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动真格

2021-09-24 08:47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

从两办出台减轻义教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到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查处变相违规培训,加强收费监管和培训材料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管理,将面向义教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等,两个月中,各部委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刹住狂飙的校外培训之风,减轻孩子和父母的负担。

昨天下午,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学科类培训机构专项工作部署会,对专项治理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教育、公安、民政、人社、市场监管、银保监等部门也分别从各自职能入手,合力治理不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

明文规定 7个方面行为要严查

在两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相关政策共七个方面内容,围绕审批、规范、运营、广告、压减、收费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说来,包括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教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教学上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超过晚上八点半,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超过晚上九点;禁止不正当竞争和行业垄断行为,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以及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严肃查处夸大、误导尤其是制造焦虑的违法违规广告;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加大压减;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将义教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加强监管以防“退费难”、“卷钱跑路”。

此外,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也在治理范围之内。根据要求,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包括外语的线下学科类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双减”力度空前,但管理部门明察暗访中也发现,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包括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培训,或是“直播变录播”,以及用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对此,市教育局负责该项工作的职能科室负责人在梳理了7种违规进行的学科类培训行为后介绍,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分解职责,分类查处。

不仅是营改非 收费、教材都是重点

“双减”系列配套文件中,也明确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工作;未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前,培训机构应暂停招生及收费。

“这种情况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类型,对我市主要是线下登记。”该负责人介绍,现有线下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取得办学许可证,且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的,在修改章程、完善管理制度后,依法依规继续开展培训活动;已取得办学许可证,且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从事义教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的营利性机构,需要注销营利性机构主体,或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变更许可范围,剥离义教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后继续依法从事其他培训活动;继续开展义教阶段学科类培训活动的,向原审批机关申请换发办学许可证,到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对此,该负责人也强调,如果未选择非营利性法人登记,又不主动停止培训活动,在规定时限内依法终止其办学资格。未经许可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的,则责令停止培训活动、退还所收费用。

收费也一直是家长们投诉的热点。采访中淮河晨刊记者了解到,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上浮不得超过10%,下浮可不限。而且,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提高或变相提高政府制定的培训收费标准,不得在培训费外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具体操作上,可区分不同班型,分类制定标准课程时长的基准收费标准。班型主要可分为10人以下、10~35人、35人以上三种类型。”该负责人在解读中强调,以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虚增培训时长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及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都在严厉打击范围之内。此外,培训机构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不得明显高于当地教育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此防范高薪挖角。

不仅授课时间、地点有限制,教材和外教也是严格管理之列。记者从部署会上获悉,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如果发现培训材料违反规定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使用相关材料开展任何形式的授课活动。情节严重或者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吊销办学许可证。”该负责人透露,相关工作已在开展之中。

多部门“领任务”未来监管常态化

培训机构的治理工作并非教育一家之事。根据各自职能,民政部门要做好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登记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和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广告、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监督;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机构资金监管;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部门负责指导银行等做好机构预收费风险管控;消防救援部门负责机构消防日常监管等。

“针对我市培训机构总体数量多,办学条件、水平、规模、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下大力气坚决彻底治理。”部署会上,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拉网式全面彻底排查的基础上,还将多部门联合进行“四不两直”督查,尤其是严肃惩治负面典型。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小长假,各县区职能部门还组成督查组,重点围绕规范办学、教育教学管理、广告治理、资金缴费管理等内容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全面督查。

203

蚌埠新闻网记者 靳瑾

从两办出台减轻义教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到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查处变相违规培训,加强收费监管和培训材料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管理,将面向义教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等,两个月中,各部委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刹住狂飙的校外培训之风,减轻孩子和父母的负担。

昨天下午,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学科类培训机构专项工作部署会,对专项治理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教育、公安、民政、人社、市场监管、银保监等部门也分别从各自职能入手,合力治理不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

明文规定 7个方面行为要严查

在两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相关政策共七个方面内容,围绕审批、规范、运营、广告、压减、收费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说来,包括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教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教学上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超过晚上八点半,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超过晚上九点;禁止不正当竞争和行业垄断行为,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以及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严肃查处夸大、误导尤其是制造焦虑的违法违规广告;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加大压减;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将义教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加强监管以防“退费难”、“卷钱跑路”。

此外,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也在治理范围之内。根据要求,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包括外语的线下学科类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双减”力度空前,但管理部门明察暗访中也发现,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包括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培训,或是“直播变录播”,以及用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对此,市教育局负责该项工作的职能科室负责人在梳理了7种违规进行的学科类培训行为后介绍,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分解职责,分类查处。

不仅是营改非 收费、教材都是重点

“双减”系列配套文件中,也明确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工作;未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前,培训机构应暂停招生及收费。

“这种情况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类型,对我市主要是线下登记。”该负责人介绍,现有线下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取得办学许可证,且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的,在修改章程、完善管理制度后,依法依规继续开展培训活动;已取得办学许可证,且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从事义教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的营利性机构,需要注销营利性机构主体,或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变更许可范围,剥离义教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后继续依法从事其他培训活动;继续开展义教阶段学科类培训活动的,向原审批机关申请换发办学许可证,到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对此,该负责人也强调,如果未选择非营利性法人登记,又不主动停止培训活动,在规定时限内依法终止其办学资格。未经许可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的,则责令停止培训活动、退还所收费用。

收费也一直是家长们投诉的热点。采访中淮河晨刊记者了解到,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上浮不得超过10%,下浮可不限。而且,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提高或变相提高政府制定的培训收费标准,不得在培训费外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具体操作上,可区分不同班型,分类制定标准课程时长的基准收费标准。班型主要可分为10人以下、10~35人、35人以上三种类型。”该负责人在解读中强调,以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虚增培训时长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及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都在严厉打击范围之内。此外,培训机构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不得明显高于当地教育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此防范高薪挖角。

不仅授课时间、地点有限制,教材和外教也是严格管理之列。记者从部署会上获悉,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如果发现培训材料违反规定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使用相关材料开展任何形式的授课活动。情节严重或者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吊销办学许可证。”该负责人透露,相关工作已在开展之中。

多部门“领任务”未来监管常态化

培训机构的治理工作并非教育一家之事。根据各自职能,民政部门要做好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登记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和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广告、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监督;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机构资金监管;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部门负责指导银行等做好机构预收费风险管控;消防救援部门负责机构消防日常监管等。

“针对我市培训机构总体数量多,办学条件、水平、规模、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下大力气坚决彻底治理。”部署会上,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拉网式全面彻底排查的基础上,还将多部门联合进行“四不两直”督查,尤其是严肃惩治负面典型。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小长假,各县区职能部门还组成督查组,重点围绕规范办学、教育教学管理、广告治理、资金缴费管理等内容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全面督查。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