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抗美援朝老战士叶一先追忆峥嵘岁月

2021-08-18 10:09 蚌埠新闻网  

常敏 文/图

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了许多优秀通讯兵,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指挥所和前沿阵地之间传递军情,为保障我军打胜仗发挥了重要作用。蚌埠抗美援朝老兵叶一先就是一位出色的先遣队通讯兵。

冒着高温,慕名拜访革命老人

8月5日下午,天气异常闷热,我们走进了绿叶掩映的一栋楼房拜访了他。大门刚打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慢慢向我们走过来,通过介绍得知,他就是我要采访的叶一先老人。满头银发的他面带慈祥微笑,非常激动,和我们分别打招呼,连连请我们进屋里坐。今年已是88岁高龄的叶一先,目光炯炯、思维清晰,这么硬朗的身体真不愧是军人出身,虽已是耄耋之年,骨子里仍旧透出一名军人的气魄。从小在军人家庭中长大的我,内心对老爷子更是多了一分亲近感。

叶一先老人的侄女从家中拿出来一个盒子,是老人珍藏了几十年的徽章、纪念章和立功证明书以及各类征文获奖证书,一一摆放在茶几上。由于年代久远,纪念章的边缘已经锈迹斑斑,立功证明书上的字迹也已经模糊了。老人的侄女一边摆放着奖章一边跟我们说:“这些都是他的宝贝,叔叔经常拿出来给我们讲那时候的故事。”

“这些都没啥,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不值得一写。”老人淡泊低调地摆摆手,带着浓重的乡音反复说着这几句话。在我们的再三请求下,他面容安详地讲起了抗美援朝的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跟随他的讲述把我们也带到那个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

保家卫国,瞒着父母报名参军

1934年2月3日,叶一先出生在河南洛阳郊区一户贫穷的农家。父亲叶五德常年给地主家打长工,母亲叶宋氏就在家带着一双儿女艰难度日。眼看就快过年了,家里什么也没有,母亲就带着他去找父亲。年幼的叶一先胆子非常小,在地主家门口转来转去也不敢上前敲门。地主不仅没有给打工的钱,也没允许叶五德回家过年。这时候,无奈的叶宋氏就把叶一先搂在怀里,一路痛哭着回家了。

叶一先有一个做生意的小舅,过年来看望姐姐叶宋氏并塞给她一些钱。叶宋氏用这些钱到集市上买了小米,用这些小米熬了一锅粥,娘三个就这样过年了。“现在都不敢想象过去的苦日子。”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

叶一先的奖章和三等功证书。

说起参军一事,叶一先说:“我憧憬部队的生活,想去当兵,没想到1951年2月的一天,刚上到初中二年级正好赶上空军预备学校来招飞行员。广大青年都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时还没毕业的我在心里就萌发了当兵的念头,觉得机会难得,就瞒着父母报名了。和我一起报名的几个同学都没敢跟家里人讲,就怕讲了以后家人不同意,那就走不掉了。”叶一先回忆起当年报名参军的情景,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

随军入朝,百日作战大显身手

1951年2月底,叶一先和闫青泉等一群热血青年到湖北孝感学习,在预科中队(现在叫新兵连)参加新兵集训。同时参加集训的有18个人。三个月的集训结束后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有两个人通过飞行员考核。剩下的16个人分配到不同的岗位。没有成为飞行员的叶一先从那时起,却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兵。因没有和家中联系,他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交给部队的供给车带回去。1951年4月份,一直没见到儿子的叶五德思子心切,就独自一人前往湖北看望儿子。没想到他刚到孝感,叶一先就已经奉命跟随部队到徐州了,负责管理发报机。父子俩就这样擦肩而过。

同年9月15日,叶一先等人接到准备入朝作战的命令。战士们自己带着棉被、棉衣、干粮、发报机,乘坐一辆军用客车出发了。因汽车行进时目标太大,只能白天隐蔽夜间行军,连续行驶了三天三夜,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叶一先所在的空军十一师先遣队全部抵达温井里机场。刚踏上朝鲜的土地,战争惨状扑面而来。废墟随处可见,铁路公路两旁到处是炮弹坑。白天大家进行战斗准备修复机场,夜里就住在山沟里的老百姓家。叶一先的主要职责是排查故障、修复线路、确保指挥部和前沿阵地的通讯顺畅。

从9月15日至12月25日,这100天入朝作战的往事让叶一先历历在目。

“虽然不在最前线打仗,但是我们负责保障指挥通讯通畅的任务,也是敌人重点袭击的目标。作为一名通讯兵,通讯设备比生命更重要。通讯兵是战场上的神经和生命线,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能出半点差错。一份电报发错或电文译错,就意味着前沿官兵要付出血的代价。”说到这里,叶一先有些伤感,但很快又恢复了神采和自豪,“四架敌机不停地在朝鲜上空轰炸,为了躲避轰炸,白天维修通讯系统时我们就用树枝树叶伪装。炮弹在身旁炸得‘轰轰’响,一瞬间火焰冲天,炸的满身泥土。有时候在炮火中来回穿梭,顶着空袭执行任务,常常边躲空袭边传输信息,用生命在作战,时不时的,身边就有战友会负伤。”

除了完成通讯任务就是维持部队生活,叶一先和战友们还经常到山里捡一些干柴,回来帮着炊事班烧火做饭。

返回祖国,峥嵘岁月屡获战功

1952年回到徐州,叶一先继续做通讯兵。

1952年9月,在杨台子发报时突然停电了,通讯不能中断。叶一先和战友迅速抬出发电机,把油桶放在高处,当时在没有任何量具的紧急情况下,他二话没说找来一根软管插进油桶,就直接用嘴对着软管吸油,利用虹吸原理将油吸出来,吸出一口马上将软管塞进发电机油箱。他刚开始吸的时候控制不好,不是吸的力度不够油顺着软管流回去了,就是吸的力度过大吸一嘴的油,有时候甚至还会呛进喉咙里。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操作,最终成功地把油输入到发电机,发电机接通发报机,电报成功发送出去。这时他也累得满头大汗。这次紧急处置成功,他第一次荣立三等功。

1954年3月的一天,天线被暴风雨刮断,通讯系统瘫痪。叶一先冒着风雨火速赶往现场去抢修,同时加紧线路故障排查。受暴雨影响天色极度黑暗,他就一边用手电筒照明,一边借助微弱的光芒抢修。密集的雨点淋湿了衣服,他强忍着风雨的吹打,直到排除隐患电台正常使用为止。这一次雨中抢险,他第二次荣立三等功。

1957年,以叶一先为主的三人团队开始搞通讯研发。他带着两个技师一起研究,研发成功了“自动发报机”联系器材。这项发明让报务员练习发报更方便了,不用一个人抄报一个人发报了,直接一个人就自动发报了。这项发明送到北京展览获得了三等奖,空军十一师政治部给参与研发的每人记了一次三等功。

1958年,叶一先经过老乡的介绍,认识了比自己小两岁的空压机厂食堂会计时桂芬。“我当时穿着一身军装,她也没打扮就穿着一身工作服,我们俩就被安排在老乡家里见面了。身穿军装的我一身正气,善良淳朴的她温柔贤惠,互相都有好感。我经常往她单位打电话,相约在大坝上散步聊天,一来二去我们就确定了关系。”说到这里,叶一先难以掩饰脸上的喜悦之情,“我们在春节结婚了,当时没有家具,营房给了一间房子、一张床、一张三屉桌子、一把椅子。我们把桌子椅子拼起来,茶叶和糖果摆上,喊几个战友来聚一聚,祝贺一下就结婚了。”同年10月份有了大儿子,相继出生的三个女儿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1959年他改行做宣传干事,负责部队的宣传工作。1960年到南京空军政治学院学习一年。

和平年代,挥洒笔墨书写真情

告别那段峥嵘岁月,1962年转场嘉兴,叶一先任连队政治处指导员。1964年5月到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工作,那时的他专心搞创作。歌剧《霜天红叶》从南京演出到上海,又从上海演出到北京,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后来剧本被广东花城出版社看中,并把这部歌剧印刷出版。

1965年任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政委,主要负责管理工作。1972年到涂山干校学习一年,任宣传科长。1978年调离蚌埠,又回到南京空军政治部创作组,一直工作到退休。

多年来,叶一先笔耕不辍,屡屡获奖。1963年11月30日,诗歌《淮北风光》荣获二等奖;1984年,《欢腾的军营》获空军电视新闻专题片三等奖;2017年3月,《我们心底的那盏灯——家风家训家教》获征文比赛一等奖……

叶一先在1981年4月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1986年5月加入中国散文诗学会江苏分会和江苏剧作家协会。2005年他将入伍后陆续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的文艺作品结集成册。这是他50多年来在业余和专业文艺创作道路上洒下的一滴滴苦涩的汗珠,留下的一行行艰辛的脚印。

“退伍后的叔叔每天还保持着军人的作息习惯。清晨按时起床用餐、锻炼、看新闻是他每天的“必修课”,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的事,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好事,并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前几年军休所开会搞活动,他还能帮着写一点稿子。现在也会使用微信了。”老人的侄女向我介绍。

叶一先的老伴在2013年去世了,这让老人心情非常沉痛,好在他的四个子女都非常孝顺。他的小女儿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工作,父亲的军旅生涯小女儿在续航。叶一先始终守护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如同在抗美援朝战场一样,对党、人民和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从未改变。他常常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我抚摸着一枚枚奖章,每一枚都记载着老人浴血奋战的历史。从老人家告辞出门,夕阳斜照。举目望去,小区高楼林立一派祥和的气息。这美好生活哪里来?是这些老战士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这些健在的老英雄。

叶一先,1934年2月3日出生于河南洛阳,现住在蚌埠市沁雅小区。1951年参军,在空军第二预科中队先后做过通讯兵、调配员、通讯修理台台长、政治指导员、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政委,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在部队三次荣立三等功。(完)

267

常敏 文/图

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了许多优秀通讯兵,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指挥所和前沿阵地之间传递军情,为保障我军打胜仗发挥了重要作用。蚌埠抗美援朝老兵叶一先就是一位出色的先遣队通讯兵。

冒着高温,慕名拜访革命老人

8月5日下午,天气异常闷热,我们走进了绿叶掩映的一栋楼房拜访了他。大门刚打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慢慢向我们走过来,通过介绍得知,他就是我要采访的叶一先老人。满头银发的他面带慈祥微笑,非常激动,和我们分别打招呼,连连请我们进屋里坐。今年已是88岁高龄的叶一先,目光炯炯、思维清晰,这么硬朗的身体真不愧是军人出身,虽已是耄耋之年,骨子里仍旧透出一名军人的气魄。从小在军人家庭中长大的我,内心对老爷子更是多了一分亲近感。

叶一先老人的侄女从家中拿出来一个盒子,是老人珍藏了几十年的徽章、纪念章和立功证明书以及各类征文获奖证书,一一摆放在茶几上。由于年代久远,纪念章的边缘已经锈迹斑斑,立功证明书上的字迹也已经模糊了。老人的侄女一边摆放着奖章一边跟我们说:“这些都是他的宝贝,叔叔经常拿出来给我们讲那时候的故事。”

“这些都没啥,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不值得一写。”老人淡泊低调地摆摆手,带着浓重的乡音反复说着这几句话。在我们的再三请求下,他面容安详地讲起了抗美援朝的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跟随他的讲述把我们也带到那个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

保家卫国,瞒着父母报名参军

1934年2月3日,叶一先出生在河南洛阳郊区一户贫穷的农家。父亲叶五德常年给地主家打长工,母亲叶宋氏就在家带着一双儿女艰难度日。眼看就快过年了,家里什么也没有,母亲就带着他去找父亲。年幼的叶一先胆子非常小,在地主家门口转来转去也不敢上前敲门。地主不仅没有给打工的钱,也没允许叶五德回家过年。这时候,无奈的叶宋氏就把叶一先搂在怀里,一路痛哭着回家了。

叶一先有一个做生意的小舅,过年来看望姐姐叶宋氏并塞给她一些钱。叶宋氏用这些钱到集市上买了小米,用这些小米熬了一锅粥,娘三个就这样过年了。“现在都不敢想象过去的苦日子。”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

叶一先的奖章和三等功证书。

说起参军一事,叶一先说:“我憧憬部队的生活,想去当兵,没想到1951年2月的一天,刚上到初中二年级正好赶上空军预备学校来招飞行员。广大青年都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时还没毕业的我在心里就萌发了当兵的念头,觉得机会难得,就瞒着父母报名了。和我一起报名的几个同学都没敢跟家里人讲,就怕讲了以后家人不同意,那就走不掉了。”叶一先回忆起当年报名参军的情景,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

随军入朝,百日作战大显身手

1951年2月底,叶一先和闫青泉等一群热血青年到湖北孝感学习,在预科中队(现在叫新兵连)参加新兵集训。同时参加集训的有18个人。三个月的集训结束后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有两个人通过飞行员考核。剩下的16个人分配到不同的岗位。没有成为飞行员的叶一先从那时起,却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兵。因没有和家中联系,他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交给部队的供给车带回去。1951年4月份,一直没见到儿子的叶五德思子心切,就独自一人前往湖北看望儿子。没想到他刚到孝感,叶一先就已经奉命跟随部队到徐州了,负责管理发报机。父子俩就这样擦肩而过。

同年9月15日,叶一先等人接到准备入朝作战的命令。战士们自己带着棉被、棉衣、干粮、发报机,乘坐一辆军用客车出发了。因汽车行进时目标太大,只能白天隐蔽夜间行军,连续行驶了三天三夜,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叶一先所在的空军十一师先遣队全部抵达温井里机场。刚踏上朝鲜的土地,战争惨状扑面而来。废墟随处可见,铁路公路两旁到处是炮弹坑。白天大家进行战斗准备修复机场,夜里就住在山沟里的老百姓家。叶一先的主要职责是排查故障、修复线路、确保指挥部和前沿阵地的通讯顺畅。

从9月15日至12月25日,这100天入朝作战的往事让叶一先历历在目。

“虽然不在最前线打仗,但是我们负责保障指挥通讯通畅的任务,也是敌人重点袭击的目标。作为一名通讯兵,通讯设备比生命更重要。通讯兵是战场上的神经和生命线,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能出半点差错。一份电报发错或电文译错,就意味着前沿官兵要付出血的代价。”说到这里,叶一先有些伤感,但很快又恢复了神采和自豪,“四架敌机不停地在朝鲜上空轰炸,为了躲避轰炸,白天维修通讯系统时我们就用树枝树叶伪装。炮弹在身旁炸得‘轰轰’响,一瞬间火焰冲天,炸的满身泥土。有时候在炮火中来回穿梭,顶着空袭执行任务,常常边躲空袭边传输信息,用生命在作战,时不时的,身边就有战友会负伤。”

除了完成通讯任务就是维持部队生活,叶一先和战友们还经常到山里捡一些干柴,回来帮着炊事班烧火做饭。

返回祖国,峥嵘岁月屡获战功

1952年回到徐州,叶一先继续做通讯兵。

1952年9月,在杨台子发报时突然停电了,通讯不能中断。叶一先和战友迅速抬出发电机,把油桶放在高处,当时在没有任何量具的紧急情况下,他二话没说找来一根软管插进油桶,就直接用嘴对着软管吸油,利用虹吸原理将油吸出来,吸出一口马上将软管塞进发电机油箱。他刚开始吸的时候控制不好,不是吸的力度不够油顺着软管流回去了,就是吸的力度过大吸一嘴的油,有时候甚至还会呛进喉咙里。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操作,最终成功地把油输入到发电机,发电机接通发报机,电报成功发送出去。这时他也累得满头大汗。这次紧急处置成功,他第一次荣立三等功。

1954年3月的一天,天线被暴风雨刮断,通讯系统瘫痪。叶一先冒着风雨火速赶往现场去抢修,同时加紧线路故障排查。受暴雨影响天色极度黑暗,他就一边用手电筒照明,一边借助微弱的光芒抢修。密集的雨点淋湿了衣服,他强忍着风雨的吹打,直到排除隐患电台正常使用为止。这一次雨中抢险,他第二次荣立三等功。

1957年,以叶一先为主的三人团队开始搞通讯研发。他带着两个技师一起研究,研发成功了“自动发报机”联系器材。这项发明让报务员练习发报更方便了,不用一个人抄报一个人发报了,直接一个人就自动发报了。这项发明送到北京展览获得了三等奖,空军十一师政治部给参与研发的每人记了一次三等功。

1958年,叶一先经过老乡的介绍,认识了比自己小两岁的空压机厂食堂会计时桂芬。“我当时穿着一身军装,她也没打扮就穿着一身工作服,我们俩就被安排在老乡家里见面了。身穿军装的我一身正气,善良淳朴的她温柔贤惠,互相都有好感。我经常往她单位打电话,相约在大坝上散步聊天,一来二去我们就确定了关系。”说到这里,叶一先难以掩饰脸上的喜悦之情,“我们在春节结婚了,当时没有家具,营房给了一间房子、一张床、一张三屉桌子、一把椅子。我们把桌子椅子拼起来,茶叶和糖果摆上,喊几个战友来聚一聚,祝贺一下就结婚了。”同年10月份有了大儿子,相继出生的三个女儿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1959年他改行做宣传干事,负责部队的宣传工作。1960年到南京空军政治学院学习一年。

和平年代,挥洒笔墨书写真情

告别那段峥嵘岁月,1962年转场嘉兴,叶一先任连队政治处指导员。1964年5月到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工作,那时的他专心搞创作。歌剧《霜天红叶》从南京演出到上海,又从上海演出到北京,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后来剧本被广东花城出版社看中,并把这部歌剧印刷出版。

1965年任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政委,主要负责管理工作。1972年到涂山干校学习一年,任宣传科长。1978年调离蚌埠,又回到南京空军政治部创作组,一直工作到退休。

多年来,叶一先笔耕不辍,屡屡获奖。1963年11月30日,诗歌《淮北风光》荣获二等奖;1984年,《欢腾的军营》获空军电视新闻专题片三等奖;2017年3月,《我们心底的那盏灯——家风家训家教》获征文比赛一等奖……

叶一先在1981年4月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1986年5月加入中国散文诗学会江苏分会和江苏剧作家协会。2005年他将入伍后陆续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的文艺作品结集成册。这是他50多年来在业余和专业文艺创作道路上洒下的一滴滴苦涩的汗珠,留下的一行行艰辛的脚印。

“退伍后的叔叔每天还保持着军人的作息习惯。清晨按时起床用餐、锻炼、看新闻是他每天的“必修课”,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的事,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好事,并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前几年军休所开会搞活动,他还能帮着写一点稿子。现在也会使用微信了。”老人的侄女向我介绍。

叶一先的老伴在2013年去世了,这让老人心情非常沉痛,好在他的四个子女都非常孝顺。他的小女儿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工作,父亲的军旅生涯小女儿在续航。叶一先始终守护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如同在抗美援朝战场一样,对党、人民和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从未改变。他常常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我抚摸着一枚枚奖章,每一枚都记载着老人浴血奋战的历史。从老人家告辞出门,夕阳斜照。举目望去,小区高楼林立一派祥和的气息。这美好生活哪里来?是这些老战士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这些健在的老英雄。

叶一先,1934年2月3日出生于河南洛阳,现住在蚌埠市沁雅小区。1951年参军,在空军第二预科中队先后做过通讯兵、调配员、通讯修理台台长、政治指导员、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政委,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在部队三次荣立三等功。(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