的患儿来社区看病,但要确认是否是流感,需要做血常规、血反应蛋白等相关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相应的检查设备,只能把血样送到医院去。“如果是上午抽血化验,下午两点半左右才能出报告。如果患儿直接去医院,一个血常规的检查,半个小时报告就能出来。”蔡平说,由于设备少、药品种类少,对于较为复杂的病情,社区医生只能建议家长去上一级医院或者其他综合性医院,这也是无奈之举。

家长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直接导致其儿科发展滞后。实际上,对于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不仅是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所有全科医生上岗前必须要通过的一项能力测试。王明军是治淮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对于家长们已经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误解,他也无可奈何:“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专业的医院、专业的科室、专业的设备,当然还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这些都是家长们最为看重的。与专业医院相比,基层医院总是‘差点火候’。”

王明军认为,让基层儿科有所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培养一大批能够广泛扎根于基层的儿科专业人才,使儿童保健、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全科医生手中得到解决。在社区首诊时筛选出一批不用前往儿科专科医院的患者,减少了儿科专科医院的门诊量,才能使三甲医院的儿科专科医生更加专注于儿童疑难重症以及罕见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提高诊疗效率。

儿科医疗资源还需“重培养”

2010年是席康明从医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年。这一年,从市一院儿科先后出走了4名已经培育成熟的儿科医师,他们有的被高薪挖走,有的考研深造离开。

“当时儿科只剩下3名医生,我们一个月要上10次夜班,每个人要连续值班24小时,还要服务一拨又一拨的小患者,那段时间真是累到不想动。”席康明说,后来总算招进了一个新人,这种持续了小半年的忙碌状态才得以缓解。

在席康明的努力下,医院的儿科队伍不断壮大,就诊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儿科与新生儿科发展成为省、市重点学科,但依目前的医护资源配比,儿科还是会出现人员紧张的状况。几乎每一年都有医务人员辞职,流向其他医疗机构或者网络医疗服务平台。“说句丧气的话,咱们这里成了儿科人才培养的跳板。”席康明说。

为何儿科医生留不住?业内人士认为,职业风险高、责任担当重、收入水平偏低是主要原因。相较于成人科室,儿科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更高,除了临床检查外,每天要随时监测患者各项指标的情况,次数也要比成人患者要多。而且成人患者多能向医生诉说自己的身体状况,儿科患者有的不能说,有的也说不清楚,完全要靠医生的诊断和对疾病的观察。虽然我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单位内部绩效分配对高风险、强度大的岗位倾斜体现不足,工资高低与岗位重要程度不够匹配。

“医院hold不住人才,儿科医生紧缺问题还会愈演愈烈。”市二院儿科业务主任李有强从事儿科工作已有30多个年头,对于儿科人才的频繁流动,他有些感触。他告诉记者,现在有些医学院降分招生儿科医学生,或者医院降低标准招聘儿科医生,他并不看好。按照医生的成长周期来看,这批用来“救火”的儿科医生加上规培,最少也要八年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儿科医生。因此,培养儿科医生的“远水”,难以解眼前的“近渴”。

与李有强观点相似,席康明认为,儿科医生紧缺问题虽迫在眉睫,但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还需精准发力,对症下药。“振兴儿科的思路很清楚,就是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除了给予儿科医师更高的职业地位和尊严,还要完善体系、加强培养、提高待遇,增强职业认同感,儿科医生荒才不会演变成为整个“儿科荒”。

110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婷婷 文/图

家长带着孩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儿科又被叫作“哑科”。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能说清楚自己的病情,孩子却做不到,特别是婴幼儿等低龄阶段的孩子们,他们不舒服了只能通过哭闹表达。所以医生不仅需要像侦探那样,发现病程进展时露出的“蛛丝马迹”,拿出最快速、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来,还要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安抚被病状折磨的孩子们的情绪。

在家长们讲述的“儿童看病难”经历中,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综合医院或者专科门诊、病房。许多患儿家长被如打仗冲锋似的看病历程折磨得也是摇摆不定,不知如何抉择。尽管在医生看来“五成患者没必要往大医院挤”,可是看病只认大医院,毫无疑问是近年很多患者通行的做法。人们不禁要问:家长带娃看病为啥只认大医院?“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分级诊疗模式一直在推行,为何难以改变家长的就医观念?业内人士认为,hold住人才,才能从根上解决“儿科荒”。

孩子掏耳朵 “被迫”去了医院

笑笑一岁半了,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喜欢用小手抓耳朵。妈妈姚女士发现笑笑的异常行为后,立即扒拉着她的耳朵看了起来。可让姚女士没想到的是,笑笑的右耳里散发着一股臭烘烘的怪味道。

家门口就有社区诊所,姚女士便抱着孩子找到了熟识的大夫。“没想到医生不敢治。”姚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耳朵里面的耳屎太多了,稍微一扒耳朵,从外面都能看到。孩子又太小,一点也不配合,刚一碰耳朵,就闹起来,后来连碰都不让碰了。医生说社区诊所没有相关检查设备,建议去医院的儿科看看。

之所以没有首先选择综合医院或者儿童医院,姚女士也是有苦衷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到儿童医院或者儿科门诊的次数少说也有十几次了,每次都是排队,现在孩子生病一想到又要去儿童医院我就发憷。”

“作为家长,我们理解社区医生的顾虑,但究其原因是基层在硬件软件方面没有能力收治儿童患者,一直提倡的分级诊疗没有真正落地。”姚女士坦言,像感冒、咳嗽等常见病为什么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呢?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涌到大医院儿科看病人怎么能不多?看病怎么能不难?“我们不想去医院凑这个热闹,可很多时候都是实在没有更好的渠道,不得不去。”

“儿童患病、检查、治疗、用药都与成人大不相同,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也不必专设儿童医院而在综合医院专设儿科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儿科医生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看看成人常见病还可以,但对于小儿疾病他们“搞不定”。“有一些常见病社区应该是可以解决的,但全科医生在判断病情时还是会有误诊的情况,我们就经常收到把支原体感染当成普通感冒治疗的患儿。孩子在发病早期未得到良好控制,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发展成为支原体肺炎。”

诸多约束限制基层儿科发展

蔡平曾是市第一医联体派驻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保科负责人,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发展遇到的诸多限制,她深有体会。蔡平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接的是健康儿童的预防接种保健等工作,真正患病儿童前来就诊的并不多。

过去流感高发季节也有感冒发热的患儿来社区看病,但要确认是否是流感,需要做血常规、血反应蛋白等相关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相应的检查设备,只能把血样送到医院去。“如果是上午抽血化验,下午两点半左右才能出报告。如果患儿直接去医院,一个血常规的检查,半个小时报告就能出来。”蔡平说,由于设备少、药品种类少,对于较为复杂的病情,社区医生只能建议家长去上一级医院或者其他综合性医院,这也是无奈之举。

家长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直接导致其儿科发展滞后。实际上,对于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不仅是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所有全科医生上岗前必须要通过的一项能力测试。王明军是治淮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对于家长们已经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误解,他也无可奈何:“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专业的医院、专业的科室、专业的设备,当然还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这些都是家长们最为看重的。与专业医院相比,基层医院总是‘差点火候’。”

王明军认为,让基层儿科有所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培养一大批能够广泛扎根于基层的儿科专业人才,使儿童保健、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全科医生手中得到解决。在社区首诊时筛选出一批不用前往儿科专科医院的患者,减少了儿科专科医院的门诊量,才能使三甲医院的儿科专科医生更加专注于儿童疑难重症以及罕见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提高诊疗效率。

儿科医疗资源还需“重培养”

2010年是席康明从医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年。这一年,从市一院儿科先后出走了4名已经培育成熟的儿科医师,他们有的被高薪挖走,有的考研深造离开。

“当时儿科只剩下3名医生,我们一个月要上10次夜班,每个人要连续值班24小时,还要服务一拨又一拨的小患者,那段时间真是累到不想动。”席康明说,后来总算招进了一个新人,这种持续了小半年的忙碌状态才得以缓解。

在席康明的努力下,医院的儿科队伍不断壮大,就诊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儿科与新生儿科发展成为省、市重点学科,但依目前的医护资源配比,儿科还是会出现人员紧张的状况。几乎每一年都有医务人员辞职,流向其他医疗机构或者网络医疗服务平台。“说句丧气的话,咱们这里成了儿科人才培养的跳板。”席康明说。

为何儿科医生留不住?业内人士认为,职业风险高、责任担当重、收入水平偏低是主要原因。相较于成人科室,儿科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更高,除了临床检查外,每天要随时监测患者各项指标的情况,次数也要比成人患者要多。而且成人患者多能向医生诉说自己的身体状况,儿科患者有的不能说,有的也说不清楚,完全要靠医生的诊断和对疾病的观察。虽然我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单位内部绩效分配对高风险、强度大的岗位倾斜体现不足,工资高低与岗位重要程度不够匹配。

“医院hold不住人才,儿科医生紧缺问题还会愈演愈烈。”市二院儿科业务主任李有强从事儿科工作已有30多个年头,对于儿科人才的频繁流动,他有些感触。他告诉记者,现在有些医学院降分招生儿科医学生,或者医院降低标准招聘儿科医生,他并不看好。按照医生的成长周期来看,这批用来“救火”的儿科医生加上规培,最少也要八年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儿科医生。因此,培养儿科医生的“远水”,难以解眼前的“近渴”。

与李有强观点相似,席康明认为,儿科医生紧缺问题虽迫在眉睫,但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还需精准发力,对症下药。“振兴儿科的思路很清楚,就是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除了给予儿科医师更高的职业地位和尊严,还要完善体系、加强培养、提高待遇,增强职业认同感,儿科医生荒才不会演变成为整个“儿科荒”。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